孩子染上网瘾,谁是推手

年10月20日山东商报C5,文/记者 杨芳 张雯雯 图/记者王晓峰

前不久,16岁女孩陈欣然因戒网瘾被虐待引发的弑母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   一个网瘾少年的自白

  

  如果不是网瘾,15岁少年小东(化名)可能已经升到济南的某所高中,开始高一的崭新生活。

  如今,他正在济南市宏开教育培训学校接受戒网瘾训练,3个半月前,因为父母不让他玩网络游戏,他曾几次自杀。这个15岁的少年如今笑起来看着非常阳光、酒窝很深、睫毛纤长。

  小东告诉记者,初三下学期,因为一场大病,他落下了不少功课。中考的压力、考试发挥失常的担心,让他缺考了今年的体育中考,以及6月份的中考。那段时间,他没有上学,天天在家玩游戏。“基本是玩通宵,与父母闹了矛盾就用睡觉逃避;起来接着玩游戏,算是发泄情绪吧,结果还是发泄不出来,就想自杀。”

  小东的确付诸了行动。他曾跳楼,冲下去的一刹那被父母拦住;服过药物,洗胃被抢救过来……“其实父母向我下跪时,我心里也不好受。我没生病的时候,他们只关心我的成绩;我生病了,他们才开始   小东告诉记者,他玩的游戏都是暴力的。“享受在游戏中的时候,拿的人头多了、胜利了,会很有成就感;(游戏)打到兴头上,要是阻止我,感觉被无视。”

  网游成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小东说,“他把游戏看的比他的生命还重要的时候,他就不在乎一切了。”“接触网络多了,内心会更加封闭,会更加自我,如果看重这个游戏,那别人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这种情况下,小东说,如果这个人还有一点“良知”的话,他不会冲动;如果没有了良知,很可能会思维混乱从而杀人。

  网吧“实名登记”的公然造假

  

  戒除网瘾培训学校——济南市宏开教育培训学校副校长李小英告诉记者,目前网吧仍是孩子们网游成瘾的“毒瘤”。“虽然电脑已经普及,但是家里的网速和配置远满足不了游戏需要,这些网瘾孩子只要有机会,还是会去网吧。”

  按照规定,去网吧上网必须用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公安部门会对网吧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如果发现有未成年人上网行为,会责令网吧停业整顿。可在采访中,一些中小学生告诉记者,除了在家里上网,有些同学会结伴去网吧玩游戏。“我们班有几个同学放了学会去网吧玩《魔兽》,和老板混熟了,都不用登记。”初中生小高对记者说。

  记者走访了省城几所网吧,中午时候人不是很多,来上网的都会拿着身份证在门口登记,交押金换领上网卡。记者并未发现有未成年人的身影。但在记者接到的线索中,有市民称一些藏在老小区内的小型网吧会有中小学生上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记者,有几次单位停电了,他去单位附近的网吧上网,就看见五六个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在那里玩游戏,为了规避检查,网吧会用工作人员的身份证为其做登记,而公安部门不可能24小时蹲守检查,所以就会让他们钻空子。

  从偶尔尝鲜到肆无忌惮

  

  孩子们是怎么样在网瘾的路上一步步泥足深陷?

  济南市宏开教育培训学校副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小英告诉记者,从该校近10年培训过的将近名网瘾青少年来看,基本都有这样的轨迹:一开始偶尔上网,慢慢发展成周末上网;然后开始逃课上网,直到学校找到家长,孩子上网成瘾情况才被捅破,此后孩子们“完全放开”,开始肆无忌惮地上网。“此时家长管教基本无效,因为孩子知道:不管我怎么折腾,父母也不能拿我怎么样。”记者了解到,该校接收的名网瘾青少年,年龄主要集中在12-18岁,以男生为主;此时正是青春期,其中17-18岁正是叛逆的高峰期。然而最近几年来,李小英发现,网络成瘾正向两个极端蔓延:其一便是低龄化,该校接收的最小网瘾儿童竟然只有8岁!前不久接收一个9岁的网瘾儿童。

  四类家庭易把孩子推向网瘾深渊

  

  那么,孩子们是怎么一步步恋上网络游戏的?“从曾经上瘾的青少年分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孩子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和家长沟通不好。孩子们有了心事之后无法排解,于是上网找倾诉对象。”李小英说,从孩子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自控力差一些,且对新生事物好奇、喜欢追求刺激、冒险;而游戏的设计正好符合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特征。

  除了上述内在原因,李小英告诉记者,很多青少年陷入网瘾,和学校老师的“失当”教育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们很单纯,他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他的课;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从老师身上得不到认可,甚至可能被冤枉,他会讨厌老师、学校进而厌学,因此投入网络。”

  尽管如此,李小英仍认为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亲子关系是否融洽,是孩子们走上网瘾的关键性因素。“父母离异的,父母做生意的,老师的孩子,成功人士的孩子,染上网瘾的最多。”“七成以上染上网瘾的孩子是受家庭的影响。”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胜男说。从这些年他们对网瘾少年做的调查看,基本也印证了李小英的说法。问题最严重的是离异、单亲家庭;再就是专制性家庭。这种家庭的父母比较强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久而久之,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继而从网络世界里找安慰。

  还有一种是溺爱型家庭。“这种家庭要么经济条件富裕,父母平时给孩子大笔的零用钱,孩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孩子就会去玩网络游戏。”最后一种就是忽视型家庭。通常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从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和被重视,就会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存在感。

  李小英表示,网络游戏本身的冒险、刺激、唯美,操作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主宰一切的“成就感”;以及独生子女现实中玩伴的缺失,不管高兴不高兴,没人分享和分担,都会导致青少年一步步陷入网瘾的深渊。

  预防网瘾可试这几招

  

  如何预防网瘾?

  李小英告诉记者,首先家长要做到和孩子沟通畅通;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再就是无条件的爱。“最后一条很少有家长能做到。很多家长在孩子表现好或者得到老师表扬了,才会爱孩子;一旦挨批或者考试成绩不好,爱会变淡,而孩子会敏锐地感觉到。”

  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果拥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中得到的快乐会降低孩子们对游戏的







































张家口银行领蛋糕和纪念银币啦
张家口银行领蛋糕和纪念银币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bfbz/2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