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常常在正常课程中不能得到满足,如果此时有电游之类的东西诱惑了他,孩子会很容易沉迷于其中难以自拔。
如何既能让孩子的天赋得到发展,又能让孩子远离网瘾,看看比尔·盖茨怎么做的?
99年出生的约翰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对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的很好,在学校里的数学成绩也一直是A。但是就像很多天赋出众的孩子一样,约翰也会沉醉于自己的天赋之中。有一段时间,约翰非常沉迷windows自带的小游戏“扫雷”。扫雷游戏需要快速的计算和判断,能够激发约翰的数学天赋,让他体会到跟数学玩游戏的能力与自由。在不断扫除游戏设置的障碍和挑战的过程中,约翰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并沉迷其中。
比尔·盖茨发现以后,就和约翰谈起了扫雷这款游戏的开发过程。扫雷游戏的雏形来自于名为“方块”的小游戏,后改为游戏“R-Logic”。玩家的任务是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为指挥中心弹出一条没有地雷的安全路线。汤姆·安德森在“R-Logic”的基础上编写出了游戏“扫雷”。年,微软公司的罗伯特·杜尔和卡特·约翰逊两位工程师在windows3.1系统上加载了该游戏,扫雷游戏由此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从游戏名“R-Logic”就可以看出,这个游戏依赖于逻辑思维判断,但是有时候也依赖与运气,有时候也会碰到无解的游戏。比尔·盖茨就引导约翰思考游戏设置的一些问题:这个游戏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运气?如何证明一个游戏是无解的?接下来就是如果要编写游戏程序,如何避免无解游戏?比尔·盖茨说:“你不能一个人玩游戏,你要总结自己的游戏经验,让他们成为对其他人有帮助的东西。”在这里,约翰的视角开始悄然转变:从游戏玩家的视角转变为游戏设计者的视角,从游戏者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而比尔·盖茨向约翰提出的问题,虽然其目的只是改变一些游戏的设置,让游戏更好玩,但是涉及到很高深的数学知识,这对当时才上小学的约翰来说有点难度,约翰在读完大学之前很难解决。所以比尔·盖茨一方面提示约翰需要掌握哪些数学工具,另一方面让约翰归纳总结一些经常出现的“地雷阵型”,以及其中体现的数学规律。而这个工作刚好在约翰的能力范围之内,同时又以一定的挑战性。
这是天赋成长的关键所在。科学家考察在不同领域中工作的人的天赋成长情况时发现,碌碌无为者只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好高骛远这则喜欢做出朝自己现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人的天赋的成长,前者让人的天赋得不到发挥,后者则容易在不断的挫折中丧失自信。
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在这一区域内,只需要运用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只适合技能就可以,让人感到舒适;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在这一区域内,我们需要运用还没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让人感到恐慌。
只有在二者中间的“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在玩扫雷游戏的过程中,约翰的数学天赋不断成长,而事实上,一个月后,当约翰把这个游戏彻底搞清楚以后,已经失去了玩这个游戏的兴趣而只剩下研究的兴趣。
摘录自《比尔·盖茨的遗产》(美)西坡拉·纳奥米著栗克玲译
要我玩游戏网,第一电竞游戏门户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1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