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础是妈妈,教育的广度是爸爸。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父母是孩子教育的天使投资人,是孩子成长规划的CEO。孩子教育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11月7日,第十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年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此次调研活动从今年8月份开始,新东方教育集团通过线上调研的方式收集了多份家长的问卷,并采访了部分家庭进行了定性方向的调研,揭示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六个真相!
真相一:随着孩子成长,父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母亲更多承担了孩子的生活委员和学习委员的角色。
而父亲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带领孩子开展体育运动上,更多的是体育委员的角色。
但,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母亲的重心会从辅导学习逐渐转为后勤保障。
而父亲则从体育委员逐渐变为一个陪伴成长的角色。
这说明,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更多的父亲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
真相二:6成家长不赞成线上教育
疫情期间,为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有近7成的孩子都被安排了课外辅导班,初高中大部分孩子每天在线上课时间超过了3小时。
但调查发现,6成的家长对线上学习持保留态度,甚至相当一部分家长很反对。
其中,19.2%的家长认为,除了学校安排必须上的网课之外,基本不会选择线上学习形式。
41.8%的家长认为,孩子要回到线下学习中来。
而26.9%的家长则认为,线上线下可以互为补充,但线下模式不能放弃。
线上学习的一大弊端和最大争议在于,孩子可能会由此染上网瘾,影响学习,而且是视力下降的最重要因素。
在调研中发现,有半数左右的孩子能适度地使用电子产品,近8成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持接受的态度。
真相三:疫情更加紧密了亲子关系
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更多,交流更充分,了解更深入。
80.9%的家长认为疫情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了更加了解彼此的机会,“停课不停学”让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更近,从而促使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这也是疫情给中国家庭教育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好处之一。
真想四:家长焦虑依然普遍
调研发现,焦虑依然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家庭中,不过严重程度不一样而已。
大部分家长主要对教育本身感到焦虑,大多数聚焦在我不知道怎么样去了解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的学习。
小学生家长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陪伴孩子学习、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
而中学生家长更困惑、更焦虑的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去沟通,不知道怎样缓和正变得越来越紧张的亲子关系。
真相五:拖延是孩子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几乎所有的家长均表示拖延是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于小学的孩子而言,粗心马虎问题更凸显,主要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
到初高中后,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父母的参与变少,对孩子的自控及自我规划能力期待变高,所以更容易发现孩子在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55.4%的家长认为疫情期间孩子的生活不规律,同时有47.1%的家长认为孩子懒散、自理能力差。
此外,认为孩子存在自私问题的家长有19.5%,认为孩子不诚实的家长有4.8%,感觉孩子语言粗鲁、有暴力倾向的家长有4.8%。
当孩子进入初中高中,青春期难沟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真相六: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疫情使得每一位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重新审视亲子关系。
以前,我们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大多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但现在,已不再简简单单局限于孩子的学业成绩优秀,身体健康、乐观积极、有上进心、自控力强以及学习习惯好都成为评判孩子优秀的主要标准。
而且大部分的家长均认可家校共育的理念。
同时,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想要自己改变孩子,更多的家长愿意自己去学习。
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视力大脑天赋测评,旨在为中国家长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解决方案,通过天赋测评和智慧父母课堂,帮助家长轻松教养孩子,让孩子更轻松快乐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1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