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琴,女,26岁,年5月18日初诊。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9年。
现病史:缘于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查各项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经多方治疗无效,疼痛依旧。今转诊吾师门诊,辰下: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背部亦痛,恶寒,口干,胃脘疼痛,腹痛即泻,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数。
处方: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
赤芍20g白芍20g炙甘草10g
炮附子9g(先煎久煎)枸杞9g
山萸9g黄芪20g川牛膝9g
桑寄生12g川断9g谷芽12g
牡蛎20g(先煎)麦芽12g
黄连6g砂仁6g(后下)
四剂,水煎服,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二诊(年5月22日):药后膝关节疼痛减,身困,食后胃痛,恶风,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拟上方去枸杞、牡蛎,川牛膝改为怀牛膝,加土茯苓20g、青陈皮各12g,续进十剂。
三诊(年6月1日):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时有拘紧不舒,恶风,食后胃痛减轻,大便不爽,舌质淡尖红,脉细数。拟上方去川断、山萸肉,加葛根20g,续进十四剂。患者未再来诊,电话随访,诉自行重方月余,现关节疼痛已止。
按语:本案患者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双膝及多关节疼痛明显,此为痛痹。阳气不足,寒邪客于分肉之间,致气血闭塞不通,不通则痛;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损,体虚阴液不足,则口干;肢体筋脉失养,则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因长期为疼痛所苦,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胃气阻滞,故见胃脘疼痛;肝木乘脾,脾失健运,则腹痛即泻。四诊合参,此为阴阳两虚,经络痹阻证。
治宜复阳益阴,通络止痛,师拟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用此方不仅可以复阳益阴,又可缓急止痛。方中芍药酸苦微寒,益阴养血柔肝;甘草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二药合用,酸甘化阴,使津血充盈,筋脉得养,关节疼痛缓解;赤白芍同用,攻补兼施,赤芍可化瘀止痛;附子大辛大热,补火助阳,可去寒邪,得甘草之甘,辛甘化阳,通经止痛;其性猛,得甘草而缓;芍药性寒,得附子而和,共奏阴阳双补之功。枸杞滋补肝肾;山萸肉补益肝肾;桑寄生祛风湿,合川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牡蛎平肝潜阳,并能益阴,黄芪除补气以通痹外,合谷芽、麦芽补益脾气,健运中焦;砂仁芳香醒脾,黄连燥湿,两者性味上互相佐制,而共奏止泻之效。
二诊,患者关节疼痛缓解,恶寒减为恶风,已有良效,故续予上方,并去枸杞、牡蛎,川牛膝改为怀牛膝,重在补肝肾强筋骨,加土茯苓益通利关节之力;食后胃痛,予加青陈皮疏肝理气止痛、调和脾胃。三诊,患者诸症改善,膝关节拘紧不舒,大便不爽,拟上方去川断、山萸肉,加葛根升发清阳,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奏复阳益阴,通络止痛,扶正祛邪之效。患者坚持服药,吾师随症加减,体现中医临证变化之妙,两相配合,乃获良效。
张喜奎,河南南阳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高校名师,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医,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优秀导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及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经典理论师资班授课教师,国家中管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治未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5、6届副主任委员及第7届名誉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福建省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等。主编、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伤寒论》等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1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