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6日,黑龙江16岁网瘾少女陈欣然弑母案,这件事深深地触痛了很多家长的心。在为这位少女惋惜的同时,各位家长也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网瘾问题。
事情再追溯到9月22日晚,年仅17岁的鲁某本是永城高中的一名走读生,22日当晚一夜未回,父母在校内寻找未果后,考虑到儿子网瘾大,连夜跑遍市内数十家网吧寻找儿子,依然没有结果。次日天亮,家人再次进入校园寻找,发现鲁某已经坠亡。“坠落地点在走廊夹角处,非常隐蔽,鲜有人经过”,父亲鲁伟告诉记者,根据监控时间推测,当时学生们已下晚自习,儿子即使呼救也少有人听到。
出事前几天,班主任按规定收走了鲁某在课堂上玩游戏的手机,网瘾巨大的鲁某度日如年。事发当日,鲁某决定铤而走险,晚自习时间,他见走廊清静,从四楼扶手处攀爬进老师办公室,取走手机。然而,在按原路返回时,失足跌落身亡。
家长在孩子的“脱瘾”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须打破原来一味地打骂埋怨或者放纵溺爱的传统做法。
家长要学会“弹性引导”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交流、创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环境、满足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游戏等方面的需求。家长们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不能因网吧出了几起事故就谈网色变,不让孩子上网。
家长应该怎么做:1.家长要以身作则地正确上网,家长沉迷网络,就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督促孩子健康上网。
2.应该注意发现孩子上网中碰到的问题,在上网过程中及时与其交流,一起制定有利的措施。
3..家长要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
5.家长要适时监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网或去网吧的质、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综合判断能力较弱,父母要适时提醒,适当督促孩子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光顾色情网站。
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网络成瘾,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面对,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
改变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
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最终导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要么对孩子严加看管,甚至将其关在家里,不能出门。
一旦孩子网络成瘾,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孩子一棍子打死。这些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事实上,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
善于“弹性说服”,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
家长强化鼓励孩子的长处,必要时可暗示不足之处;让孩子独立承担家务劳动,并长期坚持;经常与孩子共同完成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遇事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采纳合理的建议;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协助孩子调整负性的心理状态。
间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既能开拓孩子的眼界,又能锻炼动手能力、交际能力。
家长在社区中,还可以联合其他家庭,在小区中营造健康的文化交流环境。在学校不能控制的业余时间,可在社区的帮助下,组织孩子搞些有益的网络竞赛,宣传网络技能,通过家庭的比赛和交流,引导孩子怎样正常使用网络。
认识误区误区一:认为“网瘾”不是病,把孩子对网络的痴迷单纯地当作一种心理问题,认为不用治疗。
纠正方法:网络成瘾和吸毒、酗酒一样,表现为孩子如果不上网就会浑身难受。戒除“网瘾”是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的。
误区二:认为“网瘾”戒了就好了,不会再复发了。
纠正方法:在戒除“网瘾”的过程中,有些孩子表现为不配合,出现反复。家长要督促孩子在戒除“网瘾”之前最好不要碰电脑。这里有个间隔期。
网络成瘾后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隔离期,这个时间有的需一个星期,有的需一个月。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耐心地打开孩子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孩子彻底戒除“网瘾”。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怎样治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