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面的小字体 的确是省心了,可许多家长忽略了这些“电子保姆”可能引发的其他问题。长期与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为伴,孩子的眼睛会受到伤害,而且性格也会变得孤僻,甚至自闭,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电子产品成看娃“保姆” 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放暑假了,虽然不用每天接送,但张女士一点儿不轻松。 张女士从事新闻工作,虽然不用到单位打卡,但需要每天写稿。儿子在家黏着妈妈,一会儿在她腿上爬上爬下,一会伸手和她抢键盘,工作效率低下的她很是崩溃,“真不如让儿子继续在幼儿园拼班。” 为了让儿子尽可能不影响自己工作,张女士在iPad里下载了各种游戏和动画片,递给儿子玩。这招儿还真灵!三四岁的儿子抱着iPad一玩就是两三个小时。一次,张女士用好几个小时完成一篇数千字的稿件,儿子竟没来打扰她一次。 把孩子扔给“电子保姆”的家长大有人在。汪芝麻胡同幼儿园一个孩子的家长说,他和爱人工作都很忙,没时间带孩子,夫妻俩发现,只要把游戏机、手机给女儿,就能换来好几个小时的清静,“女儿只要捧着手机,就能安安静静的,真是省心。” “电子产品太方便了,孩子玩孩子的,我收拾家务,还能看会儿自己喜欢的杂志,多好。”一位年轻的妈妈也对“电子保姆”赞不绝口。 五龄童视力两年降到0.3 “电子保姆”在暑期解放了很多家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第一危害就是伤害孩子的眼睛。 一位五岁半孩子的妈妈说,由于头两年没太控制孩子玩电脑游戏,去年体检时,孩子的视力一下降到0.3,把她吓坏了。“这一年来严格规定儿子每天只能玩10分钟,视力好不容易恢复到了1.0。想想挺后怕的,要是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眼睛恐怕真毁了。” 每逢假期,医院、医院眼科门诊都会迎来就诊高峰,其中超半数是患近视的孩子。令医生揪心的是,近年来,患近视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据眼科医生介绍,电子产品的过度接触,已成为青少年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近视的孩子都是“电子产品控”,甚至在就诊的间隙,还抱着iPad和触屏手机玩个不停。人若长时间紧盯屏幕,就会减少眨眼次数,会造成眼睛干涩不适,容易形成干眼症,甚至导致角膜炎或结膜炎。 市教委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视力不良率年就已接近40%。 “电子保姆”会诱发网瘾 放暑假后,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接到很多家长的电话,许多咨询内容都涉及到电子产品。一名初中生精通手机、电脑游戏,因为玩得上瘾,从去年9月到11月只上了5天课。后来,强制戒网瘾3个月,没想到回家不到两个月就又复发了。 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据心理专家介绍,一名10岁的男孩,从两岁就开始与电子产品为伴。上学期,他上课时玩手机被老师没收,大发脾气,拒绝上课,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家长这才意识到当年把孩子扔给“电子保姆”图省心,没想到后患无穷。 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介绍,因为缺乏沟通,孩子已经习惯把电子产品当作伙伴,与家长闹矛盾了,就找电脑倾诉,习惯性地把“电子保姆”当做情感索取与情绪发泄的惟一渠道。温方认为,电子产品代替不了家长的教育和爱,如果缺失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爱的教育,孩子会逐渐形成淡漠、孤僻的性格甚至自闭,最终会无法融入家庭与社会。 专家:“保姆”也能成“帮手” 据温方介绍,帮助“电子保姆”依赖者调适心理,不能用强,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的孩子因为与家长吵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不吃不喝不应声,原来孩子不是在房间里怄气,而是在打游戏,所以才撑了三天。 温方认为,电子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使用。他建议家长与孩子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放学了先玩半个小时,然后做作业。这样还有利于调节孩子的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与孩子订立约定,引导孩子信守承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还应随时留意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浏览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学会使用电子产品,将“电子保姆”变成“工具”和“帮手”。同时,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参加集体活动,增加锻炼,多结交朋友,学会与他人相处,使其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文字来源:网络)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