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互聯網進入人們生活之後,基本生活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衣食住行息息相關。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網民,中國的互聯網相關產業也可以說“走在世界尖端”,連在街邊買個包子都可以手機支付的今天,我們誰能離開網絡?
那麼,正在刷微博的你,是有上網成癮病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嗎?
而上網成癮又是什麼呢?目前,上網成癮尚未有正式和廣泛認可的定義準則。研究人員普遍同意,上網成癮不單是指長時間使用互聯網。事實上,很多人因為工作或學習的緣故,每天花在上網的時間,比不上網的時間還多,但他們並非沉迷上網。要衡量一個人是否上網成癮,並不單單取決於他在網上流連的時間,而是要看他對上網行為能否自控,同時有沒有因此造成極度困擾以及妨礙他們的日常生活。
研究人員現時較常採用的研究方向是由臨床心理學家金柏莉.楊博士(DrKimberlyS.Young)建立。
從她的姓感覺好像是個香港人,但從其學歷好像和香港關係不大。
因應互聯網使用者的上網目的,問題上網可被劃分為五類:(一)網絡色情成癮:沉溺於瀏覽成人網站以求參與網絡性愛和接觸色情資訊;(二)網絡關係成癮:沉溺於與別人建立網絡關係;(三)網絡交易成癮:沉迷網上賭博或購物(淘寶的各大用戶注意了);(四)網絡資訊成癮:強迫性瀏覽網頁或搜尋資料庫;及(五)網絡遊戲成癮:沉迷網上遊戲
有個類似的互聯網使用行為中文問卷
香港年用這個問卷調查青少年上網情況,訪問多名中二學生,平均年紀13歲,達到“網絡成癮”標準的高達26.7%
情況是不是如此糟糕呢?
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這個名詞隨著互聯網一起出現,以前有精神科醫生會用,但是不準確的,也不是一個廣泛認可的病。因為以上很多表現可能是現有一些精神情緒病的症狀,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社交障礙,躁狂症,強迫症等,當醫治了源頭病,這樣上網的行為也會好轉或者消失。所以有很多精神科醫生並不覺得這是一種單純的疾病,只是因為網絡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方式,其他的情緒問題在裡面表現了出來,
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DSM-V;被視為精神病症診斷標準的權威)並沒有這個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所謂的網絡上癮病。
但在其gamblingdisorder病態賭博這一行為的section3有Internetgamingdisorder網絡遊戲成癮(DSM-IV開始有),conditioninthe"ConditionsforFurtherStudy",建議是需要更多研究此病成因治療效果才能確定這個是不是一個病。
被納入DSM並不代表就是實實在在的病了,眾所周知的,同性戀也曾被納入DSM-II,當時也有“患者”被各種治療,吃藥,住院,甚至ECT電擊治療。但大量研究數據證明這不是一個病,然後在DSM-III被排除,雖然中間經過20多年的誤解。現在還有人覺得同性戀是病的話,那這個人可能要看看醫生。
但我們生活中確實經常見到有打機通宵猝死的,也有打機輟學的,所以這確實是一個影響特別是青少年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的一個問題。而這是否就單獨構成一個病,只是這個人的問題?社會家庭學校有沒有關係?
DSM對IGD網絡遊戲成癮有明確的診斷標準:
在一年之類重複因為和其他人在網上遊戲而影響個人生活功能的,再加上以下5點,才可診斷。
就算是這個InternetgamingdisorderIGD都有很多爭議,比如有些是offline單機遊戲,也有類似症狀,按照診斷標準並不算病。網絡遊戲的日新月異,連pokemongo到處捉精靈的也有相關研究是否是病。
而治療方面,沒有藥物顯示是有用的,有試用抗抑鬱藥等實驗,成效不大。
更沒有資料顯示ECT電療會有效。
現在主流治療方法還是以cognitivebehaviortherapy認知行為治療為主。而且多為青少年,familytherapy家庭治療會有更顯著的作用,很多小孩問題都是整個家庭的問題。需要更多的是學校,社工多方面的幫助。現階段的研究看不到有明顯成效的方法。
在我查資料的時候看見國外也很多講到中國戒網中心死人事件然後年11月中國政府禁用ECT對所謂“網癮患者”。並沒有一篇學術論文對這種方法有正面的看法。
也有研究camptherapy,特別是南韓和日本(好像東方人喜歡這種方法),看過日本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是一個9天的集體營地生活,有醫生,治療師等採取一些精神療法,對網絡遊戲成癮有正面效果,但數據太少,需要進一步研究。
中國這種類似集中營式的所謂“戒斷治療”,太可怕了,從身體到內心的摧殘,出來之後性格大變,抑鬱焦慮情緒問題的,更有自殺的,這是在治病?還是害人?
當對一個還不知道是不是病的“病”,大家對其病理並不了解的情況下,治療都是以“donoharm”不要傷害性的治療,除非這是有很足夠的證明顯示有效。
但過於沉迷網絡肯定是有問題,跟眼睛疲勞,手指關節,肩膀酸痛等,還有肥胖等病都有關,需要重視,以下有些小貼士可以在父母的層面幫到孩子的,可做參考。
===============================
長按關注我的公眾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