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是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有效治疗和解决网瘾、引导这些孩子走出阴暗心理的泥潭,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
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有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和抑郁、孤独、自制力以及人格等特殊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年11月至年11月收治的96例网瘾青少年,根据96例网瘾青少年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教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咨询治疗,观察两组网瘾青少年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对照组网瘾青少年的治疗有效率为70.8%,观察组青少年的治疗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心理咨询治疗方案与常规教育方法相比,可以有效提高网瘾青少年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心理咨询;网瘾;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但是计算机带给我们生活方便的同时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的游戏成瘾、交易成瘾甚至网络色情成瘾,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网络成瘾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因此对于青少年网瘾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门诊收治的96例网瘾青少年,根据96例网瘾的青少年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网瘾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年11月至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96例网瘾青少年,年龄12-20岁,平均年龄16.3岁。根据对网瘾青少年网瘾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2-19岁,平均年龄15.9岁;观察组年龄13-20岁,平均年龄1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根据网瘾青少年网瘾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教育治疗:主要由老师或者家长进行批评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咨询治疗,由专业的心理医生对网瘾少年进行心理治疗。
1.3指标与标准
1.3.1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青少年网瘾治疗有效率。
1.3.2疗效标准网瘾治疗标准分为显效、有效、进步以及无效。显效:网瘾少年治疗后网瘾现象基本消失;有效:网瘾少年治疗后网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进入网吧次数减少60%以上进步:治疗后网瘾症状有所减轻,进入网吧次数减少30%=60%;无效:治疗后青少年的网瘾症状无减轻。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包,计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青少年网瘾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对照组网瘾青少年的治疗有效率为70.8%,观察组青少年的治疗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84,P0.05),见表1。
表1两组青少年网瘾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
疗效
例数构成比(%)例数构成比(%)
显效..5
有效.0.2
进步.7.0
无效..3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性的改善,计算机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在带给我们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网瘾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北京白斑病医院中科崔永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yy/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