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一成中学生或有网瘾——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应积极 △ 14岁的少年小扬,可以连续30多个小时玩游戏不休息,然后上课就睡觉,考试不及格。父母干涉,他就和父母“冷战”。心理医生说,小扬的“网瘾”很深。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有一部分人成为了网络的受害者,深深陷在网络里无法自拔。
8.6%的学生呈现网络成瘾
近日,龙湖区团委、龙湖区青联、汕头市天和心理研究所联合龙湖区5所中学,开展了《汕头市龙湖区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本次调查的学生来自5所学校,其中3所位于城区,2所位于农村,调查对象包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的学生。调查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共收到份答卷,其中有效回收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中已接上宽带互联网的占多数(84.4%),近八成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但是,有8.6%的学生呈现网络成瘾的情况,其中男生的比例比整体人群高,达12.8%,高二学生的比例为12%,每周零用钱在元以上的学生更是高达19.2%。
该调查还显示学生主要的上网地点是家庭,主要上网方式是电脑和手机。学生上网做什么?根据该调查,学生使用网络主要是娱乐和社交功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上网过程中最常做的事是聊天和听音乐。天和心理研究所的咨询师认为,这跟学生处于本阶段的心理需求是相吻合的,反映了学生渴望交往的需求。学校与家庭需要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提升孩子人际交往的社交技巧与增进孩子人际沟通与口语表达的能力,以协助其建立平日的、面对面且位于身体周边的人际关系与支持系统,这能减少学生沉迷网络的可能性。
记者比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相关信息发现,龙湖区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和全国的情况基本是类似的。
手机成为青少年重要的上网终端
值得注意的是,《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还显示,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年,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在姚女士眼中,儿子小扬(化名)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升入初中后,小扬请求妈妈为自己买一部智能手机。尽管心存隐忧,但考虑到方便和孩子联系,姚女士还是同意了。没想到,小扬自从有了手机后就沉迷上网,不是打游戏,就是和同学聊 姚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少年手机上网成瘾、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的案例并不少见。“我们班有50多个学生,八成都有自己的手机,而且大多是智能机,集上网、游戏、通讯于一体。”当了多年中学班主任的黄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校不允许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如有特殊原因需要使用,需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入校,但依然有学生不顾禁令,将手机装在书包里,在课间偷偷拿出来玩。黄老师认为,中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本身自控能力比较差,过多接触手机和网络,很容易导致玩手机上瘾。
解决之道:及早 参与龙湖区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的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已经发生网络使用不当的时候,再实施干预策略,而是在孩子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就开始积极 心理咨询师指出,当孩子通过上网来拓展视野、学习知识、合理交友、适当放松的时候,父母应当放宽网络使用的条件,千万不要把网络“妖魔化”,那样,孩子会把家长看成是现代文明的对立面,是“老土”。另外,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会表现出叛逆,家长应当做的是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发现孩子哪些情况发生变化,给孩子多一些提醒,少一些指责。
咨询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例如可以把电脑放在客厅或者家长的视野能够触及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孩子上黄色网站等行为;由孩子登记自己上网的时间和网络活动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我监督保持记录,并在亲子之间建立起互相的信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有节制地使用网络的家庭规定,和孩子一起接受规定的约束。如果孩子不能控制网络行为,并且发展成亲子之间的敌意,影响了亲子沟通,家长也无法帮助孩子调节,最好是请求学校老师的协助,或是寻求心理辅导机构的援助。
-------------
注:本文调查结论及相关建议采自《汕头市龙湖区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心理状态研究报告》,全文(含附录近4万字)PDF文件备索,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可以提交相关信息。
你应该更优秀!汕头市天和心理研究所粤东地区领先的EAP与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服务-66646公众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1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