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随时随地都想查看手机,一旦离开手机就会焦急难耐、浑身不自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得不说你很有可能患上电子设备成瘾症。”近来,玩手机成瘾或是精神病的说法在微博上成热门话题。心理医生表示,这只是民间一些看法,如果人们只是花较多的时间上网或使用手机,但没有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并出现情绪障碍,就不能说他成瘾,谈不上是精神疾病。
玩手机成瘾是精神疾病?
昨天下午,记者在东街口一带转了转,发现智能手机的出现令“低头族”随处可见。走路、排队、等车甚至过马路的时候,都能看见捧着手机不放的人。
一家全球信息服务公司最近的研究显示,新加坡人每次会议中平均消耗38分钟来上Facebook,这几乎是美国人的两倍时间。新加坡格伦伊格尔斯医疗中心精神病学家王安德表示,电子设备成瘾应该归属为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而新加坡精神病专家还向卫生部门提议,把网络成瘾症和手机上瘾症列为精神疾病。
对此,不少网友惊呼,原来自己玩手机竟然是“精神病”的表现。不少网友调侃称自己已经与病魔抗争了好几年。有的网友对评判标准提出质疑:“专家你说说玩多少游戏,逛多少网站,每天掏多少次手机才算是精神病?”尽管不少人对这样的研究持调侃的态度,不过也有人坦承自己用手机的时间或许真的太多了。“现在的人过分迷恋网络和手机,忽视了现实中的社交生活。没事还是多陪陪家人,少打点游戏吧!”
多玩手机算不上成瘾
有关专家表示,成瘾对于普通人的概念与在医学上的概念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一般人以为,习惯性地做一件事情可能就是成瘾,其实不完全正确。从医学的角度上讲,成瘾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定性的。”
“精神疾病是有一定的诊断标准的。”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林淄医生说,无论是哪种行为的成瘾,都应该是对个体的社会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即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并且出现情绪障碍,比如易激惹,还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强迫症等,并且有心理上的依赖。因此,很多人只是花较多的时间上网或使用手机,但没有出现以上情形,还是不能说他成瘾了。
林淄还表示,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也还没有把网络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诊断范畴,那么玩手机成瘾一样也不能被纳入精神疾病。但是不论是网络成瘾还是玩手机成瘾,它们的确存在着精神疾病的行为表现和情绪问题,可以使用精神疾病的某些症状的描述。而且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同样的玩手机成瘾表现的症状也是有个体差异的,背后的成因千差万别,因此也需要区别对待。
有上瘾症状须进行调整
林淄称,有了上瘾症状,首先要明确原因,即前面说的成瘾行为背后的医学和心理学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方法。第二,网络成瘾或玩手机成瘾的人,其家庭环境及成员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调整家庭关系非常重要。第三,发展一些有意义的兴趣爱好,逐渐转移注意力。但是一种行为一旦成瘾,要调整比较困难,必须本人有愿望及毅力。如果成瘾行为严重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及情绪,就必须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治疗。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