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我
主题征文评选活动
入围文章
中学组8-15
8
《宪法与我同行》
向阳镇蓓林学校八年级王涵
提起法律,人人心中都会涌现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其实不然,法律同时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年9月,年1月,年3月和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标志着平民老百姓终于有了生活权利的保障!
法律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给我应有的帮助与保护!
很小的时候,一次我路过马路,一辆货车向我疾驰而来,我大脑一片空白,可好久,身体都没有被撞的感觉,我定睛一看,货车竟如施了魔法般一动不动。我急忙穿过马路。这才想起了刚才是红灯。《交通法》救了我的命。
上了初中,有一段时间,校门口有一个卖羊肉串的,我忍不住买了一串,吃了后腹痛不止。第二天,我向同学询问,发现他们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在大家商量下,我们反映给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让我们讨回应有的赔偿。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之所以能无忧无虑的成长,与法律的保驾护航是分不开的。法律是正义的烈火,烧尽不良现象,法律是公正的天平,不会偏袒任何人;法律是智慧锦囊,在危急关头为我们提供妙计!我们更要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祖国的明天!
9
《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
柳河十中七年五班刘美池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都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宪法”也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只有每个公民都弘扬宪法,那么整个国家才会安定团结。首先我们要知法,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也拥有最高法律效力,自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经过多次修订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人民对法律的认识。并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近年来,习总书记总是在推行小康社会,那么,设问,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法律,是不是公民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头目呢?只怕到时会乱作一锅粥。那么这个治安问题又谁来买单呢?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民的万众一心,而法律也是人民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而我们则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宪法对我们自身也十分有益:宪法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有力武器,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做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漠视、消弱甚至破坏宪法,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样一举两得,既关系到国家大事,又发展到自身利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再从细小方面来理解宪法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首先,生命是头等大事,尊重宪法可以更好地维护们的生命安全,阻塞交通的道路,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总令我们痛苦不堪,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数以万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几亿之多,谁曾想过发展的背后,竟会有如此残酷的数据?面对死亡的悲剧,我们在埋怨,我们在斥责,可是我们是否要深思?面对车祸的原因: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这些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被无视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只有遵守宪法,才会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中学生,首要问题则就是要学习,而宪法也涉及了一方面的法学,这样会拓展我们更开拓的视野,也会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梁启超曾经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别说我们现在还小,可是有些事情就要从小做起,就要从娃娃抓起。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从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军队,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不可没了法纪的规范,不可乱了正常的秩序。知法、懂法、用法,依法律己,真正做到宪法在我们一言一行之中,宪法更在我们心中。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
10
《宪法与我》
柳河十中七年二班韩宜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国安帮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依据,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根本规范。
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学习“秩序”:走路靠右行走,过马路走斑马线,看交通信号灯,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它们都和法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虽然都是不起眼的事,但是却一直在我们身边,关系到我们的安全。
法无处不在,只有学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只有做一个懂法的人,才能成为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才能借助法律维护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作为公民不仅要享受自己的权利,且应该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自觉遵守纪律,维护法律,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法制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一些同学平时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慢慢地养成了不良习惯,长大后就很容易使自己误入岐途。因此别忽视了小事,不经意的小事也许会使我们走向歧路。
在现代社会,法律是人与人相处的规则,是对待不法份子的矛,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盾。法律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国家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被绳之以法。
我们的宪法至高无上,在于它本身呈现出的时代智慧,它己记载了四次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变革。中华民族在曲折中前进,宪法也在曲折中不断完善。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千万不能视法律为一纸空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将“法”根植在我们心中,成为一个理性和守法公民吧!
11
《宪法与我》
柳河三中七年三班马琳
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你我息息相关。
宪法是什么?简而言之:宪法就是管理国家、管理政府、保护公民正当权益的法律,也是其他一切国家机关的基础法。再简言之,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之法。
宪法通过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直接全面的与公民生活紧密的融为一体。权利是利益的法律表现形式,而宪法则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我国现行宪法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非常广泛。并且有以下特点:即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因此,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宪法直接影响到公民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的确确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书。
对于宪法,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其一,学习宪法、普及宪法知识,倡导自学,并且模范遵守宪法,让宪法意识从小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其二,信仰宪法,树立宪法权威。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维护宪法尊严,彰显宪法权威,让宪法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基因。第三,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根植于民众,宪法的力量来自于民众,我们可以向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宣讲宪法。让弘扬宪法精神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常态。
宪法与我同行,让我们一起来做遵守宪法的小公民。
12
《宪法与我》
圣水中学李欣然
“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在某学校,一个老师因为其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考砸,影响了全班的优秀率和平均分,在全班同学面前,用木条抽打学生,造成多处伤痕,后来经同学父母的诉讼,老师被革除编制。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损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名誉权。
宪法保证我们的权益不受侵害。
小明原来是一个品学谦优的孩子,因为一次去网吧的‘尝试’便染上了网瘾,可是自己的零花钱又不够,就四处借,后来没有人借他时,就萌生了打劫的念头。在打劫过程中,因为店主不妥协,失手重伤其并使其昏迷。经法院审判,被判有期徒刑。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小红家中自由贫困,少时父母双亡。转眼,小红已经到了要上学的年纪,可是舅舅迫于家中的情况,阻止小红上学,小红通过村里人的帮助,诉讼,最终如愿以偿。宪法第二章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保证我们受教育权不受侵害。
提起中国,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家首都是北京,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么你知道它们是由什么规定的吗?没错,是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他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一直以前,宪法在人们心中都是高大上的形象,通过国家宪法日使我们真正“亲近”了。它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观念,培养宪法意识,普及宪法知识,塑造宪法形象,使宪法贴近公众生活,成为生活中的规则和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宪法的精神实质,养成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习惯。
13
《宪法与我》
柳河一中二年九班李政岩
每每提及宪法,似乎总是一个拗口难懂的词汇,和国家、政治等严肃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离我们好像很远很远,躲藏在一个不熟悉的角落。可是,我要说宪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充盈着生活中的每个点点滴滴,看似捉摸不定,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宪法”二字,终究而言,在于一个“法”。既然是法律,那么自然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然而仅仅是这样吗?在我看来,它更是一种习惯,一种准则,一种深入人心的不能违反的生活底线,一种尊法守法的公民素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大富大贵,但是我们一定可以为亲人、为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为自己负责,那就是不违法。
我们应该凭心自问,什么样的社会是我们所需要的。是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还是如果黑格尔的现实批判?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需要的应该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公平和谐、自由民主的社会,可以让每个人安居乐业,各得其所,而这些恰恰需要法律来保驾护航。由此可见,作为法律的基本---规定所有法律原则的宪法,与我们的生活,不可谓不相依相靠。
还记得小时候,爷爷总是在电视上观看法制频道,每当看到有人做出违法纪律的事情时,爷爷总会慈眉善目,却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记着,可千万不能违法呦”。小小的我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只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当走过年少无知的岁月后才渐渐明白,那是亲人最真切的希望,最低条件的标准,也是最大的期盼。
前些日子,学校组织看“湄公河行动”,精彩的打斗场面固然让人心潮澎湃,当真正映在心中的却是影片最后那句铿锵的台词,任何胆敢触犯国家法律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那些潜逃海外数年的贪污官员,跑得了一时却跑不了一世。即使时光荏苒,可法律却不会忘记过去的一切,任何错误都必将付出代价。
初中时,老师有着有奇怪的处罚方式----抄写中学生守则,那时候不懂事的我终日顽皮,因为大大小小的毛病,也不知抄了多少遍,抄到手痛的我望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不由的一阵心惊,一条条准则印在我的眼中,写在我的笔下,却没能坐在我的身上。恍如隔世的醒悟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体谅了家长的深切期盼,作为学生的自觉开始浮现出脑海,没有什么事不能改变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对错。从此网吧里少了一个通宵呼喊的名字,课桌前多了一个认真听讲的身影。
生活中各种行为准则时时刻刻在约束我们,大到工作上的规章制度,小到过马路应走的斑马线,都是在将我们和法律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约束我们行为的难道只有法规上的有限条令吗?不,还有更多。更多的来自社会、来自家庭、来自自己的责任义务。在公交上不给老人让座,这并不违法,但这违背了应有的道德品质,这种约束不在外界,而在于我们自己,我相信任何一个知法懂法,有法律意识的人,都会自然的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喜欢彼得帕克的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发生在社会中的违法事件之所以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就是法制观念淡薄。近年来,党在历次大会上都着重强调了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从我们这些学生做起,就眼下而言,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在学校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就是最大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尊法守法的体现啊!
也许我们能力微薄,也许我们无法立刻改变什么,但那些和我同样的莘莘学子可以掷地有声的发出呼喊:我保证不违法,我保证遵守我们的法律,热爱我们的祖国。
14
《心中那抹阳光》
柳河一中一年十一班李紫薇
行走在喧嚣的世间,穿梭于茫茫人海中,你会被遮挡。但绝不要因此,接受尘世的阴霾,放弃了心中那抹最温暖明亮的阳光!
我将祖国比作树林,那宪法便是最重要的根,为祖国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将迷茫的你比作尘埃,那宪法便是映出你光辉的阳光,映出你的最美;我将人类的阴暗比作黑夜,那宪法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前行。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社会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标志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所有的最重要的事情都由宪法束缚、限制。有人会说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很模糊、很遥远;有人说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跟我们没关系。那么,就错了。
我们每个人自出现于这繁华的世间起,就被宪法赋予了许多权利,当然也有需承担的义务。你有名字是因为你有姓名权;你能上学是因为你有受教育权;你无形当中享受着平等权、人格尊严权……这些权利看起来不起眼,但却真真切切的与你的生活有关,而且匪浅!由此可见,每时每刻你都享受着宪法这瓶营养液能给予你的美好,不过——是不是在不经意间,也会有法律禁止我们做的事?
很多老师都应该和学生沟通过,当别人欺负你,要找你打群架时,你会怎么办?记得初三时对班里男生们的回答印象特别深刻。他们说;“不能怂,就是干!揍到他们服了为止。”“那对方若是持刀或持棍呢?”“我们又不傻……”我以为他们会就此放弃,报警或者找监护人出面调解,然而——“我们也必须带刀啊,否则吃亏了,这仗还怎么打?”我心里不禁一惊!初三了,也都学过法律了,为什么法律意识还是这么淡薄?他们不知道这可能会葬送他们一辈子吗?因冲动而吃了亏,那,你这场人生的仗,还怎么打?
他们说,你们还太年轻,不懂事;他们说,你们生在霓虹灯和因特网的时代,太肤浅;他们说,你们要讨好权威,才能避开危险;他们说,他们是保护你们的安全……他们说的没错,你是不是愿意听从他们的,要止步于此,拒绝阳光,甚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年少无知时只剩年少轻狂,一不小心就会酿成悲剧,不经意间就冲进了禁地。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一生中最美好的时节,别因为冲动的深邃而挡住了能望见阳光这宪法的化身的双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下去,便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宪法于我们而言,真的不遥远。它就像身旁的阳光一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是你并没有发觉和在意。当你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宪法定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替你主持公道!它可是每个公民维护基本权利的最有力的武器!不过,每个公民都应该熟悉它,把它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然而,这需要宪法知识的普及,是需要国家任重道远的法制建设。只有这样,宪法才能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
再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也要多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用它来约束自己,照亮心中的黑暗。同时,我们在了解这最温暖的阳光后,还要仔细认真地遵守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在保证了自己安全的生活在阳光下后,还要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感染更多的人,让他们也一点一点的了解它,最终能牢记于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每个人都接受宪法这阳光的沐浴之后,在看到一些违宪行为时就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如果每个人都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的话,我想这一抹抹从人们心中透出的阳光将汇聚在一起,就犹如清晨的树林间产生的丁达尔效应随着太阳的升高,最终能从几束光柱发展到照亮整片森林!
“为什么世界越繁华,人性越贫乏?”我不希望这是来自未来的感慨,也不希望之后的人类拥有着最强的大脑,却,为人性而流泪!“我们在霓虹灯下成长,灯越亮人越迷茫。”以后的以后,真的要这样吗?
我不愿随波逐流,我也不希望未来是这般的黑暗。如果污霾越是让人窒息,我们就应该更努力的争取一口清新;黑暗越是要遮盖大地,我们的心要因为那抹阳光而看的更清晰!
正如邓紫棋的《一路逆风》中唱到:“我们,不脆弱,不沉默,不协妥,不退缩,不慌张,不绝望,不狂妄,不投降!”
别因为心中一时的阴霾,而挡住了阳光的照进。当你迷茫时,在你冲动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想想心中那抹阳光……
15
《宪法即是规矩》
柳河一中二年六班孙宇慧
什么是宪法?书上这样告诉我们:宪法是规范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律。而我认为,宪法就是规矩。
常言道:“不规矩不成方圆”无论生活或是工作,总有些条条框框约束着我们的言行,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我们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是我们的规矩。
自公元前21世纪,乌尔第三王朝的《乌尔纳姆法典》开启人类文明的法律之门之后,统治者对国家的管理总离不了法律二字。因为正是法律才能绑缚臣民的所有行为。而启蒙运动之后,社会契约论的提出,让法律真正为人民所受益。时间向后推移,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便是符合我国人民利益的根本大法。我们遵守宪法,即是遵守我们的行为规矩,遵守作为人在世上言行举止的道德底线,只要人人遵守规矩,我们的社会才能得以和平。马克·吐温这样告诉我们:“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事实正是如此,只有我们遵守宪法,先尽义务,才能享受权利。所以,遵守宪法,是我们享受自由与权利的先决条件,不能遵守宪法,那么自由也是空谈罢了。
我们遵守宪法,不但是对其他人民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一种保护。因为宪法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约束别人。我们只有足够了解宪法,合理运用宪法,用宪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才能更好的成长发展。而这就要求我们知法懂法。因为不懂法而犯法的例子不胜枚举,青少年因为好奇而侵入他人的电脑被捕。不正是因为不知道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严重性吗?年轻女子被拐卖到偏远山区不正是因为因为山村里的法律意识淡薄吗?类似而这样无知的心态,往往会导致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就此发生。所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了解法律,约束自己,更能保护自己。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能享受自由。
所谓“弘扬宪法精神,遵守宪法规定。”这并非只是一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实际上,宪法离我们只在咫尺之间。如果你细细体会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法的存在。自小时起,父母常常告诫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后来开始有人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法律,直到现在,我们在课本上学习法律知识。这成长的一路上,不正是法律在陪伴着我们一步步成长吗?宪法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遵循社会既定的规则,实质上就是在遵守宪法。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新生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开始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段时期,更应该被灌输符合宪法精神的思想。让青少年懂得遵守宪法,无疑是在提高祖国未来的人口素质。想要让青少年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就是要让宪法成为青少年行为的规矩。于是,我们在学校遵守了学校制定的校规,熟知了什么是“八荣八耻”,接受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正是这些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我们才得以逐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遵守社会规矩的人。遵守宪法如若贴近生活,便是遵守规矩,端正做人。
宪法是兵,守卫着我们的幸福;宪法是水,涵养我们的生活;宪法是火,照亮我们的人生。我们遵守宪法,遵守规矩,是在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垫下基石。而且,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遵守宪法呢?没有!我们能做的,便是坚决维护宪法,遵守宪法,让宪法在我们的心间永占一席之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身科学道德修养,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也能在想要伤害他人士提醒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最后才能看到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宪法是什么?宪法是造福人民的根本大法,是我们人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