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如何影响人的心态
在电子游戏的世界中,充满了杀戮和战争的情节,现实世界的武器和杀人手法,在这里应有尽有,人们坐在电脑前成了战争和杀戮的虚拟参与者,体验着虚拟的屠杀过程。这里没有真实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有的是紧张刺激,恋恋不舍。
软件设计师想方设法令画面清晰逼真、声形并茂,并且设计出各种关隘,以激起人们的征服欲望,使人一玩就容易上瘾不能自拔。在世界范围内,有多少少年儿童天天沉迷在这些充满了暴力的游戏中,以至于忘记了正常的学业功课?
据报道在中国万网民中,至少有万中国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拨。
有的少年儿童玩得沉迷之时,可以几天几夜不出网吧门,有些电脑店的老板专门给上网的人准备好快餐和休息的地方。“如果人可以不睡觉的话,我愿意每天24小时都在网吧。打怪、杀人,多有自豪感!”这是一位少年对记者所说的原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数日上网不停,甚至死在电脑桌旁的事例。
年12月27日清晨,一位家住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的初二学生,从家出来坐电梯上第24层,然后攀登铁梯爬到楼顶,依照网络游戏中出现的情景,从楼顶飞跃而下。
这位13岁的少年在遗书中写道:“我崇拜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一种快乐的感受。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这些名字都是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人物,这位少年在生前根据网络游戏,写了8万字的游戏笔记。
在此之前11月25日早晨,这位少年对父母谎称学校有竞赛,然后和同学一齐钻进网吧,沉浸于网络游戏世界之中,直到第二天下午被母亲发现。
这位少年患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症”类似于烟、酒、毒瘾,一旦上网成瘾,通常无法摆脱上网的念头,即使不上网,脑子里也会时时想起网上的情节和内容,玩游戏的少年儿童成天想的就是如何想方设法过关,一旦离开网络,会感到心情紧张,平时情绪低落焦虑,不适应现实生活,整天无精打采。一旦网瘾被挑动起来,又会难以忍受不顾一切要上网。一位病人写道:“我知道我的婚姻已经破裂,但我对此无动于衷,只要我进入聊天室,我感到我是一个活人,但我一退出,就觉得与死人无异。”
在网络游戏中有时有几十万人同时在线,如果在虚拟世界中玩得好,就好像现实世界中的英雄一样有自豪感。这些孩子在电脑的虚拟世界里如同身处真实世界一样。孩子年幼无知,可是家长却深感不安,一旦孩子上网成瘾,荒废了学业,则成为父母难以拔出的心痛。
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由于他们没有进入社会圈子,涉世不深,对造恶的行为没有亲身体验,然而通过影视镜头,他们目睹了这些罪行。
尽管影视片整体上在讲述虚幻不实的故事,然而局部细节却表现得异常逼真,各种恶行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恶业作为当事者的经历体验,被散播到银幕、电视机前每个观众面前,这时传媒将造恶情景从陌生地带传入人们的视野。影视中杀盗淫等恶行的镜头完全如同真实场景,人们一旦模仿而为,即成真正的恶业。尽管媒体都会否定其教唆作用,然而无形之中充当了教唆和示范者的角色。
正是受影视片和电子游戏的影响,西方国家的许多中小学生都学会了影视中的凶残行为,在学校里开枪打死老师和同学。
在美国,每一个半小时就有一个小孩被枪打死,每天有13.5万名学童带枪去学校。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镇考伦宾中学,两名高中生用半自动冲锋枪和半自动手枪杀了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并击伤另外数十人,最后两人饮弹自尽,造成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惨案。
在中国,许多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也非常严重,有的杀人手段非常残忍,甚至有杀害父母亲友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往往一怒之下酿成血腥惨剧。这里媒体起了暴力示范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南方都市报》年3月4日报道:
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阿龙接到广州来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
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长随即报警。阿龙的行为犯了故意杀人罪,考虑到阿龙犯罪时没有满18周岁,广州中院从轻判处阿龙15年有期徒刑。
事后,法官认为阿龙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阿龙的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而阿龙自己平时沉迷于渲染暴力的录像影碟,潜移默化,受到不良的影响,才酿成弥天大错。
影视作品如何影响人的心态
许多人认为影视作品中的暴力镜头,是用来娱乐的,用来放松日常生活紧张的压力,作为一个成年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影视中的故事都是虚假的,不必当真,不会有那么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大量的凶杀镜头,大多数人也许不会像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那样做出极端的罪恶行为,然而因为长期的耳闻目染,内心容易渐渐变得粗暴易怒没有耐心,变得漠视生命,一旦和他人发生争执,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以暴力的手段解决争端。
由于经常目睹凶杀镜头,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那么轻松频繁的杀戮,就会觉得杀生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可怕。而且影视中有些罪犯常常逍遥法外,并没有受到处罚,因此认为现实生活中杀人杀生也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不知不觉之中就淡化了杀人杀生的严重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制约,人们内心的阴暗面受到必要的抑制,然而埋藏在人心深处的各种欲望和破坏力却在影视中得到充分的渲染,这些阴暗面散发出来,就如同飞鸟衔着种粒散播到田野中一样,渗入到人们的意识深层,一旦遭遇到相应的环境,因缘具足,就会生根发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各种危害。
这些负面内容对人的影响也许当时体验起来不一定十分强烈,往往容易掉以轻心,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通过长年累月的浸染,内心深处就会慢慢形成串习力,慢慢将一些恶习接受下来,认为这些恶习也很合理,而人的习性也就慢慢转变了,当今时代许多人模糊了善恶界限,其原因就在此处,媒体对人的影响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大众传媒的反思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反映了前人为文慎重的态度,因为文章一旦成文发表印刷,就意味着其中的思想观念将深深植入阅读者的内心。平时说话,听众可能只是一个或几个人,而言论一旦变成文字,成为报刊、书籍、音像中的内容,影响就深远多了,不但读者人数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事实上,大众传媒在起着移风易俗的作用,社会风气的日渐败坏和传媒的宣传渗透息息相关,人们或许会惊讶,在短短时间内,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无孔不入的媒体在起着催化的作用。
保持内心宁净
从大众传媒中播出的信息,如同滔滔不绝的洪流,这个洪流正在不断扩展。
我们看到信息在无节制地繁衍
互联网信息的流量在不断增大
报纸在不断增版
电视频道在不断增加
卫星电视24小时传播
书籍的种类日益增多
这个信息洪流如同四面八方没有规律生长的蔓藤,人们难以分辨哪些是生存的基本元素,哪些是对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往往看得眼花瞭乱。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然而大量的信息却是垃圾。
所见所闻的内容有多少与安身立命息息相关?
有多少可以使人变得情操高尚?
所谓言为心声,那些杂乱无绪的信息,正是当代人内心世界杂乱无章的反映,反映出现代人内心世界飘摇不定,没有坚固信念,只好通过速度加快和数量膨胀来掩盖内心对生存世界的慌乱和无所适从。这些泛滥的话语正是现代人内心深处日益炽盛的贪嗔痴等烦恼的显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感觉到心情沉重压抑,心烦意乱,有时会难以自控地去制造恶业,内心经受着难以言述的精神痛苦的折磨。对于精神上的疾病,极少有人去反思它来自何处?是如何被引发产生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人们在这些方面往往感到茫然。
对于“治疗烦恼疾病”这个与世人息息相关的问题,佛教的善恶因果理论是最完善的理论,但世间人却置若罔闻,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来源:智圆法师《警世钟》---迷乱话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