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公司的「上下」求索,是「下半场」的前提条件之一。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线下实体消费,投资领域同样受到不小冲击。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在Rebuild大会上曾经透露公司今年上半年投资经历了「缩水」。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逆势成功融资的公司都值得仔细研究。
几天前,圆心科技(妙手医生)宣布获得D1轮6亿人民币融资,其中包括启明创投、中信证券、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成立于年的圆心科技,用5年时间,从处方药为主的圆心大药房开始,目前已经发医院,以及向下的医药保险圆心惠保,形成了一个涵盖医疗-药品-保险的闭环生态,而这或许正是互联网医疗的「下半场」。
药品核心创建圆心科技之前,何涛曾经成功为华润集团打造了互联网药店健一网上药店。作为浸淫医药和医疗行业多年的老兵,他在创建妙手医生时,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药品平台正是投资热潮。
但是,何涛并不想仅仅复制一个互联网医药平台。当时,恰逢国家出台政策,医院对处方药进行外流,促进「医药分离」,医院收入中的占比。此前,由于没有处方药,网上药店只能出售非处方类药物,一些患有严重疾病以及慢病患者依然不能在网上购药。
在当时,互联网医药要想打破限制,需要和线下药店结合。因此,妙手医生采用了一套非常「重」的打法,在医院旁边布局院边药房及DTP药房,医院「流出」的处方药需求。目前,公司的连锁药房圆心大药房已经在全国70个城市,建立了超过家院边药店和药房。同时,患者还可以在线上的妙手医生下单购药,并可在应用内和医生进行复诊和咨询。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反互联网」思维的动作,圆心科技成为一个处方的调配中心和处方处理中心。在这里,妙手医生可以向患者交付咨询、就医、病程管理、处方、药品等等服务,医生和患者之间、医院和患者之间之间都会有更深刻的连接。
何涛将圆心科技的愿景拆解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药罕见药找妙手;第二个阶段,是用药、买药找妙手;第三个阶段是罕见病、疑难病找妙手;第四个阶段是就医用药找妙手。」
院边药房完成了圆心科技「医药交付平台」的目标,在医疗端,医院是服务医患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是医生和医生集团的互联网云端诊室,为医生提供线上接诊、患者管理、医生教育、电子处方及药品等专业服务。目前,医院医院及医生数超过15万人名,其中66.5%是主治及以上级别医生。
专业医生的签约和进驻,构建了圆心科技的「医疗交付平台」。
药险生力军同样以药为核心,圆心科技向下介入保险领域,圆心惠保的成立,完善了圆心科技「医药险」的生态闭环。
不管是通过实体药店卖寿险,还是组建综合型保险平台,其实和很多初涉保险行业的创业者一样,都只看到了保险最重的一块业务,就是「卖」。其实,从线下销售方面来看,传统保险公司的线下团队早已非常成熟,和初创公司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不与传统保险公司在红海市场竞争,圆心惠保将早期的前进方向定在了更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上。
在产品研发上,圆心惠保很好的利用了母集团妙手医生在医药领域的强大优势,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与太平财产保险合作推出了「药安心-抗癌特药保障计划」,为用户提供了一份可赔付社保目录内外抗癌特药20种、最高赔付限额万的特药产品,覆盖多种高发恶性肿瘤。「药安心」上线3天售出万份,证明了圆心惠保产品定位的精准。
卖产品给保险公司,以2B2C路线服务用户,圆心惠保的发展路线既避开了「卖」保险的红海市场,更是向健康保险后服务市场的进军。
目前,互联网健康险规模已达到亿规模,既然有保险,那么肯定就会有出险和理赔。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卖」,而非随后而来的核准、出险以及之后的医疗服务步骤。正因如此,健康险TPA(健康险第三方机构)随着健康险的逐渐走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