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被ldquo网ldquo所困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电脑、客户端等等,网络都在向我们展现着它的便利之处。刚刚过去的“超长寒假”,因为有了网络,我们在空中课堂中开展了云端学习,使疫情对我们学习的影响降至最低。暑假中,我们一样需要利用网络开展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但使用网络也要讲究安全、有序,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不被“网”所困呢?

网络的便捷在于很多资料能够在网络上快速地查找到;能够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便利地沟通;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拓展视野等。

但网络也存在问题或弊端。网络游戏非常耗费时间;网络上有很多色情污秽的不良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比较令人担心;很多网络诈骗让人防不胜防等。而对我们学生而言,网瘾就是一个最令人担忧的弊端。

“网瘾”: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请大家根据图片来自测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沉迷于网络?

如果你的结果多数答案是“是”,那么请你注意了,你很可能已经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了!

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以下给出大家一些建议:

尝试培养自己更多的兴趣,比如下棋、唱歌、乐器等等,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以转移依赖网络的注意力。

制订上网计划,减少上网时间,做到理性上网。

如果你身边有沉迷网络的朋友或同学,要及时帮助他正确认识网络、转移注意力鼓励他培养新的爱好。如果你需要朋友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也不要害羞,大方地向他们寻求帮助。

除了不沉迷于网络,我们究竟还应该如何正确、文明地上网呢?

由于网络没有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多网络内容没能得到很好的管制,虚假信息、网络暴力泛滥,对互联网的文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对他人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

我们对于网络事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随意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人云亦云,不做“乌合之众”。网民们对于非主流媒体的一些小道消息不轻信,对于不良、虚假的信息坚决抵制,不回复、不传播,共同来净化网络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付诸实践,文明上网杜绝暴力,共同维护互联网环境。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相信大家对网络的文明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正确、文明的应对,才能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带来便利。

另外,为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也发文提出希望广大家长做到“五要”。

■一要教育引导,履行家长监护职责;

■二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三要注重陪伴,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四要疏导心理,不将网络当作精神寄托;

■五要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段时长。

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实效。让我们家庭发挥好第一个课堂作用,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谢谢阅读

撰稿:黄烨葛祖依

审稿:陈杰孙颖

制作:刘谷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9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