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爱
就
有
阳
光
灿
烂
//青春期的故事
博洋(化名)是一名13岁初一男生,去年9月,因为一次作业没有完成,遭到父母的斥责后,不愿再去上学,整日在家打游戏。
父母打过、骂过,甚至将手机砸坏,但是博洋依然坚持不去上学,并扬言,如果再逼我,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博洋不愿意见任何人,拒绝就医,拒绝看心理咨询师,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家访。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游戏,睡觉,然后发呆!
欣怡(化名)是一名重点中学的女生,今年13岁,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一个月前,因为受不了班主任的“混账”言论,在学校与老师发生冲突,情绪崩溃,被校方叫了家长。
父母进一步和女儿沟通发现,欣怡最近几个星期来,情绪一直很低落,并反复用美工刀割伤自己的左前臂,她说,有时候想死,有时候只是想让自己疼一下,感觉舒服一些。
这些都是我门诊日常的患者和家庭,抑郁、自杀/自伤、网瘾、拒学已经成为青少年目前最突出的情绪行为问题表现,也是他们用来对抗父母和学校“最好”的手段。
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统计,
每年约有10万儿童青少年死于自杀。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起未遂先兆以及起事故隐患。
也就是说,每一个自杀的孩子背后,
可能还有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
青少年自杀与自伤行为,是如今家长、学校、
心理健康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极其重视的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到底是怎么了呢?
当今,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习方面
调查显示: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症状者为54.46%,症状明显者为23%,其主要表现为厌学、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习困难。
2、人际关系方面
师生关系方面主要是:部分教师缺乏平等意识,教育方法有失妥当;
亲子关系方面主要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育方法不当,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友伴关系方面主要是:部分孩子不善于与同学交往,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3、“自我”方面
自我评价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调查显示,59.2%的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
自我体验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总是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和尝试的渴望,乐于接触他人和新鲜事物,具有饱满的热情,情绪稳定;调查显示,很多儿童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情绪情感激荡,消极体验过多;
自制力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意志坚定,自制力强,耐挫力强;调查表明,儿童青少年普遍缺乏自制力,意志较薄弱。
每个青少年,在没有退路、不得已动用“大杀器”之前,都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
//问题的背后
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因各种心理原因走进咨询室的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多,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