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国外生活集中回答后续预告

,我们在一起微博上的“狗大V(性感玉米,也就是很多年前热门大片《网瘾战争》的制作者)”,是我的朋友,我跟他有很多观点相似。不过他对于“走学”(简单说就是“出国生活”,如果你想详细了解“走学”,可以去翻翻他的微博)的推崇,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从我的亲身经验出发,从我对周围人的观察来看,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不过许多人未必赞同我的观点。最近这段时间,有不少朋友来咨询我关于出国生活的问题,所以我想在这里做个统一的答复,同时为后续更新做个预告。我再三表达过,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差距”,很多只是“差别”。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国家、社会,可能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不同的形态。无论在哪个国家,去采访一百个人,让他们比较任何两个国家,答案都会不同,理由的差别更大。所以,如果你在考虑出国生活,尤其是之前没有长期在国外生活过,千万不要抱着“一定会更好”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也会更大。

在我看来,如果不是“特别有钱”,某些人大概率是不适合出国生活的,比如:

等级观念特别清楚,喜欢追求和享受“人上人”感觉的人;

有了一点积累就喜欢颐指气使,很难放下姿态平等待人的人;

比较懒,凡事不喜欢自己动手,都喜欢用钱来解决的人;

一直是顺境,没遇到过什么困境,心理承受能力不那么强的人;

内心特别脆弱,被人说一两句就要往民族、歧视等等话题上联想的人;

民族自豪感无比强烈,遇到什么都要和中国比一比,争个高下,然后认定“没什么了不起”的人;

对参差多态没什么兴趣,也不愿意倾听,认定社会和个人发展只有唯一方向和道路的人;

习惯“媚俗”的人,遇到了一点自由和权益不但要享受,还要强迫自己感动,并且昭告天下的人;

对人类的困境和无奈缺乏同情心,只会用“非黑即白”的逻辑来思考和指责的人;

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诉求,却希望在网上倾诉委屈、抱怨不公平的人;

之前在某些群里看到关于出国生活的讨论,结论是“起码要有一千万才可以,否则免谈”。在我看来这种讨论真的很可笑,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考虑,却在不重要的因素上投入了太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9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