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如何干预内含测评量表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占14.1%,人数约为.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5万。这部分人在网上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已被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

所谓“网络成瘾”,表现为在个人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持久(至少已一年)和频繁地反复发作的上网行为,当不能使用网络时出现戒断症状(种种身体或心理的不适),并对社会、职业、财产和家庭价值观念与义务造成损害,医学上又称之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

临床表现:主要为依赖性和耐受性两方面

依赖性

·对上网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强烈渴望,脑子总不断浮现上网的想法、行为,以及网上的场面,希望再次上网

·上网行为本身产生的快感可以让一个人沉浸于其中,上网时精神就极度亢奋

·总想打破以前的纪录,寻求刺激

耐受性

·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上网时间每次都超过原来计划

·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上网才能激起兴奋来满足欲望

·甚至整夜地游荡在虚幻的世界中

.试图减少时间但难以自控,多次想控制过度上网但都失败

生理方面表现:

·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倦怠、疲乏、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委靡、紧张性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机能下降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好奇心与沟通需要的驱使

缓解压力的需要

网络的神奇魅力让他们难以自拔

糟糕的网络环境

糟糕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

单一性:每天上网与网络互动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对其他活动失去兴趣和愿望。

情绪调节作用:上网成为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策略,通过网络活动可以产生激惹、兴奋和紧张等情绪体验,也可以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

耐受性: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就像吸毒者必须逐渐增加毒品摄入量一样。

戒断症状: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网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良的情绪体验和一些生理表现如烦躁不安和全身颤抖等。

对立和冲突:网络成瘾的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人、事、物关系的冲突,如人际冲突:与其他活动如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相冲突;矛盾形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舍弃其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反复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戒除后,会反复发作,并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IAD)自测量表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d/9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