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更多措施
防治網絡成癮
有議員關注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年已有團體調查反映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約佔總體兩成半,並集中在14至17歲,小學生成癮者佔近7%,有低齡化趨勢。社工局曾在年公布「澳門特區青少年網絡成癮之現況及成因」研究報告,該調查在年進行,已明顯難以反映現狀,10年過去,我們相信問題有增無減,當年社會工作局表示計劃開展預防網絡成癮的先導計劃,提高青少年健康上網的意識和家長對子女上網行為的關注,在年推出《隱蔽及網絡成癮青年服務先導計劃》,邀請獲資助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承辦,惟情況如何,有否成效,未見當局公布。
網絡成癮除了造成青少年出現學業、人際關係等問題,還令網路犯罪者有機可乘,我們不時看到有網上詐騙案件,包括引誘匯款以及色情「裸聊勒索」等犯罪猖獗社會問題。網絡成癮背後有著更值得關注的心理需求,倘無法紓解會造成更大的心理問題,不利社會和諧健康。
科技進步,通訊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隨著手機和電話月費價格下降,以至老師、同學間溝通,也很難不向青少年提供手機,惟怎樣要求青少年有節制使用手機,雖說教育子女,家長一定是最大的責任人,如協助子女自我管理上網習慣,又或讓他們學習及接觸互聯網以外的其他方法來滿足生活需要,例如下棋、橋牌,或是多走出戶外活動,減少依賴互聯網。至於政府和學校應是輔助角色,提供輔助服務,或減少使用線上課程,才可以相得益彰。
內地制訂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綜合防治方案」,是世界上第一個將網路成癮列為臨床疾病的國家。德國則成立治療醫院,透過預防和治療雙管齊下,令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相對較少。
反觀澳門,目前僅停留在呼籲學校和社會加強與青少年交流,營造良好校園氣氛等,但不見有專門預防或治療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機構,目前僅見把之歸納到青少年服務的機構內,至於政府則在衛生中心開設了心理保健門診,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專業協助,可見沒有專門針對的服務,成效為此大減。對此,當局一定要制訂更多相關政策或措施防治青少年網絡成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1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