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微博上有个关于「网瘾」的话题突然变得特别火:
看完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说起来,以前好像是有过那么几年,报纸上、电视中、甚至是网络自身,到处都在铺天盖地宣传网瘾的危害,那几年警惕网络被认为是政治正确。
网戒“专家”陶宏开,代表作有《孩子都有向上的心》、《回来吧,孩子》、《网瘾不是孩子的错》等。
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开始于90年代末,那个时候QQ还不叫QQ,叫OICQ,上网普遍用拨号的。
到了00年以后,宽带来了,网络游戏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上线。而网游界永远的传奇,承载着很多人青春回忆的《魔兽世界》则是在稍晚一点的00年正式进入中国的。
当时最先接触到网络的人大多都是在上初高中的青少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后来他们因为上网而不好好学习,就得了一个专有名词:网瘾少年。同样是在00年前后,北京出现了中国第一家网瘾治疗中心。毫无疑问,社会认为网瘾是一种病。
当时有媒体把互联网形容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政府也组织开展过各种“拯救”网瘾少年的训练营,并且这种训练营会被心理学专家们视为“临床试验”。
网瘾治疗被大力推广,一些孩子被父母用哄骗、强迫等各种手段带到这些机构中去接受治疗。当时最受欢迎的治疗方法有军训、体罚和电击疗法。尽管有人对电击表示质疑,但这可阻止不了父母帮助子女戒瘾的决心。
年底,人民日报刊登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出台的新闻。也就是说,网瘾已被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而精神疾病是可以被强制治疗的。成瘾的诊断标准是出现以下症状,大家可以自我诊断一下:
以这个标准来看,今天的网友恐怕都不只是网瘾,而是网癌了吧?
还是08年,央视播出了一部叫做《战网瘾·战网魔》的大型纪录片。但这节目为了抨击网瘾的危害,不顾事实歪曲污蔑魔兽世界(说游戏中可以随意杀人、偷盗等等),犯下众怒。纪录片的主人公,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主任杨永信,开创了网瘾电击疗法的人。在治疗网瘾方面,他一直贯彻使用的是电击配合口服抗抑郁药物的方法。纪录片播出后,遭到了舆论声讨。
下面是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中国的网瘾少年》(WbJunki)中,一个男孩在戒网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接受电击疗法:
字幕:网络成瘾是中国青少年的严重问题。
09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能用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治疗网瘾吗》的文章。文中质疑了电击疗法的合理性、强制治疗的合法性以及杨永信本人的医疗资质。青年报还采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教师王新,这位法律专业人士表示,在国家还尚未对网瘾做出明确界定前,就把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用在孩子们身上,真的可以吗?
等等,那上面人民日报那篇诊断标准又算怎么回事?
年7月8日,卫生部正式发出通告,叫停网瘾电击疗法。杨永信在得知电击疗法被叫停的时候,说了一句:“为什么要放弃治疗?”后来社交媒体上特别火的那个“何弃疗”的梗,就是出自这里。
可笑的是,卫生部刚刚叫停电击疗法后的时候,还遭到了很多家长的反对。不过仔细想想,这些强烈反对停止电击疗法的家长们,不就之前听信了“电子海洛因”、“网瘾是精神病”等等这类宣传的那批人么?
现在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再重新看一下新华网那篇《虚拟人生回头是岸探访中国第一家网瘾治疗中心》的文章,还真是讽刺。
从0年中国第一家网瘾治疗中心到09年卫生部叫停电击疗法,短短年间有多少孩子被送进了网戒所呢?那之后又过了7年,当年的那批孩子们组团去看了《魔兽》的首映场,人们早就不再提什么网瘾了,好像它从来没出现过。完
“人生中要是有个能随时接我梗的人就好了!”
“不就是我?”
▼
ID:wzit-daily
大人不宜的宇宙新闻
感天动地的超正三观
有追求无节操的冷知识+新技能
这是微在的原创内容
纳尼,你想转载?
请联系我们森赛?snsi
wzit.鍝綅楂樹汉缂栫殑鎬荤粨鐨勫お绮捐緹浜嗗繀鐪?鐗瑰埆鍏虫敞涓撳鎻愰啋璀︽儠鎭舵ф穻宸寸槫鏃╂湡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