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问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等)大学生80﹪都是因为网络成瘾,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
另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其中,云南网瘾严重程度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
想一下,全国这么多人,网终成瘾的问题观察下是这样的结论。所以,我们作为初学者,闻思修不够,福报也有限,要靠自力了脱生死,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时候再去接触这些东西的话,那确实一辈子当中造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罪业。在那个时候再发愿“下辈子不要成这样的人了”,“这样下去,下辈子还不如成一个旁生”,旁生不会用网络造业。从因果的学处上面来观察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
网瘾的三个特征
1、总是想着去上网。
2、每当互联网的线路被掐断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
如果自己的相续当中已经有这样的状况的话,我估计你回家都不踏实,天天都想跑到工作室,或者天天想在网吧里面度日子,这样会出大问题。所以,首先要了解这些,必须要看到危险性所在。这些问题确实要注意,否则你一旦进入那样的状态,网络成瘾,那就非常可怜了。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讲就会明白。
事例:
网瘾少年离奇跳楼
天津有个13岁的男孩张潇艺,去年12月27号,在到网吧上网36小时(也就是一天一夜,再加上一个大白天的时间)后,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的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那些英雄朋友。
张潇艺死后,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从他写的笔记中能看到,他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了,甚至跳楼也和游戏笔记中的情节惊人地相似。
有关人士评论说:中国的网游产业存在严重的产业道德问题。沉溺网游并不完全是由于个人意志力薄弱,而和网游产业的销售模式直接相关。网游产业的经营之道,是一种制造沉溺机制,以沉溺心理作为经营动力的模式。在利润的驱动下,网络游戏产业界从游戏的设计与运营,到相关产业链条上都迎合了玩家的沉溺心理,比如内容上以暴力吸引青少年,推销时采取美女代言人或者美女玩家的方式吸引眼球。
广州某个中学有位秦老师,今年7月,因为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玩游戏,60多岁的老母亲在一旁唉声叹气。
秦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下载了一个“四国在战”的棋类游戏,一玩就上了瘾,常常整晚整晚地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至于好几次都把上课的事忘了!
被开除之后,他这几个月也没有去找工作,他说:“要过足游戏瘾,然后就戒掉,再找一份工作好好干。”
记者问他还要多久才能过足瘾,他想了想说:“不知道。”过后,他叹了口气:“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的想永远活在网络里。”
凡是痴迷网络的人,就好像吃了鸦片一样,每天都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在网上度过,否则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定。由于过分地迷恋和依赖网络,他们往往变得孤独而不合群,不想寻找职业,个人财政濒临破产,有这些危险性。比如,那个地方有很危险的悬崖,你说“我要去跳跳悬崖,再看看有没有危险性”,这是愚人的行为,有智慧的人首先观察,如果有危险就不去了,不去跳悬崖了。同样的道理,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些,不然的话,现在年轻人的脑子里真正得到上师三宝加持的机会很少,好像天天魔在作加持一样,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这个脑子状态是非常不好的,确实容易成为网络成瘾症的身份。
所谓网络成瘾症,以我们佛法的眼光来讲,这就是人类的贪欲在网络环境里快速现行、快速膨胀,当烦恼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像弹簧拉得过开,再也收不回来一样。
网络毒害人的一个因素是它能让人无限地放纵欲望,这种没有限制地让烦恼现行,可以让人完全偏离轨道,最终把人缠死在网上。所谓的魔,就是能害法身慧命者,其中一种最毒的手段,就是把你的贪欲挑起来,让它一直不停地现行、不停地增长,这就是从内心这个最根本的层面毁坏人类。一般我们能理解肉体方面的残害,比如让一个人在烈日下不停地往前奔跑,一直到累死为止。这样的事,谁见了都觉得残忍。对于内心世界的事,我们没有很好地观察,其实后者远远超过前者的危害,为什么呢?因为它让你的烦恼不断地现行,最终不只是毁灭一世的人身,而且以猛利、炽盛的烦恼会在无数劫当中沦落三恶趣。
比如二十年前,一个县城里面只有几家电影院,每天只演一场,而且三天换一个片子。虽然很多人爱讲电影,这个贪爱也是烦恼,但是因为选择的范围小,生贪的次数只有几次,所以还不会严重障碍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会对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网络上,单单是电影这一项,影片的数量超过了上万部,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什么国产片、外国片、喜剧片、爱情片、武打片……你想看什么都能满足你的欲望。这样就可以从早到晚没日没夜尽情地看,一个欲界的烦恼众生正知正念那么微弱,一旦进入这个高危地带之后,就会像饿虎扑食一样,让贪欲无节制地膨胀。这真是一种悲哀、残忍的事。好像魔王这样在说:你不是有贪欲吗?我让你贪,一直让你贪到消尽福德和智慧为止。本来连动一念烦恼都是损阴德、消福报、伤身体的事,何况是千千万万次地起心动念,到没有力量起心动念的时候,一个人也差不多就要被扔到三恶趣的万丈深渊里去了。这其实比把一个人五马分尸还残酷,它能分解你的内心。一旦内心被分裂之后,会在千千万万劫当中得不到暇满人身。
16岁少年患严重网络成瘾综合症,自甘沦陷网游
有一位林先生对记者讲到他的孩子上网成瘾的事情,他说:“已经有两年了,我们骂过也打过,退了学去看医生、吃药,可他这个病一点起色都没有。现在,他一上网就没日没夜,没人关心就不吃不喝,一旦离开网络就精神萎靡、脾气暴躁,还伴有一些强迫症的症状。”林先生告诉记者,16岁的儿子浩浩(化名)肯定是得了“网络成瘾综合症”,两年来家人遍寻药方,却没有任何结果。
对于父母的着急,浩浩却表现出了另一种态度。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上网成瘾,是父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导致他无所事事,最终只能上网消遣。他的症状是除了睡觉就是玩电脑。
林先生家住中山公园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浩浩母亲把记者领进浩浩的卧室,记者吃了一惊:雪白的墙壁被锐器刮得斑斑驳驳,锐器被强大的外力深深地按到墙壁中,刻下了很多像文字那样的图形;母亲揭开床板上包裹的花布,在床板上,整个人造革的外表被划开,半块人造革不知去向,留下了黄色的海绵内胆。在母亲的指点下,记者在其它的角落内也看到了类似的破坏痕迹。母亲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为了帮浩浩戒断网瘾时,浩浩大发脾气时留下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浩浩的书房,电脑里正运行着一个飞行战争的游戏。在电脑椅上,记者发现了一条黄色的被褥,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节省下穿衣的时间来上网,他平时都是打赤膊睡觉,醒来就裹上被子后,直接坐到了电脑前。”
林先生谈起儿子成瘾的过程,他一张嘴就先叹气:“初中在学校住读的时候,他翻墙上网吧,为了让他回到家中,我们在家里安了宽带。刚开始时,他一天最多玩10个小时,可是现在只要还能保持清醒,他就一定要坐在电脑前,一上就起码一天一夜。”
由于孩子没日没夜地上网,林先生夫妇俩每天都要将茶水、饭菜端到孩子的书桌前,否则孩子就能一天一夜滴水不沾、粒米不进。母亲说,一旦离开了电脑,浩浩就会无意识地嘴里念念有词,如果这时和他讲什么话,他都置若罔闻,直到半个小时念完后,他突然抬起头询问:“你刚刚问了什么。”
在互联网普及的中国,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还带来越来越多的“网络瘾君子”。比如,合肥工业大学有个徐小辉,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饭可以不吃,但网不能不上;一天不玩就心里痒,像丢了魂似的。
徐小辉在虚拟的世界里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快慰和满足;但在现实的世界中成绩却一路下滑,到上学期末,已经有7门功课“红灯高悬”,拖欠学分高达21分,差四分,就要降级。
他说:“玩多了也会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因为家里是农村的,为了我上学还借了两万多元债务。可是越是自责越想逃避,越愿意躲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忘记烦心的事情。”徐小辉觉得网络就像精神鸦片,一旦上瘾想戒除非常困难。
我们想一下,一般的凡夫初学者,自己也非常了解自己的身份,是圣者还是凡夫,凡夫当中是大乘资粮道的菩萨还是加行道的菩萨,或者是一地菩萨或者是八地菩萨,或者是马上成佛的一个修行人,或者是真正一个高僧大德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显现很多游戏来利益众生,是哪样的?自己知道哪一种都不是。所以肯定不能做这些,一旦心相续当中有了网络成瘾的过失,这辈子要做一个不错的修行人是非常困难的。
痴迷网游比吸毒还危险,网吧被戏称为大烟馆
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是韩国,在韩国,家庭宽带接入的比例是四分之三,远远高出美国三分之一的比例。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国人为世界描绘出了一副可怕的未来景象。
美国有一篇文章报道说,有个韩国人李成涉,28岁,戴着眼镜,身体瘦弱,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锅炉维修工,到了晚上,他脱下制服,直接就走进网吧,一玩就是整个通宵。
李成涉玩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被老板解雇了。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游弋”了50个小时,然后他一头栽倒在地,几个小时后,李成涉死了。
我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网络成瘾,为什么自己无法自拔,家长、老师的劝告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目前也有很多心理专家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总觉得他们的分析没有击中要害。有的认为有害,也有很多人持两面的观点,认为在合理的限度内玩游戏,有益于身心健康。各种各样的观点,让人很难产生决定性的认识。
其实,只有佛法才能让人洞察真相。我们学《广论》时,曾经很多次强调过“信、欲、勤、安”,前前是因、后后是果,那是一条把人心转入贤善的正路。现在从反面看,欲是邪的欲,勤是邪的精进,同样是一对因果关系。
目前我自己的看法,网络上的电子游戏或者其它节目,让人的内心得到一种快意和满足,要注意:就是在这个时候,越享受越增上贪欲,这个贪欲一直往上增强,可以导致成天成夜不下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贪心所或者欲心所。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一个普通凡夫来说,没有那么充分的条件让他的欲望充分膨胀。但是现在的网络可以做到这一点。本来我们凡夫心里的贪欲心所是不会随意发展的,但当这种贪欲一过量,人就会被毁灭,而网络上的东西,尤其是游戏,可以强烈、持续地刺激欲望,在贪欲的力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到无法扭转的地步。
所以,我们需要观察,尤其作为一个出家人,做一个修解脱道的人,在菩提道路上一切都要顺利才好,不能在菩提道路上出现种种违缘,种种障碍,不能出现这些增长烦恼的因素。我们脑子正常的时候,在安静处的时候,在闻思修佛法的时候,在跟上师和道友一起修解脱道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不刹车、不停止、不控制,或者再不提起正知正念,那确实非常危险。比如,我们这里的一个年轻人,如果离开这个道场到汉地的城市里,我估计过个一两年以后,就差不多跟没有熏习过佛法的世间凡夫人一样了。所以,还是现在就注意,现在就提起正知正念,尽量以佛法来调伏心相续的烦恼,这是最关键、最重要、最要下功夫的地方。
这个网络的毒品太多了,尤其是电子游戏,它的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就是正投入游戏的时候,超过了自身的理智,可以不吃不睡一直到身心无力支持的时候才下网。但是一旦有了一点精力,以欲心所的驱使,人会迫不及待地又钻进去。哪一天不上网,心里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坐立不安,所以和吸毒上瘾性质一样。到这时候,欲的力量可以覆盖住良心,压制住一切善心,比如理智、惭愧、责任感、正知正念、精进等等都会埋没。古人说“玩物丧志”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个欲的力量完全胜过外界劝导的力量,所以家长再说什么、再说多少也没有用了。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有所觉悟了,千万要记住,不要去沾染这些东西,不然的话,“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最需要警惕的地方。同时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听,教诫别人不要在网络当中堕落,这样对自他都有利益。
今天继续讲上网和使用手机的种种危害和过患。首先讲世间的很多心理学专家和专家医生观察,常常上网和常常使用手机容易使身心多病;然后再讲,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从修行上来讲,不仅是凡夫众生,而且是末法时代刚强难化的众生,又是欲界的众生,又是初学者,心相续还没有成熟,在这个阶段,常常上网,常常使用手机等,会带来种种修行的障碍。
首先我们讲第一层,这是根据很多专家经过研究后所下的真实结论以及很多真实的事例而讲的。
互联网狂躁症
一位家长反映他读大学的儿子行为很不正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几次还摔东西,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就是觉得很烦。
这位家长反映,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上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不知道为什么上了网之后,就变得脾气很狂躁。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狂躁症”。这种病的起因有很多方面,比如,一种是在访问网站时遇到网络阻塞,另一种就是没有网址,搜寻信息时浪费了很多时间等,造成情绪狂躁。另外,近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另一项调查表明,上网的人经常会因为电脑或者网络出现问题而导致暴力行为,比如摔坏键盘和鼠标,损坏显示器等等。由于情绪高度紧张,长此以往,人们极容易失去自信心和自我放松的能力,内分泌也会失去平衡,严重的会导致精神抑郁症和心脏病。所以,常常上网和使用手机有很大的危害性。
长时间使用电脑上网等的危害
电脑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辐射症状:电脑性皮炎、计算机皮肤血液病、坏血病、血小板减少、电脑辐射诱发细胞癌变、生育能力下降。
电脑眼病: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疼痛。
电脑躁狂症:心情烦躁;精神紧张焦躁不安;诱发癫痫。
颈肩综合症:颈部、肩部酸痛;颈部转动不灵活;肩周炎、脊椎疼痛。
鼠标手:手部麻木、灼痛;影响手的精细功能。
高科技办公室病:莫名其妙的烦躁;做事无精打采;耳鸣、耳膜受损;思维迟钝;爱钻牛角尖。
疲劳综合症:四肢无力;疲劳麻木;精神萎靡。
电脑健忘症:过分依赖电脑,使脑功能减弱,健忘、思维迟钝。
胸闷头痛:电磁波、放射线刺激引起头晕头痛;呼吸不畅、胸闷。
腕管综合症:手指、手掌发麻;手腕、前臂胀痛;腕关节肿胀无力。
电脑失协症:人际关系处理困难;难以体谅别人;经常无所适从;产生严重心理障碍。
从我们佛教修行人的角度来讲,常常无意义的上网、散乱,或者常常使用手机搞一些世间八法,一早一晚、一年四季或者日日夜夜就靠这些手机、网络来干一些事情的话,对一个凡夫、对一个初学者,尤其是对末法时期刚强难化的众生,又是欲界的凡夫众生,对他来讲用这些确确实实会出现很多的障碍。会出现什么障碍呢?我们可以次第讲。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