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曾经的王者可能月入百万却被父母送去电

  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多年的杨永信又回来了。因为一篇自媒体报道《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他又迅速获得了公众的注意。

  七年前,媒体揭露医院网瘾戒治中心主任杨永信限制“网瘾青少年”人身自由,用“电休克疗法”对青少年进行电击等身心虐待行为。当时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各地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

  然而七年过去了,人们发现杨永信用电击治疗“网瘾”的行为还在继续,全国类似的网瘾戒治中心依然在招生,依然在用“限制自由”“体罚”的方式来驯服“网瘾少年”。

  在家长默认的状态下,年至年,因青少年“戒网瘾”致死致伤的惨剧不断上演。

  年,重庆发生网瘾少年不堪教官虐打,3次自杀跳楼自残事件;

  年,广东一训练营教官对戒网少年实行殴打、禁止喝水等惩罚方式,造成少年肾衰竭;

  年,广西15岁少年邓森山被送入“南宁起航训练营”戒治网瘾,被4名教官殴打体罚致死;

  年,广州少年小俊因没有听话进入网戒中心活动室,遭暴力对待致胳膊骨折;

  年,河南两少女在戒网瘾学校被强制加训“前倒、后倒”达三个多小时,导致一死一伤;

  同年,14岁网瘾少年小涛,因偷吃饼干,双手被网戒中心教官用军用背带捆绑着吊在单杠上,最终导致8个指头关节处皮肤缺血性深度坏死……

  这其实并非新闻,但这两天才被真正引起重视。

  某知名游戏曾经的“最强王者”,一个本来可能月入过百万的青年,被强行拉去网戒中心电击。8月24日的报道,8月31日评论区再次沸腾了。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微博

凤凰网下最新评论,目前仍在热议中

  

微博

凤凰网同报道下热门评论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这个现实版的“难以飞越的疯人院”是个如何骇人听闻的故事。

他曾经是顶级游戏玩家最后进网戒中心被电击

  恐怖升级:电击、洗脑、全国抓捕……

  一名护士走过网戒中心的走廊。墙上贴着宣传照片:告别悲伤,重拾欢乐。

  “起立!”

  一百三十多人齐刷刷地站起来。

  “告别网瘾!重塑自我!打造完美!”一个人带头喊起了口号,每句最后一个字都念成第二声。

  一百三十多个声音整齐且语调一致地重复了三句口号。

  “请坐!”

  一百三十多人又齐刷刷地坐了下去。

  背挺得笔直,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双手放在膝盖上,目不斜视,面无表情。违反以上任何一点,他们都有可能面临惩罚。

  时隔七年,一篇自媒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再次卷入舆论风波之中。这篇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质疑,在年被卫生部叫停“电休克治疗网瘾”后,网戒中心主任杨永信仍在使用电刺激手段“治疗”被送进去的网瘾少年。

  风口浪尖上的网戒中心倒显得相当平静。这里依旧窗明几净,被子叠成大小一致的豆腐块。盟友们依旧整齐地坐在点评教室里,对面坐着父母。他们将会在这里接受心灵洗涤,孝道培养,必须悔悟人生,痛改前非,可能会和父母抱头痛哭,然后全家跪下感谢杨永信和中心的大恩大德。

  骂名汹涌而来,中心里的家长们觉得愤怒,无法理解。他们不能接受网上对于“家长愚蠢”的指责,并认为网戒中心是拯救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网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痛苦。

  在家长们的描述中,送孩子来此的父母并非全部都是没有文化的底层人,有老板,公务员,医生,甚至有大学教授。“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家长又不是傻。”按照中心的收费标准,每月的住院费是元左右,这不包括吃饭的费用,父母中必须有人全天陪护子女。

  发酵的舆论只改变了家长们对媒体的态度——他们在网戒中心楼下巡逻,警惕来访的陌生人,并对表露身份的记者拍照录像。一家上海媒体的两位记者曾扮作家长采访,再次来访时,她们在走廊里被认了出来。一位母亲跟在身后大喊:“她们说谎!我们不相信说谎的人!”

  病房

  阿明个头很高,瘦,偷偷从家里溜出来接受采访的那天,中国战队WingsGaming在西雅图拿下了DOTA2国际邀请赛的冠军。

  他说自己在《英雄联盟》里段位曾是电信一区最强王者,这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去打职业电竞。这个决定在家里遭到了巨大的反对,父母将之视为“骗人的”邪路,虽然早在年,国家体育局就把职业电竞列为第99个体育项目。

  反抗的代价是失去自由。父母找了两个亲戚,说带他去旅游,从南方到山东,一车直接开进了临沂四院的网戒中心。

  这是一个封闭式的住院部。紧挨着四院的白色大楼里,网戒中心占据着二、三两层。搭乘电梯无法直达,你需要通过一扇楼梯间铁门,得到看守的家长允许后,再通过一道铁栅门,才能进入网戒中心住院部的走廊里。

  每扇窗户都安装了金属防盗窗。在另一个楼梯间,一张绳索结成的大网封锁了二楼通往一楼的路。即便如此,也依旧有出逃的人。两位离院盟友说,曾经有人打烂了三楼男厕的防盗窗,纵身跳到二楼的平台上,被外面接应的人带走了。

  除了集体出游,入院后唯一的外出机会是去隔壁四院大楼里体检。一位在四院工作的保洁人员曾见到网戒中心带人过来做B超,他被夹在中间,双手与两旁的陪护人员绑在一起。

  这里不仅接收网瘾少年。在正式的对外宣传中,这家中心除了叫“网络成瘾戒治中心”,还挂上了“青少年危险行为干预中心”,“性格缺陷矫治中心”和“问题家庭诊疗中心”的名头。

  据其   成年人同样可以被送进来,只要他们父母同意。一位30岁的前盟友回院做分享说,他曾经在外吃喝嫖赌,沾染了毒瘾,把妻子赶出了家门。在戒毒所待了四个多月后,他被父亲接了出来,直接送到了网戒中心。他承认自己曾经怨过父亲,在即将出院的时候又把自己强行送进了这里,但他宣称自己在这里洗涤了心灵的污浊,靠正能量压制了毒瘾,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每个新人都要进13号室。即便年之后,仪器换成了“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这个房间依旧拥有让新人闭嘴听话的魔力。

关于“治疗”的疼痛,总是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说法。

  “生不如死,很痛苦。”阿明说:“如果在做的时候可以选择死,那一定是选择死。手不能控制得扭曲,像蛋卷一样。”

  比电手更痛苦的是电击头部:“脑袋里嗡嗡的,嘴里根本发不出声音。”在这个安静,封闭的13号室里,“接待”们需要按住接受被“治疗”者的手、脚,用纸巾捂住他的嘴。遇到反抗激烈的新人,七、八个“接待”还会把他抬进13号室,这被称为“起飞”。

一位山东的记者尝试了一次,虎口消毒后,前后扎下两根细长的针,两根导线将针和仪器连接在一起,仪器通电后,手指肌肉不自然地扭曲收缩起来。他描述被电的感受:“麻,不太疼。”包括阿明、张楠在内的四位前盟友对此表示质疑,他们称自己做“治疗”时,一只手上的导线至少是四根。

对于“低频电子脉冲疗法”,医院心理科主任沈家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换汤不换药,孩子一样会感受到电击对身体刺激而带来的疼痛、害怕。”   针对舆论的质疑,临沂市卫计委8月18日公开回应称,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目前使用的是低频脉冲疗法,治疗手段符合国家有关诊疗技术规范。但具体是什么诊疗技术规范,临沂市卫计委并没有作进一步说明。记者按照临沂市卫计委官方网站及查号台所预留的3个联系方式,一一拨打电话联系采访,然而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比较见效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6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