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岁的小戴有4年的网瘾史,由一个品尝兼优的“三好学生”,一步步沦落为人见人愁的“网瘾少年”,不仅学习成绩大幅滑坡,性格也变得暴躁了。
他曾下决心痛改前非,给父母写下血书,发誓戒网瘾。他按照某戒网瘾专家教他的办法,注销了游戏账号,卸载了游戏软件,希望靠意志力克服打游戏的欲望,目标是坚持27天,因为专家告诉他,只要坚持27天不打游戏,就能彻底摆脱网瘾。
“我是动了真格的!”小戴说,“我每天写戒网日记,给自己鼓劲,爸爸妈妈也天天给我买好吃的,陪我做作业。虽然度日如年,但好歹坚持了27天。但是没想到,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熬过了27天,小戴以为大功告成了,和父母吃了一顿大餐来庆祝。回到家,父母出门打麻将去了,小戴一个人在家,百无聊赖,于是上网浏览新闻,半小时后鬼使神差地下载了曾经痴迷的游戏软件。
“当晚我就打了一个通宵!”小戴表情复杂地说,“刚开始,我只是想,就玩半小时,只当是算跟游戏这个老朋友告个别吧,然后就刹不住车了。接下来的一周,我每晚都玩通宵,比戒网前还要疯狂。我恨自己,知道自己没救了,于是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地活着,也不学习,最后就休了学。”
戒后开戒,不如不戒
小戴的戒网瘾失败,父母认为是他意志力薄弱导致的。其实,这种认识不全面。
心理学家分析,意志力可以帮助孩子熬过一时,甚至可以暂时战胜网瘾,但最终注定要失败,因为用意志力对抗网瘾,本质上看,你还是认为上网玩游戏有意思,只不过强忍着不玩罢了。
一旦遭遇一点压力或者情绪低落时,内心就会冒出一个声音:“就玩半小时吧。”或“玩最后一次,下不为例!”于是开戒。
可怕的是,游戏只要玩个开头就收不住了,压抑已久的欲望如脱缰的野马,变得比戒网瘾前更加疯狂。
小戴就是这样被迅速打回原型的。
不仅如此,前功尽弃的经历让他对自己绝望,抑郁、失望让他苦不堪言。至此,网瘾的危害被放大了,摧毁的不仅是学习成绩和健康,还有原来所依仗的意志力。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戒网瘾,仅靠意志力是不行的。
网瘾的成因是内心有未被满足的情感需要
心理咨询师认为,小戴戒掉网瘾是完全有可能的,前提是找到成瘾的根本原因。
虽然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孩子内心有未被满足的情感需要,或缺乏亲密关系,或缺乏安全感,或逃避内心深处的伤痛与困境。
经过与小戴的深入沟通,心理咨询师很快发现,小戴对父母有深深的怨恨。原来,小戴的父母也是成瘾者,只不过上瘾的不是网络游戏,而是麻将。
“他们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出去打牌。”小戴说,“平时凌晨1点左右回家,周末则经常玩通宵。或许是怕影响我学习吧,他们总是出去玩,很少带牌友回家。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早餐都是自己买包子吃,还要怯生生摇醒妈妈,让她在我的作业本上签字。”
“你是在报复父母陪伴你不够多吗?”
“我不报复任何人,只是不开心,而玩网络游戏能让我开心一阵子。就是这样。”小戴苦笑一下,自嘲道,“爸妈玩麻将上瘾,我玩网游上瘾,这才像一家人嘛,多般配啊!”
孩子有网瘾,家长先自省
无数案例表明,90%以上的网络游戏成瘾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比起依靠意志力硬扛,心理调整才是标本兼治的良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有网络依赖倾向的中小学生大多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缺乏娱乐活动,生活单调乏味;2.没有朋友和玩伴,假期常常一个人在网上打发时间;3.缺少家人陪伴,父母与孩子的亲子活动较少,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运动、做家务、玩游戏等;4.亲子沟通少,有心里话或者有烦恼无处诉说,只能憋在心里或者到网络上找网友倾诉;5.学习压力较大,对学习缺乏兴趣,感到不能胜任,经常有挫败感;6.对自己的某些方面不满意,如身材、相貌、朋友关系等,因此常感到自卑,缺少自我认同感;7.家庭教养方式比较专制或放任,家长要么对孩子管得过于严格苛刻,要么对孩子不管不问……
对照小戴的情况,至少符合前4项和第7项。说明他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生活存在严重问题。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他便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慰藉。
而游戏的经验值、虚拟奖励等奖赏机制,恰好填补了他心中的沟壑,让他在游戏中获得了价值感,因此深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就有了。
咨询师对小戴的父母提出以下三项要求:
第一,戒掉麻将瘾,给小戴做出好榜样。
无论小戴是否承认,他迷恋网络游戏,潜意识里有报复父母的意味:“让你们看看玩物丧志的后果!”所以,父母主动戒掉麻将瘾,既是向儿子道歉,也是给儿子树立榜样。
第二,用丰富多彩的线下生活抵抗网络游戏的诱惑。
小戴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生活贫乏,缺少亲子互动,改进之道便是父母回归家庭,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小戴沉浸其中,自然会对网瘾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三,多与小戴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满足其正当的需要。
小戴正处于青春期,加上学习压力大,他的心中一定有许多成长的困惑,这些困惑也是导致他网络成瘾的原因。父母要帮助他走出困惑,必须首先打开他的心扉,了解他的心理状态,然后对症下药。其实,只要有人聆听自己的倾诉,小戴心中的困惑就消除了大半。
小戴的父母接受了咨询师的建议,与小戴签署了一份共同戒瘾的协议书,约定相互监督,尽快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履行各自的工作和学习义务。
半年后,小戴成功戒除了网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小戴的父母也告别了麻将桌,专心研究厨艺,炒菜和烘焙水平已接近专业水准。
END
作者:晓林
编辑:陈彤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l/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