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危害不容忽视互联网给很多家庭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沉湎于网络游戏,耽误学习,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这就是民间俗称的“网瘾”问题,有青少年专家甚至认为,“网络成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公害。它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实不容忽视。张非和“张非现象”被媒体炒作得家喻户晓。张非四川广安岳池县的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特别善于学习,善于考试,所以他在第一次考高考的时候,就以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北川的那个小县城里面,非常引人注目,很多家长都羡慕这个家庭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做梦也没想到,一年之后他妈妈接到清华大学老师的电话,说:“你赶快到学校来,你的儿子长期泡在网吧里,不上课,几门功课不及格,学校决定要除名了,你快来学校把孩子领回家吧。”记者报道:“张非家基本上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他妈妈是一个半文盲,又高又胖,而且有糖尿病、高血压,一身的病。”听说儿子被清华大学除名了,人都快疯了,一路上跌跌撞撞,转几趟车到了北京,连清华大学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只好边走边问,到了这个时候,张非也不去接他的妈妈。他在干吗?还猫在网吧玩呢。这个孩子一进到大学里之后,他就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方向,一天到晚泡在清华附近的网吧里。这个孩子在清华待了一年,他没有去过天安门,没有上过街,甚至没有搞清楚清华大学有几个门。这一年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他基本都待在网吧里,干嘛?玩网络游戏。张非被领回老家后,经过大半年的复习,第二次参加高考,又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按说有了清华的经历,这个孩子应该吸取教训了,可是不是这样的,最后还是掉到“网瘾”的泥坑里去了。又过了一年之后,北京大学也宣布把这个孩子除名了。张非第三次参加高考,又达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可是北京大学坚决不要这个孩子,最后还是清华大学再次录取了张非。这么一个天分很高的孩子,为什么在清华、北大三起三落、三进三出?都是“网络游戏”惹的祸,这孩子有严重的“网瘾”,经常泡在网吧里打得晨昏颠倒、天昏地暗,有时候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饿了就泡碗方便面。他妈妈每次去接他的时候,都说这孩子“人都脱型了,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这个事情报道出来后,给全国很多家长一个巨大的震撼,大家都觉得“网络游戏”这个东西太厉害了,害死人!后来的进一步调查也表明,张非现象绝非一个偶然的孤案,有很多的孩子也陷入了这样的泥潭。类似张非这样的悲剧,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为什么网络游戏会让孩子们这么痴迷?痴迷到了不顾一切,甚至把学习和生活都忘记了?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投资人和负责游戏构架、设计的工程师以及负责编程的工程师之外,另外还有一拨人参与了网络游戏的策划和设计,这个神秘的群体就是心理学家。据说,每一部走红网络游戏,至少有6个心理学家参与了策划。心理学家干什么?研究人的欲望:这个游戏怎么勾得住儿童、少年,甚至成年人?人有哪些欲望?人的精神软肋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诱惑是儿童少年,甚至成年人无法抵挡的?这就是他们研究的方向,然后,根据这个研究,或投其所好,或乘虚而入,或循循善诱,或步步紧逼......人对名誉的追求,人对金钱的追求,人对被尊重、被承诺和被肯定的追求,人的双重性??人性兽性并存,还有人渴望摆脱法律约束的潜意识等等都成了这些“专家”设计网络游戏的重要依据。网络游戏抓住了什么东西?孩子为什么这么着迷这些东西?我们家长要想办法弄明白。比如说指挥千军万马去攻城掠池,最后把这个城市打下来了,我就是万众拥戴的大将军,这种名誉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得到的,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要说是一个小孩,即使真正意义上的将军也难有机会指挥千军万马、建功立业,但是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就能实现这个梦想。还有就是金钱,虚拟世界虽然不能直接赚到现钞,但是每攻下一关后获得的奖励,包括五花八门的装备,这些东西也是有价值的,拿到现实世界里也是可以变现的。还有就是万众欢呼般的尊重,你如果过了很多关,你的积分最高,你在这些网络游戏圈子里面大家是很服你的,你就会因此赢得大家的尊重。另外就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杀人”。大家知道药家鑫把别人杀了,那是要判死刑的,但是在虚拟世界里玩杀人的游戏,杀人如麻,杀人是不犯法,不负责任的。为什么这些东西会非常吸引住孩子,甚至成年人?确实心理学家介入进来,把人潜伏的很多需求都激活了,释放出来了,它先把人的欲望调动起来,然后再一步一步牵引着你往前走,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实现的欲望,在虚拟世界比较轻易地能得到。所以,不仅是儿童、少年,甚至那些自控能力很差的成年人,一旦陷进去就很难走出来了。
湖南省酒瘾网瘾防治中心
科室-
科室主任:周旭辉主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wyzz/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