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是人类的贪欲在网络环境里快速现行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等)大学生80﹪都是因为网络成瘾,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

另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其中,云南网瘾严重程度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

想一下,全国这么多人,网终成瘾的问题观察下是这样的结论。所以,我们作为初学者,闻思修不够,福报也有限,要靠自力了脱生死,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时候再去接触这些东西的话,那确实一辈子当中造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罪业。在那个时候再发愿“下辈子不要成这样的人了”,“这样下去,下辈子还不如成一个旁生”,旁生不会用网络造业。从因果的学处上面来观察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

网瘾的三个特征

1、总是想着去上网。

2、每当互联网的线路被掐断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

如果自己的相续当中已经有这样的状况的话,我估计你回家都不踏实,天天都想跑到工作室,或者天天想在网吧里面度日子,这样会出大问题。所以,首先要了解这些,必须要看到危险性所在。这些问题确实要注意,否则你一旦进入那样的状态,网络成瘾,那就非常可怜了。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讲就会明白。

事例:

网瘾少年离奇跳楼

天津有个13岁的男孩张潇艺,去年12月27号,在到网吧上网36小时(也就是一天一夜,再加上一个大白天的时间)后,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的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那些英雄朋友。

张潇艺死后,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从他写的笔记中能看到,他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了,甚至跳楼也和游戏笔记中的情节惊人地相似。

有关人士评论说:中国的网游产业存在严重的产业道德问题。沉溺网游并不完全是由于个人意志力薄弱,而和网游产业的销售模式直接相关。网游产业的经营之道,是一种制造沉溺机制,以沉溺心理作为经营动力的模式。在利润的驱动下,网络游戏产业界从游戏的设计与运营,到相关产业链条上都迎合了玩家的沉溺心理,比如内容上以暴力吸引青少年,推销时采取美女代言人或者美女玩家的方式吸引眼球。

广州某个中学有位秦老师,今年7月,因为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玩游戏,60多岁的老母亲在一旁唉声叹气。

秦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下载了一个“四国在战”的棋类游戏,一玩就上了瘾,常常整晚整晚地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至于好几次都把上课的事忘了!

被开除之后,他这几个月也没有去找工作,他说:“要过足游戏瘾,然后就戒掉,再找一份工作好好干。”

记者问他还要多久才能过足瘾,他想了想说:“不知道。”过后,他叹了口气:“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的想永远活在网络里。”

凡是痴迷网络的人,就好像吃了鸦片一样,每天都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在网上度过,否则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定。由于过分地迷恋和依赖网络,他们往往变得孤独而不合群,不想寻找职业,个人财政濒临破产,有这些危险性。比如,那个地方有很危险的悬崖,你说“我要去跳跳悬崖,再看看有没有危险性”,这是愚人的行为,有智慧的人首先观察,如果有危险就不去了,不去跳悬崖了。同样的道理,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些,不然的话,现在年轻人的脑子里真正得到上师三宝加持的机会很少,好像天天魔在作加持一样,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这个脑子状态是非常不好的,确实容易成为网络成瘾症的身份。

所谓网络成瘾症,以我们佛法的眼光来讲,这就是人类的贪欲在网络环境里快速现行、快速膨胀,当烦恼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像弹簧拉得过开,再也收不回来一样。

网络毒害人的一个因素是它能让人无限地放纵欲望,这种没有限制地让烦恼现行,可以让人完全偏离轨道,最终把人缠死在网上。所谓的魔,就是能害法身慧命者,其中一种最毒的手段,就是把你的贪欲挑起来,让它一直不停地现行、不停地增长,这就是从内心这个最根本的层面毁坏人类。一般我们能理解肉体方面的残害,比如让一个人在烈日下不停地往前奔跑,一直到累死为止。这样的事,谁见了都觉得残忍。对于内心世界的事,我们没有很好地观察,其实后者远远超过前者的危害,为什么呢?因为它让你的烦恼不断地现行,最终不只是毁灭一世的人身,而且以猛利、炽盛的烦恼会在无数劫当中沦落三恶趣。

比如二十年前,一个县城里面只有几家电影院,每天只演一场,而且三天换一个片子。虽然很多人爱讲电影,这个贪爱也是烦恼,但是因为选择的范围小,生贪的次数只有几次,所以还不会严重障碍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会对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网络上,单单是电影这一项,影片的数量超过了上万部,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什么国产片、外国片、喜剧片、爱情片、武打片……你想看什么都能满足你的欲望。这样就可以从早到晚没日没夜尽情地看,一个欲界的烦恼众生正知正念那么微弱,一旦进入这个高危地带之后,就会像饿虎扑食一样,让贪欲无节制地膨胀。这真是一种悲哀、残忍的事。好像魔王这样在说:你不是有贪欲吗?我让你贪,一直让你贪到消尽福德和智慧为止。本来连动一念烦恼都是损阴德、消福报、伤身体的事,何况是千千万万次地起心动念,到没有力量起心动念的时候,一个人也差不多就要被扔到三恶趣的万丈深渊里去了。这其实比把一个人五马分尸还残酷,它能分解你的内心。一旦内心被分裂之后,会在千千万万劫当中得不到暇满人身。

16岁少年患严重网络成瘾综合症,自甘沦陷网游

有一位林先生对记者讲到他的孩子上网成瘾的事情,他说:“已经有两年了,我们骂过也打过,退了学去看医生、吃药,可他这个病一点起色都没有。现在,他一上网就没日没夜,没人关心就不吃不喝,一旦离开网络就精神萎靡、脾气暴躁,还伴有一些强迫症的症状。”林先生告诉记者,16岁的儿子浩浩(化名)肯定是得了“网络成瘾综合症”,两年来家人遍寻药方,却没有任何结果。

对于父母的着急,浩浩却表现出了另一种态度。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上网成瘾,是父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导致他无所事事,最终只能上网消遣。他的症状是除了睡觉就是玩电脑。

林先生家住中山公园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浩浩母亲把记者领进浩浩的卧室,记者吃了一惊:雪白的墙壁被锐器刮得斑斑驳驳,锐器被强大的外力深深地按到墙壁中,刻下了很多像文字那样的图形;母亲揭开床板上包裹的花布,在床板上,整个人造革的外表被划开,半块人造革不知去向,留下了黄色的海绵内胆。在母亲的指点下,记者在其它的角落内也看到了类似的破坏痕迹。母亲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为了帮浩浩戒断网瘾时,浩浩大发脾气时留下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浩浩的书房,电脑里面正运行着一个飞行战争的游戏。在电脑椅上,记者发现了一条黄色的被褥,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节省下穿衣的时间来上网,他平时都是打赤膊睡觉,醒来就裹上被子后,直接坐到了电脑前。”

林先生谈起儿子成瘾的过程,他一张嘴就先叹气:“初中在学校住读的时候,他翻墙上网吧,为了让他回到家中,我们在家里安了宽带。刚开始时,他一天最多玩10个小时,可是现在只要还能保持清醒,他就一定要坐在电脑前,一上就起码一天一夜。”

由于孩子没日没夜地上网,林先生夫妇俩每天都要将茶水、饭菜端到孩子的书桌前,否则孩子就能一天一夜滴水不沾、粒米不进。母亲说,一旦离开了电脑,浩浩就会无意识地嘴里念念有词,如果这时和他讲什么话,他都置若罔闻,直到半个小时念完后,他突然抬起头询问:“你刚刚问了什么。”

在互联网普及的中国,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还带来越来越多的“网络瘾君子”。比如,合肥工业大学有个徐小辉,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饭可以不吃,但网不能不上;一天不玩就心里痒,像丢了魂似的。

徐小辉在虚拟的世界里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快慰和满足;但在现实的世界中成绩却一路下滑,到上学期末,已经有7门功课“红灯高悬”,拖欠学分高达21分,差四分,就要降级。

他说:“玩多了也会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因为家里是农村的,为了我上学还借了两万多元债务。可是越是自责越想逃避,越愿意躲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忘记烦心的事情。”徐小辉觉得网络就像精神鸦片,一旦上瘾想戒除非常困难。

我们想一下,一般的凡夫初学者,自己也非常了解自己的身份,是圣者还是凡夫,凡夫当中是大乘资粮道的菩萨还是加行道的菩萨,或者是一地菩萨或者是八地菩萨,或者是马上成佛的一个修行人,或者是真正一个高僧大德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显现很多游戏来利益众生,是哪样的?自己知道哪一种都不是。所以肯定不能做这些,一旦心相续当中有了网络成瘾的过失,这辈子要做一个不错的修行人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您在修行的路上有好的感悟,请投稿给我们,投稿邮箱:

qq.







































防治白癜风
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1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