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01区块链
作者|孙翼
讲话后,区块链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在这个过程中,造链成本高、底层平台异构、数据无法交互、应用推广难等问题都阻碍着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BSN正是一个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年12月开始内测,到年4月正式商用,再到如今已建成个节点并大规模应用,BSN正在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应用联盟。
本文将从BSN基本情况、主要机制、发展历程、未来展望四个角度进行梳理研究,力图较为全面地阐释BSN的运行机制、运营生态、发展前景。
一、BSN:区块链的“新基建”
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的范围,基于区块链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区块链的应用发展并不充分,一方面,产业界对于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产业界普遍存在三个问题:对于小规模开发者而言,如果想在核心技术中产生突破,学习成本较高,开发周期较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用部署成本高,服务器资源和云服务费用较高;对于已有应用来说,不同底层的应用之间架构不同,数据难以打通。
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ServiceNetwork,以下称为BSN)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BSN是一个跨云服务、跨门户、跨底层框架,是基于联盟链技术并用于部署和运行区块链应用的全球性公共基础设施网络。
BSN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致力于解决造链成本高、底层平台异构、数据无法交互、应用推广困难的问题,利用云服务基础设施的优势,以互联网理念为开发者提供公共区块链资源环境,极大降低区块链应用的开发、部署、运维、互通和监管成本,从而使区块链技术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
就BSN和现有区块链平台的区别,红枣科技CPO刘国栋给出了十分生动的解释:单一结构的区块链平台和BSN,就像是“打井”和“自来水管网”的区别。同样是可以喝水(搭建区块链应用),但打井模式成本高昂、费时费力、彼此不互通,而自来水管网模式,成本低廉、易用方便。
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则用“1基1核6跨7性”概括了其顶层设计的特点:1基——以联盟链架构为基础;1核——以支撑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为核心;6跨——跨云服务、跨门户、跨底层架构、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7性——开放性、公用性、扩展性、开源性、多门户性、低成本性和自主性。
表1:BSN与区块链云服务对比
来源:BSN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1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