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经履行法定程序,于年6月6日向四家企业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5G商用牌照发放意味着5G商用正式启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负责人表示已做好商用准备。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网络的应用还有一个过程,现在我们分不同的重点城市、重点区域,比如说高密度的用户、高流量的市场会优先把网络建好,所以应该是叫分层分批分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城市来逐步推出5G的商用应用。
刘桂清告诉记者,为更好发挥5G低延时、大连接的先进特性,中国电信选择5G独立组网的建设目标。目前已在全国17个城市完成了5G的技术验证测试和相关应用的开发。5G商用初期,会把网络建设延伸到全国40多个重点城市。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我们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在40个城市进行建设。现在商用牌照拿到以后,我们将加快5G建设的进程。用户不需要换号,也不需要换SIM卡,就能够使用5G的服务。
李正茂表示,为推动5G发展,中国移动创建的全球化的5G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在全球设立22个开放实验室,超过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加入了这个中心。此外,中国移动还通过总规模亿的5G产业发展基金推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和其他行业融通发展,打造更完善的5G生态体系。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明:目前5G终端的价格是在一万块钱左右,从中国联通的角度也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会有0块钱左右的5G终端出现,明年的下半年会有一两千元的5G终端出现,让老百姓能够在价格合适的过程当中去体验5G网络。
据了解,中国联通今年4月就推出了六个品牌的十几款5G终端,推出5G终端品类居全球之首。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雄安7个城市,开展招募5G友好体验用户活动。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这次的工信部给中国广电颁发5G牌照,实际上这个牌照是颁发给全国有线电视行业和全国广电行业的。全国广电行业将利用这次契机建设一个高起点的现代传播网络。这个网络跟其他三个运营机构还有所差别,我们5G的网络将是汇集广播电视、现代通信和物联网服务的一个高起点高技术的5G网络,使我们广大的用户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现代超高清电视现代物联网带来的智慧广电服务,甚至是社会化的智慧城市服务,能够使中国的技术产业服务助推5G全面引领的态势。
其实5G的应用离我们并不遥远,从去年开始,国家就确定了首批5G网络试点城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大试点城市都在加紧铺设5G通讯网络基站、推进5G试商用,在超高清视频、交通、医疗等领域密集发布了一批5G新应用,一些市民已经提前体验到了5G带来的新生活。
这是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一场庙会,有了5G网络,市民们不用去现场在网上就能看度全景超高清直播,想看哪个角落哪个表演自己就能选择,还可以进行实景互动。而在湖北武汉,今年的樱花季有近千名游客首次通过5G信号欣赏了武汉大学的4K樱花直播。
游客:5G画质更加流畅,看画面更加身临其境,就像看现场一样。
目前,4G虽然号称能提供M峰值速率,但实际使用中往往只有8M到60M。而观看4K超高清视频需要网速在40M到60M之间,8K视频则至少要百兆以上。但是,5G网络个人上网最低速率就是M。
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秘书长温晓君:至少在试商用阶段,超高清视频是5G可能是最先能得到落地的一个应用,而且也能最先让运营商得到这种基站网络建设的投资回报。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在今年的春晚上实现了中国首次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5G新媒体平台也成功实现4K超高清视频集成制作,并在今年的两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个重大报道中投入使用。
除了超高清视频领域,在各个试点城市,5G已在多领域落地应用。在上海的虹桥火车站,今年初5G技术已应用在安防安检和高清视频通话上。在北京和海南,不久前刚刚完成了一场跨越0公里的手术,这是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在杭州的无人酒店,刷脸办入住,喊句话就能控制房间的温度和窗帘,各种5G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身边。
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布局5G产业链,培育5G产业集群,5G的全面商用将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助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广州黄埔区的路公交车,几天前刚刚实现了全线路、全运营时段的5G信号覆盖。乘客在车上可以体验“5G网上冲浪”,后台能实时采集到司机的驾驶状况、客流、乘客人脸识别等信息,为应急调度提供保障。
广州路短线公交车车长谭志雄:我们带上这个手环,公司后台就能看到我们的身体状况,比如血压高、疲劳驾驶、心跳不正常……
在一些路段,政府还推出了一批5G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市民出行。智能公交、自动驾驶这些车联网的概念在很多展会上已经不是新鲜词儿了,但在4G时代因为网络延时长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推广运用,只有5G能满足需求。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到年,我国车联网行业中5G相关投入约达亿元。在5G推动下,车联网应用将催生出巨大市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在无人驾驶这样一个产业里面,不仅仅是汽车,所有能够动起来的,都可以无人驾驶,那么这个能带动经济的作用是非常大的。5G它的技术本身来说,它是信息技术,它对所有的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具有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
不仅是交通,5G商用将在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各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到年,中国有望培育出拥有4.3亿用户的5G市场,预计-年期间,中国5G商用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直接创造超过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它会产生新的产品新的业态,产生新的产业形态,产生新的职业新的岗位。那么这是对我们要素组合、对资本汇集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5G技术的到来意味着数字社会的更加走向成熟。
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国的5G无论是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是在启动商用以及未来发展上,都在推动各国企业通力合作、互利共赢。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首先5G是没有国界的,就是全球包括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厂商,还有其他好些厂商,大家一起制定这个5G标准,这是大家共同的产物。在这种条件下各个环节实际上都有很多国家的企业参与。
在5G研究和推进中,我国一直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技术试验阶段,诺基亚、爱立信、高通、英特尔等多家国外企业已深度参与。
诺基亚首席技术官常疆:诺基亚从一开始就全面参与了由工信部和三家运营商领导的5G的技术验证和实验。我们现在同中国运营商和行业伙伴,已经共同打造了超过40个的行业应用,行业应用案例。
而在世界通信行业有着百年历史的爱立信,参与了我国从1G也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一直到当前的5G建设,仅在中国的研发工程师队伍就有五千多人。
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随着5G的到来,爱立信会继续受益于中国的市场规模,受益于市场发展。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成为中国5G创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也愿意贡献爱立信在全球在5G先行先试中积累的经验。
5G商用启动后,未来我国也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国外企业积极参与中国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共谋5G发展和创新,共同分享中国5G的发展成果。
曾剑秋:将来5G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也还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相互之间能够协作的这样一个生态链,那么它真正能够使5G发展起来,真正能够造福于人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1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