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道人的十大危机二

中国传道人的十大危机(二)

六、缺少支援

传道人在侍奉中不经意间就装了很多信徒的苦水,他们倾听或排忧,但往往自己的软弱却无法排解。他们可以倾听信徒的牢骚,往往自己也满腹苦水却无法排泄。于是,大多数传道人会选择以侍奉去遮盖既有的孤独和心灵的空虚。继续受伤,又继续以侍奉遮盖创伤。于是乎,侍奉变成了传道人寻求疗伤、逃避现实的偶像。我以为这常常是传道人的侍奉综合症。他们侍奉是为了证明自己、逃避现实,布道是为了在现实世界之外,描绘一个渴望的自我。但他们自己并不一定真正经历到了侍奉的甘甜和他们布道中宣告的自由。这种活在虚幻和现实困境中的挣扎又加深了传道人孤立无援的心灵鸿沟。

孤独,缺少精神支撑可能是大陆传道人的共性。传道人缺少朋友,特别是可以倾诉的朋友。也许传道人的职分注定了其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无法从人那里寻得心灵的支持。但传道人可以不让苦水在心中过夜,不让伤害在心灵留痕。每天他可以向上帝倾诉所有心灵的感受,让上帝成为他的倾听者和辅导者。就像常见的心理辅导与治疗一样,倾诉而聆听,让人在倾诉中清晰自己的思路,看清自己的问题,感受关爱与尊重。所不同的是,传道人可以以上帝为自己倾听的对象,让他为自己疗伤。我们读诗篇,常常看到诗篇中诗人完全以人性人的身份所做的阐述。我相信,诗人阐述的过程,正是他们作为领袖和侍奉者寻求上帝和疗伤的过程。传道人回归人性的实在,我们需要一些没有脱离社会处境而又灵性成熟的朋友,可以一起享受闲暇和寻求灵性的支持,让上帝成为我们的终极支援。或许,传道人的心灵孤独是可以回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七、装备不足,难以面对日益复杂的教会需要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和教会发展,传道人在神学院所接受的科班式的装备已经不足以应付现实的需要。教会留给传道人可以继续有效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农村教会,由于交通的闭塞,教会信息流通的渠道不畅,给传道人带去新鲜信息的机会和资源更加匮乏。装备不足便去面对一个形如战场的侍奉环境,传道人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们生活在过去的观念里,难以适应后现代社会思潮与教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我们所接受的神学观念还没有理清头绪,新的思潮便又接踵而至。面对传统与现代,福音派信仰传统与灵恩运动等现代教会思潮的冲突与冲击,我们显得莫衷一是。

很明显,传统神学教育的旧皮袋已经不能盛载后现代的烈酒。太过脱离现实的神学教育消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却无法在错综复杂的后现代人生世事中给我们指明可行性的方法或出路。我们需要一套更具有社会针对性的神学教育系统,可以学以致用,而不是在象牙塔里冥思苦想。这些年灵恩运动之所以一时兴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灵恩运动在尝试解决人的问题,而传统的神学教育却忽略了神学教育的根本,不仅是知道一个个神学理念和思潮之变迁,更是要解决人的问题。

八、神学立场混乱,莫衷一是

我们自称是后宗派时期的教会。我们确实没有宗派包袱,但并非没有神学立场和教会体制系统的需要。面对教会生活,我们需要一个神学、传统和人性的理论来解释教会的行为,同时对教会的管理,我们也需要一个有依据基础的支撑点。也许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教会体制没有传统依据,我们的教会生活没有神学依据,我们的教会便会用领袖习惯和功利主义来决定教会的组织方式及伦理立场。

我们拒绝宗派,但不能没有一套合乎圣经真理和适应中国文化的神学立场,并由此建立的有圣经根据的教会体制。我们不能千篇一律,但也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神学依据。由于我们缺少完善的教义体系,就难免任由个人权威发展出一套教会的习惯,而这些有时代背景(甚至是有时代合理性的决策),却不一定有圣经基础的习惯就渐渐形成了我们的教会传统,从而成了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进而,教会便以捍卫真理的神圣心态捍卫一个没有神学根据的观念。此种现象在我们的教会比比皆是,有些已经被我们诟病,有些我们习以为常,有些我们还正在形成一个将来会阻碍教会发展的新习惯。

没有宗派背景,有时候更意味着没有神学传统,意味着我们的传道人在做教会决策时,没有可以参照的神学蓝本,遇到一位优秀的传道人,或许能独树一帜,发展出新的教会文化。反之,教会领袖就成了教会发展最大的阻力。

没有宗派背景,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的神学,相反,我们会有五花八门的神学思想,反而更让人莫衷一是。

九、渐渐冷淡麻木,侍奉成了心理强迫或者糊口方式

传道人长久的危机得不到解决,便会习惯而变得麻木。没了热情,没了动力,没了追求,没了信心,没了梦想,没了创造力。对信徒的困境变得漠视,把侍奉变成习惯,或者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要么狂热于侍奉,以逃避他需要面对的环境,侍奉就成了侍奉者的偶像,或者不得不侍奉的心理强迫。要么把信仰生活变成了一套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变成应付差事的糊口的方式,把神圣侍奉视为平常。

一个人情绪的波动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而冷淡。正如圣经所说:“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不冷不热就是一种失去信心、热忱和盼望的麻木状态,对待生活和侍奉无所谓的态度。处境的艰难只是传道人外在的考验,它可以使人刚强,也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而冷淡和麻木则是在处境中失败后的内在顽疾,它比一切外在环境的危机加起来都可怕。麻木的人已经对上帝失去了信心,对人也失去了信任,他以挑剔的怀疑审判上帝的美意和他人的动机,侍奉就变成了满足自己私欲的途径。对传道人而言,不信接近于邪恶。他不容易被感动,也很难再建立信心。

十、现代社交工具有让传道人失去了灵交能力的诱惑

有传道人抱怨,停电了,断网了就没法预备讲章了。本来,信息时代的发展给了传道人更多学习的机会和传福音的途径,但网络如果使用不当便会成为传道人的捆绑,产生网络依赖症,反而失去了学习的能力。甚至让传道人一样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色情。在笔者参与的针对男士事工中,很多传道人坦诚一度沉迷于游戏和网络色情等。

网络很容易让人上瘾,也很容易让人沉迷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或者半虚拟社交,而失去真正的沟通能力。同时,新媒体、电子产品代替了该有的祈祷和灵修生活。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让现代传道人失去了那直接自上帝领受活水的能力。

网瘾被称为继赌瘾和毒瘾之后最可怕的社会性疾病,而且它比前两者更加难以根治。

现代社交工具让传道人逐渐失去了灵交能力,我们积累了一辈子都看不完的网络资料,但我们不一定曾经善用过;以前我们抓到一本书便如饥似渴,现在我们天天搜集资料,但却失去了欣赏的能力;以前我们跪下来寻求圣经的亮光,现在我们用Google搜索灵感;以前我们里面有不竭的灵感,而今,我们需要在网络的世界里才能找到一点陈腔滥调的正确废话,或者似是而非的真实谎言……

网瘾如同喝盐水,我们越喝越渴,越渴越喝!

套用狄更斯的那句名言: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今天我们的传道人也正生活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却迷失信念的时代。我们有最好的环境,也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有最多的资源可供分享,也有最多的诱惑让你蠢蠢欲动。

身处危机,我们需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需要重建合乎圣经立场的体制,以建立传道人的制约与保障系统;需要与神与人与己建立亲密的关系,可以分享与分担;需要有一个人性人的正常生活,保障身体的康健和精神的满足。记住,我们是人,人性人,传道人!

(摘自作者的博客)

三一国际礼拜堂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5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