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喜欢玩游戏,就会被说成是宅男(女)。而且小时候,有一个更好玩的词叫做“网瘾少年”,报纸上动不动就看到少年网瘾成性,在网吧连续多少天不眠不夜最后暴毙的故事。
而最近一款游戏刷爆了社交网络,分分钟有几亿用户的人拿起手机玩耍的,《宠物小精灵go》(你们肯定要觉得七门儿太过时了,所以今天小精灵不是我们的主角)。而且它的游戏设定很简单,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必须上街在真实的场景与地点抓小精灵。
然后,一时间它就上了全世界各个地方的社会新闻
当然中国不能玩也成了社会新闻
如果还不知道这个游戏的,可以看看它在“超级碗”的超燃广告。
游戏不只是游戏,其实这种赶着你出门的游戏互动模式很早就诞生了,这次宠物小精灵go的爆红,不仅仅让这种“新鲜”的方式传播开来,更是让很多研发游戏互动的人增加了更多信心。
所以,不知道这些奇葩的游戏互动方式,真的不能以偏概全的说喜欢游戏的人就是死宅。
1.远距离的舌吻,真会玩
而且,有时候你看着特别丑的宅男,可能同时在和十几个女生交往(现在好像都在拿有没有对象作为判定成不成功的标准了)。这个故事要从几年前的一个宅男的发明说起,激吻模拟器,它可以远距离舌吻。
真正想走出去的人,才会想到这样的方式,才会想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2.竟然有可以锻炼肺活量的游戏
《宠物小精灵》之前任天堂还有一个能练习肺活量的游戏:《塞尔达传说》。它搭载与任天堂的游戏机平台,并且已经成为超级玛丽、宠物小精灵并驾齐驱的IP。
曾经在大学的走廊里总能听到七门儿鬼嚎,因为这个游戏里边有一个设定要吹笛子,我真的要对着一个机器吹气。为了能保持完整吹出一首曲子,就需要保持完整不间断的吹气。
有的游戏设定,比如比较有名的《逆转裁判》模拟法庭,你作为情绪激动的律师,动不动就要对着机器大吼一句:“我反对!”
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太常见了,而对着屏幕跳舞也是很早就有的,但是很傻。相信小时候家里都可能有这个跳舞毯子。
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感应的方式,不用再用按键接触。技术的进步是游戏互动形式流行的基础。
这时候肯定要有人反对说,那为什么不去玩真实的?
因为真实世界里谁都能带给你真实,但是虚拟带来的是心理(不想说是灵魂)的享受。
3.游戏的互动性不一定是外在的
曾经玩过一个横版的2D游戏,就像flash一样。特别喜欢,叫做《勇敢的心》,其实是它让你给我明白游戏的意义。
当时游戏里有一个剧情让我感受颇深。
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他是医生,因为战争被德军俘虏,然后他在治疗德军的同时,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法国。然后在长途跋涉回到自己国家,却因为被误解成为间谍而走向刑场。
走向刑场的时候,我只需要按键盘的右键,但是那时候我觉得我摁得特别沉重、用力。
这就是游戏带给我互动的感觉。
不需要多么接近真实,但感受又很真实。
而且能让你沉浸到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比如,钓鱼、游泳,而每个不同的游戏里又有不同的互动方式。
很高兴能在游戏里学习,所以管控网瘾少年,是不是可以不单纯控制他的瘾,而是为他选择好的游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