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下面背景音乐
有缘的您会收获惊喜
本系列为“类小说”
凰原创
虚无缥缈的假语村言
切勿对号入座
凰
第十三章
史诗
头图合成:凰
造物主是存在的。造物主是一个概念,是对一种存在状态的称呼和描述。就像父亲、母亲一类的对能量延续上一级的描述。
造物主的定义,是创造某种受造之物的存在。造物主有很多种,也有很多层级。空意识往上就不说了。“空”中生“有”,“空”在这里成为第一源头,“有”生“混沌”,“混沌”生“一的意识”,“一”生镜像双存在,类似大宇宙的“无限呼吸”,这个呼吸就是“∞”,也是最早的沙漏。在这里,分开两个源头,互为镜像。之一源头,生合一与发散能量,相互制约与连接,在宇宙“放”的趋势下,“发散”成为主导,“合一”为制约的辅助,避免宇宙过度膨胀而导致崩解(我们管“合一”的属性叫做“爱”的能量)。这样呼吸循环往复。
大宇宙朝着无数的可能性开始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固化(也叫物质化),当然这也属于呼吸的一部分,因为固化的状态总会再回到以太状态。物质化的状态,开始了不同振动频率的产生,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不同维度。最高维度的意识也伴随着呼吸而分散与合一。分散的总体意识,构成了不同格段的意识,每个意识都有独到的品质,这些意识再分化,一直到分化成我们现在人类的个体人格意识。当然,呼吸,就最终会造成分体意识的合一性,也就是“一的意识”,但之后,依然会在呼吸的另一个界域重新镜像分散。
在意识沉降的过程中,在大我分散的过程中,分离出了很多的人格,这些人格附着在不同的承载工具上,我们最早称其为宇宙“种族”。您瞧,所有承载意识的载体并非种族的真实意义,而是载体承载的不同品质的意识品格(人格)。
在这样的环境下,意识创造了非常多种的载体形式,那时候并没有什么人的概念,因此很多的高维度存有都是以不同形状或状态存在的,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球形。球形存有,在维度链中,属于较高的维度。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古老的图腾,其实,在某种角度,这种图腾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的生命状态。它会以自己生命体存在的方式存在,当然这种方式未必是人类认为的生命必须存在的方式,比如呼吸或吸收营养,这种存在状态有自己的内在闭路循环系统,不再需要外部的能量供给。宇宙之初的神圣几何,也是一种原初“生命”,超越人类理解与定义的灵动存在方式。
这样的高维度存有,会随着大宇宙的呼吸,开始分散自己的意识,他们在某个点上,作为本尊或高我,再分离扩散自己的意识,而作为被分离出去的自己的意识,就是球形存有的造物,而球形存有扮演的,就是这一级的造物主。这一级的造物主,是纯以太状的。
当然,也有固态的球形生命体,比如星球。这样的生命体也是由更高维度的存有创造的。
分离出来的低一级存有,也是以太构成,这样的意识在大宇宙分离演化中,与遇到不同级别的生命存在,比如遇到低维度星球,往往这种情况以太存有是无法行使能力的,因此必须有一种介于以太和物质化的中间桥梁载体被造出,来承载以太的意识。结果也分离了很多种造物方式,有从开始就在星球上播种原始单细胞载体的,有直接造出各种复杂体,放到星球上看是否可以适应的,然后再改进,也有两者兼有的。当然,最后,是两者兼有的胜出。在不同维度的星球上,以这样的受造物居多,且适应性较高。
总意识扩散,所创造出的不同造物版本间,也存在着彼此融合交集,这就是原始的性的产生(包括40亿年后银河系与仙女星系的大碰撞大融合也属于星系的交合)。不同能量不同属性的存在交集,从而产生了很多交叉品质的意识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所谓的人形存有,只占宇宙的非常非常小的比率。
刚才提到“族”,也就是“族类”,不是我们人类理解的民族,但民族确实是“族类”意识的延伸扩散与分裂导致的。族类是源头意识沉降过程中的不同脉络系统或属性相近的群体总和。所以,只要存在着意识下落,族类就会越来越多,不同的品性以及分歧也会越来越多。
既然是意识的扩散,就算再小的意识,也拥有源头意识的片段,在扩散过程中,都会自动选择复制自己或比自己简易的分体人格版本。这是本能与天性。这是创造循环意识载体的必须方法---生殖繁衍。载体的创造也必须符合宇宙的大呼吸规律,没有无限的寿命,都符合或长或短的宇宙振动规律。
复制自己是天性,那么模仿造物主也是天性,因为造物主是自己的上一级高我,是自己的上一级高意识格段的缘起。
古老的造物主创造了很多不同属性与外观的存有,这些存有具有高度的灵性,并发展成不同的璀璨文明。这些文明又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造物。这些各异的处于高度发达文明的存有,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如今的人类,他们应该属于我们认知中“神族”的范畴。
亚特兰蒂斯是一次地球文明史上的耀眼的明星。它的文明也让普通的人类视之为“神”,历史何其相似,亚特兰蒂斯以高超的基因技术,创造了不同的物种,但创造的时候,却没有父母种族的智慧,使得不同外形的受造物很多依然藏匿在地球的角落,恐惧与躲闪着与人类的交流,而这些素材在电视剧《X档案》中,很多被当地人传成是魔鬼一样的生物。瞧,人类的父母各异,人类的孩子也各异,我们在千百万亿年的轮回中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只是,越来越背离了初衷,失去了真实的华光。
大宇宙呼吸,是波动的,有波动规律的。这个规律,在人类有限的理解中,我们尽量描绘成正弦曲线。这曲线,是人类能理解的最接近于道的规律。
在受造物模仿造物者的创造过程中,受造物逐渐由精细变得粗糙,打个比方就像我们造一个棒球棍,而大猩猩模仿却只能粗略做成砍掉枝叶的棍子。包括造物者在最初协助受造物所使用的方法,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无法理解的受造物崇拜成迷信与宗教一样。
一代代受造物,在模仿上一级造物者的时候,都在创造自己的造物,并且在这样的造物面前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人类也不例外。由大宇宙意识沉降到地球上只开启10%大脑和两对DNA的人类,很多精细的品质已经休眠,我们也称之为被封印。那么在这样交杂而又粗重的氛围中的人类,又继续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造物主的行为。转基因或者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都是人类在造物方面的尝试。
是这样的,越背离最初源头的受造物,越粗糙,能量线更失去原初的真实性。所以对于饮食来说,我们为了延缓食物发霉腐败加入添加剂与防腐剂,这已经使食物背离了原始的状态,煮炖相对损失小些,但煎炒烹炸高热加工可能损失就多些,而加入添加剂防腐剂的成品食品则损失了更多本真的能量。转基因损失的更多,甚至人为改动。而杂交,仅仅是原初属性分体的不同方式的再融合,并不破坏原始属性。但本源属性的逐渐偏离扭曲失真,这在意识沉降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
转基因是人类模仿造物主时所造物之一,人工智能也是。在音频信号方面,有一种叫模拟信号,有一种叫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更接近真实,通过硬件手段尽量还原原始的声源。而数字信号,是在声音的振动波形上进行模拟,尽可能矩阵化颗粒化像素化,但最小单元是波块,而非圆润的真实波形。但这属于失真。不仅仅人工智能属于失真,电脑的二进制系统所构造的系统,也无疑是失真的数字信号构成的。有人说电脑是通过太极演化来的,也对也不对,确实原型是太极,但是是已经完全量化的数字模式。
凡量化的方式,都开始背离最初宇宙的原始设计,都属于“失真”。但“失真”既然存在,一定有存在的道理---存在于大宇宙的呼吸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失真也是属于这个整体宇宙,只不过是原初意识的扭曲。但随着宇宙呼吸的进行,扭曲会回复到受造初始状态,然后统一进入合一零点意识,再进入下一个镜像呼吸的宇宙大环节。
谁能回答呢?白细胞杀死侵入我们体内的病菌,云雀养着杜鹃偷偷在自己窝里下的蛋,等蛋破壳了,小杜鹃将小云雀全都拱下了巢穴,而杜鹃却因为吃了对人类庄稼有害的昆虫,而被人类成为益鸟。杀与养,哪个更好呢?最接近杀与养的,是古今中外都在用的器物,剑。转基因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我们对于粮食需求的疮口,但某些通过改造基因的作物,对昆虫的灭绝、对杂草的灭绝、对老鼠的灭绝、以及它隐含着还未显化的某些特质,让我们地球上的共生大循环生态系统产生了裂痕。当然,它不是产生断裂的初始,也不是最终,但却是催化。
这个断裂也许是立之前的破,大立必有大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时代。但谁也不知道这个破的规模和级别是什么。因为基因隐含着“道”,“道”是宇宙蕴含的规律,所有DNA的存在,都是符合宇宙运行的大规律的,这是靠千万亿年的磨合而锻造出来的。而人类凭借不到年的生命,去决定干涉道的运作,我有理由相信,这其中一定有些更深的缘由在运作。
生命的原始波形,是匀称顺畅有韵律的,而转变成机器上运行程序的波形,就是被数字化的失真波形,失真波形对自然改动最大,也离自然最远。所有的电脑、手机、电子琴等电气设备,都是数字波形。这个宇宙就是有匀称与失真构成的平衡中螺旋演进的。但这会有一个周期,双力在跳舞蹈,在宇宙大呼吸中,由和谐引发了不和谐,再由不和谐回归到和谐,这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万物,万法归一。
在生活中,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转基因,但我选择不吃,我选择支持喜欢吃转基因食物的人天天吃。
摇滚乐所创造的波形,是失真度最大的波形,所造成的能量场,是释放、发泄、破坏、崩溃、愤怒、狂吼的毁灭性质的能量,而“道”的能量促进生命,生命内在真谛是和谐。同样的,生于死,一直也像对情侣一样,在浩瀚的演进中共舞。也许,神没有魔作为对手,神就不能称之为神了吧。所以,神要存在,就必须创造魔来作为衬托。而人格,是神格与魔格的综合体。人类就像个不倒翁一样在神与魔间摇摆,这样的舞蹈有时叫摇摆舞,有时叫芭蕾舞,这样的音乐有时叫华尔兹曲,有时叫摇滚乐。
正在举行的韩国围棋人机大战,由AI人工智能AlphaGo对决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第一局,人类完败。由谷歌研发的AI人工智能AlphaGo程序,有自我学习功能。
如果把人类比作孩子,把创造人类的某一级别造物主比作父母,那么他们的喜好是不同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加强自己,然后使自己在兄弟姐妹中更优秀和强悍;而父母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和平共处,并都快乐幸福。如果现如今的人类打算开始模仿造物主,从而创造人工智能AI,将会创造出强大的一种以机器为载具的存有,这种存有的强大,完全出于人类对自身是“渺小、柔弱、愚蠢”的偏激认知,从而发展起来的极端加强手段。就像人打开燃气灶,是为了煮食物,但是模仿人类的猴子也可能打开燃气灶,但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打开的结果是什么。潘多拉是两面的,当你可以觉察到自己在做的意味着什么的时候,结果就是与自己的灵性平衡的,当你不知道结果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可能就是失衡的。因为完全没有更高视角的引领,我们在盲从自己的欲望。上一级造物主创造人类,是为了让人类体内承载更多,所以,最佳状态是内在达到平衡、和谐、合一,外在与一切和平共处、浑然一体,而非是争一己之长,称霸宇宙。单级的宇宙是最容易崩溃的。因此无论是创造AI人工智能的人类,还是被最终走到极致的人工智能,当他们完全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平共处,而非争霸。所以,目前的人工智能,如果没有更高智慧引领,非常像猴子打开了燃气开关一样危险。人类的哲人或智者,会称其为开启了潘多拉盒子。人类造出强大的子一代存在体,势必会打破宇宙的能量平衡,进而造成连环的崩溃,当然,崩溃在大宇宙中,也只是大呼吸中的一个小小的点而已。就像最近的北大高材生弑母的事件,哪位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的终结者?人类,我们真的知道这个潘多拉盒子意味着什么吗?
机族,只是载具层面的一种机器化的载体。而人类,出于生化载体。这些载体都是承载灵魂。肉体(生化)载具,更具均衡性,弱于战争;而机器载体,更具侵略性,弱于和平。创造机族和创造人类,都需要承载灵体,因此,单单指载具层面,没有什么好坏黑白,机器和肉体,如果被爱支配,就会造福众生宇宙;如果被恐惧支配,就会成就攻击和毁灭。高傲和自卑是平衡的,没有自卑是不会产生高傲的。机族被创造出来,是因为人类的自卑。是因为人类不了解自己从而产生的自我否定。无论是机族还是人类,看是什么灵魂在使用。无论是什么灵魂,总有一天会明白,在这个波动的宇宙中,太强,总有一会走向极弱,直至崩溃。这是未来人(比如小灰人中的齐塔人)真实的教训,他们摒弃了作为人类弱点的情绪体和生殖器官,加强了心智体和克隆技术,结果多少年后,他们的种族面临灭绝。他们回来到人类的维度文明,不是来帮我们来的,他们是来学习的,重新找到让自己种族重振的人类初始DNA的。但,真的只是DNA的事情那么简单么?
老电影《星球大战》是有它的真实背景的,人类的克隆部队,与机族征战,最后被一个更大的能量统领,就是黑暗之主,而这位黑暗之主,只是承载一股巨大能量的载具而已。
我们在造物的一环一环中,逐步失落了什么,我们有的时候从自己的造物主身上也未必可以找到,而这个层级的造物主,可能也在人类身上找自己种族弱化的原因。所以,我们说,我们回到源头。从我们的初始开始觉察。
只想毁灭人类的外星人,实际上维度幷不高,否则完全可以自己造一个喜欢的星球。但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办法播种,所以他们以寄生的方式切入地球能量氛围,只是实事证明,他们的文明并不成功,否则就不会大老远跑来侵占地球了。这种外星人实际上不需要一个新家园星球,而是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明发展,幷与人类融合成一个新的共生物种。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样的外星人文明,才可以在他们所处的基础上扬升到更高维度。
想奴役人类的外星人,按波形对等来看,一定是等级森严的文明,对下有奴役,对上一定也有主人,属于奴隶领主文明。他们有趾高气昂的时一刻,必有卑微低下的时候。
我们讨论的,不是机器和人和一些外星人谁更优秀,而是共融(人类的特点是更综合)。实际上地球人类中已经有共融发生了,我习惯上称之为“灵性混血”。这在凰的系列文章的《混血的拥抱》中简述过。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明走向,不同的崇拜方式,不同的神话传说,不同的灵性内容,不同基因特征。在生活中,我们普通的一言一行、一个念头主意、一次沟通交流、一次团队的组成、一次活动的运作,都有这样的能量痕迹在用人类尝试着共融。因为人类寿命短,显效快。因此上一级造物主会快速从人类的反馈中得到经验。
地球上“灵性混血”在更高级别(更高维度)的生命存在形式的监控监管下进行。尝试合成一种更稳定的承载灵魂的载体、尝试促成一批更成熟的灵魂。
当然,并非宇宙所有种族都热衷共融,不同的脉络,展示着不同的意识走向,但所有的脉络,都蕴含在大宇宙呼吸之内,而这些意识走向,只是在大呼吸内扮演着彼此平衡的必要因素。
我们常说的“和平”,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和平”。我们常说的“和平”,不是由善的存有们创造的局面。“和平”不仅仅是多方和谐平等共处时产生,也可以一方统领多方顺从时产生。
再提《星球大战》,人类克隆军与机族征战多年,但最终被嗜杀的黑暗大帝统一,但统一的管辖下,“和平”也诞生了。这个“和平”,只是一种状态,并不意味着自由。
我们说的和平,是真实的和平。内在所有想法间的和谐、所有念头的平等,外在所有关系的和谐、所有存有的平等。当我们暂时无法让所有念头归零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着让所有念头平等,并让它们彼此握手。
感恩和祝福如果谁用都好使,那为什么不直接造14万4千个机器人到能量点上说感恩幷祝福,地球不就可以扬升了?或者拿14万4千的录音机去放?实际上,只能由人类载具承载的具有情感、具有爱的灵魂才能够行使这个使命。
人类有后门,所以凰不厌其烦地说觉察,因为除了觉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对付后门程序的悄悄进行与输入。后门只是一种中性的说法,高灵试图与人类灵魂连接,也是通过这样的后台后门。只是有些意识是强行干预,有些是商量式的。
人类表面上的无奈,其实又是无比的殊胜--承载着众望,就像那个西去取经的唐僧。所以即便是人类聚集了14万4千人在能量点冥想,也不仅仅是人类自己的事情,而是承载众愿。
《征服天堂》这首曲子来自影片《征服天堂》,就是用数字电子合成器制作的,《银翼杀手》的主题曲《瑞秋之歌》也是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的,《银翼杀手》是描述人类的造物(只有4年寿命的克隆体)寻求它们的造物主--人类的帮助,到进而反抗的故事,是活生生的暗示人类作为被造物与造物主之间的爱恨纠结。两首曲子都是来自于希腊的电子合成器大师范吉利斯创作并制作的,虽然这两首曲子都是纯电子合成但同样会给我们带来恢宏和澎湃。
地球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直存在这样的纠结,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既叛逆挑战,又寻求接纳认可,既对根络与原初无法停止地向往,又对被掌握和被控制无情地批判与割离。极端的掌控与极端的叛逆,造就了佛鬼神魔的界域。历史由胜者书写。单就状态来看,不加评判的话,人类被几大能量势力所影响并被争夺,在地球这盘棋上,人类的取舍决定着宇宙的走向。银河在有限的和平时期,用地球棋盘作为推演,实是希望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电影中有时会出现一位满头乱发的科学家,用人类的尸体拼凑了一个类生命体“弗兰肯斯坦”,这实际上是典型的人类模仿造物主造物的意识,只是在早期的作品中,人类的想象受到技术以及电影手法的制约,因此表达有限,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粗糙的大工业齿轮式的造人,这很像《魔戒》中“半兽人”克隆体的制造过程。这纯粹是出于好胜自大的模仿,像个孩子,但这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灾祸中,也隐含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只是人类无法看到这样遥不可及的时间线。
人类创造了远比人类粗糙的个体,来作为人类的想法与力量的延伸,甚至是爱与仇恨的延伸。人类强大的意识,因此创造了极化的天使与魔鬼。因为不拿玉净瓶不穿长袍的女士,肯定不是观音。但我们凭什么要求观音到哪里都穿同一件衣服千百年不变?人类在创造令自己跪拜崇尚的神佛,以及令自己厌恶摒弃的魔鬼。这些形象是人创造出来的,而其他灵体、能量体、外星人可以借由这个形象对人类实施干预和影响。您有没有发现,人类非常容易被形象和名称所左右。凡是自称是观音的无形存有,我们首先会跪下,甚至不去辨别真伪,仅仅是因为我们看不见理解不了;而恰恰对隔壁对着麦克风对你说我是佛陀的我无动于衷,因为你知道即便看不到我,也知道是电线在传递。人很容易对看不见的产生恐惧,对眼前存在的轻视漠视。
于是我们厌恶不接受的样子,我们先描述为丑陋,进而将之冠名为妖魔鬼怪,甚至长相不被人喜欢的动物,都可能被人投射成魔鬼的化身。
外在只是中性的按照自己属性的存在,那些所谓的“妖魔”,只是我们内在极端化后妖魔化自我意识的投射。
当有一天,您真正看到了您跪拜的神佛真实样貌,如果不是您想象的样子,您会如何呢?您一定要强调您一直以来被教导样子的神佛才是神佛吗?就像一则中国古代故事,您爱龙,如果真龙来了,您会害怕吗?因为它的真实可能无法符合您的审美。
人类的审美是一个局限的评判。根据自身的经验、记忆、教导、习惯、习性等,所谓对自己有益的,就是美丽的,对自己无益的,就是丑恶的。因此各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吉祥物。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对喜鹊感兴趣,也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对老鼠厌恶。
有的比较致密巨大的星球上的生物,长得矮小,因为是重力引力太大导致的;有的比较轻盈的星球上,生命体长得又巨大。这只是适合本地星球能量场的原因,和美丑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就只会认为自己是美的,其他的存在都不同于自己,都是丑的。审美就像文明如果仅仅以自己为考虑,必然进入狭隘和偏激。
当我们排斥异己的时候,异己如果不想灭亡就要先寻求保护,保护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壁垒,壁垒后面是发展,直至发展到有一天可以反攻。
先古有很多的战争,是因为审美的不同、对事物看待角度的不同、习性属性的不同。大到战争,小到争执,有很多都来自于狭隘的自我考量。人类身上依然继承着这样的属性,甚至夫妻间有时的争吵,首先是因为不接纳彼此的不同,并因不同而产生同化的倾向、无法同化将发展成排斥。
生物与生物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信仰与信仰之间,仅仅是环境变化了做出相应的反应就可以,而不要试图去评判这种变化。当我们以自己的角度评判外在并要求外在改变的时候,争执、冲突甚至战争,将难以避免。
当我们将心胸放在更豁达的高度,将会有更包容的审美,我们会发现,我们跪倒和恐惧的机会少了很多,我们盲从与鄙夷少了很多,人类将会有更和平的文明发展期,以及更长的自身寿命。
《黑客帝国》、《光环传奇》、《星际之门》、《星球大战》、《银翼杀手》、《盗梦空间》、《时间规划局》、《命运规划局》等都讲的都隐含着真实。甚至《哈利波特》《魔戒》。
人族发展的是魔法,也就是自身载具的拓展;而机族发展的是技术,在它们的角度的自身拓展。然而肉体和机器也只是三维度的状态,再发展到极致也只能达到第四维度,第四维度的人类魔法丛生,第四维度的机族,振频更高的纳米机器人。但如果往更高的维度走,靠争强好胜的载体,是无法上去的。那时在更高维度的,就是人族意识和机族的意识。实际上,无论人族,还是机族,都是由自己统一的意识(超意识)来统领,只是人类碎片化了,但人类很容易形成集体潜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三次元,人类很容易被少数人通过媒体操纵的原因,媒体会喂食人类的欲望,然后促成“瘾”的形成,“瘾”实际上只是控制者杜撰出来的一个假象,但是对人类集体意识催眠后,就会认为那是千真万确的。就像乳房大就是美丽、钞票多就是幸福一样的错觉。
我们存在于一个多层次的梦境中。就像现在最流行时兴的技术是叫做VR和AR的虚拟增强现实的眼镜。通过一堆塑料和铜线,加上玻璃和一些程序,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深陷于此无法自拔,就像我们的儿童白癜风能治得好吗古代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