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的成功,不是积累了多少财富,不是结交了多少朋友,而是对孩子的教育成功!而是做个真正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不要以忙为借口,最后把孩子培养成了重度网瘾患者——一个毫无自制力的人
1
梁先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小浩今年11岁,上五年级。
平时喜欢玩手机游戏,最近更是迷上了玩“王者荣耀”,
不论是在路上,餐桌上,还是在床上,
小浩总是拿着手机低头玩游戏,家长不论怎么劝,
小浩就是不听。
梁太太经常对着梁先生唠叨,
希望做爸爸的能解决这个问题。
梁先生在其他家长的建议下,
从网上下载了一款名为“袋鼠家”的手机家长管控软件,
趁着小浩睡觉偷偷安装在小浩的手机里,
并在自己手机里安装了家长端做控制,
把小浩手机里所有游戏都禁用掉。然后通知太太,
他已经“完成任务”了。
可是,第2天小浩发现手机里的游戏点击了却玩不了,
以为是手机坏了,立刻变得狂躁,
把手机猛砸到地上,
还跺上2脚。妈妈上去阻拦,
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遥控器,
往外一甩,砸到了梁先生昨晚拿出来玩放在书案上,
却忘记放回收藏间的那个青花碗,碗顿时碎了。
案例不止一件。
今年5月27日至6月24日,
他的小儿子成成(化名)用他的支付宝给游戏充值了近5万元,
最大一笔元,
而这笔钱本来是给成成做心脏病手术的“救命钱”。
目前李先生还在和几家游戏公司联系,希望能够退款。
更有甚者,孩子不惜为了游戏而与父母发生激烈对抗。
去年春节期间,温州,
一位母亲被儿子暴打,拳打脚踢,
母亲不还手,默默忍受。
原因是,母亲打断了孩子玩《王者荣耀》。
今年1月,广州,一名十来岁的男孩,
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短短几秒连踹5脚。
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
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
而男孩踢打母亲,
也是因为母亲想阻止他玩《王者荣耀》。
2
不幸者的背后一定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自控力的东西。
放在沉迷网游上也一样。
每一个沉迷网游的孩子背后,都有不幸的父母。
你总是工作很忙,
天天加班到凌晨,
和孩子没有交流。
孩子无聊孤独,找不到玩伴,
于是玩手游,玩《王者荣耀》,
结果沉迷其中,
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懒得认真教孩子,
每次碰到孩子找你玩,
你就把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扔过去,
让孩子自己玩。
结果,孩子沉迷其中,
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自己一天到晚捧着手机玩,
孩子学你,也拿手机玩,
沉迷手游,
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你溺爱孩子,像被孩子打都不敢呵斥的那位妈妈一样,
事事都顺着孩子来,
不敢打骂,视之如宝,
看到孩子迷上手游,
不敢果决制止,
却放任自流,让孩子更进一步沉迷其中,
你却指责《王者荣耀》是毒品?
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未成年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成年后,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你为人父母,却不负责任,
不和孩子玩,不和他们交流。
他们只能玩手机,沉迷网游。
孩子废了,即使没有《王者荣耀》,
也会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诱惑。
永远都无法指望这样的孩子符合你的期望,好好学习。
即使不沉迷于网游,也会沉迷于电视,沉迷于网络小说。
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甩锅侠心态就是:
“我无须对自己负责,
我无须对我自己的孩子负责,
一旦我沉迷于某种诱惑,
一旦我的孩子沉迷于某种诱惑,
这不是我的错,是社会的错。
皆怪罪于这个社会充满了诱惑。”
3
同样是在这个《王者荣耀》席卷中小学生的社会,
我有一个朋友,他两个孩子,
也玩《王者荣耀》,却从未沉迷。
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好父亲。
工作很忙,因为要谈生意,
他经常晚上没法按时回家陪孩子们吃晚餐,
但他一定陪孩子们吃早餐,
每天半个小时,雷打不动,
在早餐桌上,听孩子们聊聊生活里有趣的事情;
晚餐呢,能回来则不会,不能回来也一定打个电话告知,
让孩子们乖乖吃饭睡觉,不要等他。
每周必陪孩子爬一次山,
亲近自然,释放天性,
每个月必带孩子去旅行一趟。
他经常把生意朋友们带到家里来,
让他们看自己孩子的画作和书法作品,
然后称赞孩子“画得真好”,“写得真漂亮”;
有时候在家里,空闲的时候,
他会心血来潮,举办辩论赛和演讲赛,
让孩子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辩论,
自己则当观众。
负责逗乐孩子。
他们家俩孩子,每个都跟他亲得不行,
“一见面,就像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
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我家孩子不沉迷游戏吗?”
“如果现实世界如此有趣,干嘛要沉迷网络呢?”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
是给那些从来没有认真去给孩子营造一个
欢乐、温馨、有趣的成长环境的父母们一记耳光。
4
出版人路金波去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主持人汪涵问他:“您家女儿怎么这么听话自觉,小小年纪,看书不少。”
路金波笑着说:“那是因为我和她妈妈都喜欢看书,
喜欢给她讲书里有趣的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喜欢看。”
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你家孩子沉迷于手游,整天与手机对话,
多半和你整天没事拿着个手机看有很大关系。
作家艾小羊讲过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朋友,是个牌友,也是个网络小说迷,
因为是全职妈妈,整天待在家里,
当有牌友找她打牌时,就打牌;
没有时,就拿着手机看网络小说。
孩子放学回家,吃了饭,就躲进房间里,
她一开始还督促孩子写作业,
后来就没管了,坐在客厅看网络小说。
直到孩子偷了家里的银行卡,
沉迷于《王者荣耀》,花掉近10w块钱,
她才明白原来孩子老老实实呆在房间里,
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在玩网游。
这位母亲勃然大怒:“你怎么能骗妈妈,沉迷于网游。”
儿子不以为然:“你不也天天看网络小说吗?”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
是给那些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被诱惑却反过来高标准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的一记耳光。
5
上述温州孩子打妈妈事件,
妈妈带着孩子去配眼镜,
孩子在一旁一直拿着个手机玩游戏,
后来妈妈叫孩子去戴眼镜,
看是否合适。
孩子不听,继续玩游戏。
妈妈继续喊,没有效果,
便直接把手机抢过来了,
谁知,孩子勃然大怒,
哭喊震天,
对着妈妈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妈妈不得已用手脚挡着,
但却打也不敢打孩子,
骂也不敢骂孩子。
调查之下,才知,是这位妈妈平时太溺爱孩子了,
不是不知道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坏处,
只是每次禁止孩子玩游戏,
他都会哭喊打闹。
这位妈妈不忍心,只好拿出手机给孩子玩。
如此教育,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
才是怪事。
而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篇文章则指出: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一定要在孩子刚开始迷恋游戏时,
就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哪怕严苛,哪怕孩子哭喊打闹,
为人父母,也要有这个定力,
果决制止孩子进一步沉迷游戏,不要溺爱孩子,
这是及时止损最重要的一步。
而很多孩子沉迷其中,
并非父母没有发现,
其实只是因为狠不下心对待孩子。
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
孩子沉迷网络,根本上,
是给那些溺爱孩子狠不下心不懂得及时止损让孩子脱离网络游戏的父母的一记耳光。
6
孩子沉迷游戏,
许多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错在游戏,
封了它。
试问,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孩子,
封了游戏,还有电视,
你能把电视封了吗?
封了电视,还有网络小说,
你能把网络小说封了吗?
对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
错不在游戏,
更大的错,在于父母。
因为世界总是充满诱惑的。
自己管不住孩子还要骂游戏,
即使没有王者荣耀,小学生就会放下手机吗?
游戏制作者会花时间去揣摩怎么样才能吸引人,
怎么样才能吸引自己的孩子不打游戏呢?
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这正好给那些负责任的父母,
给他们的孩子腾出未来向上突破的更多的机会,
因为,孩子出息,是对父母最好的犒赏。
紧急通知新九年级的福音:
“黑白物理”暑期十次电学预科集训班开始了。
集训内容:
1.构建电学体系,知道知识怎么来,又如何用!
2.考点细化,题型分类,让孩子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材自己编写,更有针对性,十次课容量相当于其他十五次容量;
4.有课前检测和课后作业检查,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更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效果。
欢迎有需求的孩子前来试听。
上课时间:下午4:30-6:30
上课地点:凯旋门c座
欢迎加入郑州中考家长VIP群:
海风名师团队,专心换您省心,专注中高考,解读小升初!
发布精选学科知识,最新考试和政策信息学习方法指导,学情分析
欢迎加入郑州中考家长VIP群:
联系方式:任我行:
赵老师:
订阅方式:
查找公众账号:海风名师团队搜索dui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