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自我检查一下,如果有这种症状,你就要

当前,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越来越频繁,不少新的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也因此开始在生活中出现。

今日,小翼为您盘点那些“智能手机病”,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1.无手机恐惧症

“无手机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不愿关机、总想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或者新信息、经常给电池充电以及带着手机去卫生间。

其中,女性患上该病症的风险要比男性高17%,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症状最为严重。英国著名的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网络成瘾症专家菲尔·里德教授曾说:“智能手机成瘾,可能与越发严重的社交孤立和抑郁症有关。”

2.“鼠标手”、“触屏指”

像配图中那样握拳后,手向下,你是否感觉图中所示蓝色部分很痛呢?

如果是,你很可能患上了“狭窄性腱鞘炎”。其发病与人们过度使用键盘、鼠标、智能手机导致肌腱过度摩擦有关。

经常用大拇指玩智能手机的人,手部肌肉长时间保持快速、紧张的运动,容易导致手指、腕部关节过度劳损和手部肌肉痉挛。而长期的肌腱运动会导致腱鞘变厚,引起骨性纤维鞘管狭窄,继而肌腱被过度磨损而发生炎性反应,从而产生疼痛感。

3.干眼综合症

如今,不少年轻人白天工作用电脑,等车坐车还不忘用手机上网,晚上熄灯后还躺在被窝用手机看小说、看电影。如此长时间地盯着屏幕,会导致干眼、眼睛疲劳酸痛、头痛及视力模糊等。

4.“低头族”增加患脊椎病的可能

人类的头部重量约4.5公斤,身体长时间前倾,会让脊柱承受过多压力,导致颈部、头部和肩部疼痛。不良生活习惯和长期伏案工作确实会增加患病的可能。

5.手机通话过长致听力下降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日本生物学家宫本理的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手机通话时间达到3小时,则8年后会致使听力降低12%。他们认为手机中所使用的扬声器构造对人的听力有害。常用手机紧贴耳部进行通话,会致使人的听力不断下降。并且,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性相较成年人来说更大。若一个未成年人自15岁起,每天使用手机通话3小时,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他在50岁时的听力要比正常情况的听力差一半。

6.幽灵震动综合症

所谓的幽灵震动综合症是指手机虽然没有响起铃声,但用户却产生这种错觉。手机在震动已被网友戏称为“人生一大错觉”。

幽灵震动综合症是预期焦虑的结果,影响近70%的手机用户。这些用户已经非常习惯于手机响动,大脑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让他们产生手机响动的错觉。

7.睡梦中发短信

痴迷手机程度更深的人甚至会出现在睡梦中发短信而不自知的情况。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两小时内,除了会产生令人尴尬的对话外,还会打乱深度睡眠进程,导致人起床后感到精疲力竭,影响大脑功能。

8.自拍是种“病”?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媒体心理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帕梅拉·拉特利奇博士撰文称:“自拍经常引发自我放纵或对寻求







































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
白癫风北京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7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