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网上行为是潜在的量变因子,容易发生违

  官兵网上不正当行为作为一种潜在的量变因子,如果不加以防范制止,很可能突破临界点产生质变,导致人生航向偏离,破坏部队安全稳定,甚至发生违法犯罪、变质变色等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紧盯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有针对性地防范官兵发生网上不正当行为,切实筑牢网上防线。

  一、立起“警示牌”,及时明确易发不正当行为的“风险区”

  对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官兵来说,互联网如同阳光雨露,但浩瀚的网络空间又充斥着乱象丛生的暗流漩涡。防范发生网上不正当行为,必须遵循官兵用网规律,明确“风险区”,立起警示牌。

一是陌生网友。虚假面具下人心难测、危机四伏。近年来,部队通报的勾连泄密等案件问题大多发生在网上,官兵也大都是被网友拉下水,成为敌特的俘虏帮凶。

二是陌生社群。群具有共享属性,交流互动、个人信息对网友公开透明。陌生的交友群、兴趣群、商品群、网络社区等往往鱼龙混杂,一旦被盯上,就极有可能成为敌特口中的猎物。

三是热衷网购。网络购物在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网络促销又充满了诱惑和陷阱,有的官兵深陷购物快感不能自拔,非理性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难以支付,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

四是沉迷网游。网游以极强的互动性、刺激性设计,很容易让自控力不强的官兵患上“网瘾症”,耗费大量精力金钱的同时,无法摆脱上网的念头,甚至忽视现实世界的存在,产生抑郁、阴暗的心理,严重影响工作管理。

五是网络直播。网络直播作为流行的互动性网上娱乐活动,黄赌毒充斥其间,但个别官兵把“网红”当“明星”追,把“主播”当“知音”待,对色情暴力的画面乐此不疲,对灰色、黑色段子见怪不怪,思想渗透、侵蚀之深令人担忧。六是网络博彩。网上博彩类型繁多,包括赌球、赌马、赌博游戏平台,利用   二、打开“无影灯”,重点聚光不正当行为的“易感人”

  网上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防范发生网上不正当行为不能“撒胡椒面”,必须见微知著、聚焦“易感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一是有更大便利接触网络的部分官兵。如车队司机、军营网吧管理员、回家探亲休假人员等,他们相较普通官兵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到网络,也更容易成为“易感人”。

二是离群独处、不愿交流的个别官兵。要   三、号好“病因脉”,认真清除诱发不正当行为的“染病源”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入分析诱发网上不正当行为的原因,才能找准“染病源”,做到有的放矢、精准防范。

一是追求刺激。个别官兵思想空虚、追求刺激,热衷于QQ、   四、广扎“防疫针”,积极提升防范不正当行为的“免疫力”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防范网上不正当行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意识,引导官兵自我教育、自我防范,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自觉做到安全用网、文明用网。

一是拧紧“总开关”。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官兵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净化思想,提升境界;引导官兵把心思和精力专注于工作上,经受住多元社会思潮及现代网络生活方式的考验。

二是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加强立身做人基本教育,引导官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杜绝结交陌生网友、论坛谩骂、传播谣言和色情信息等网络不文明行为,做到上网节制、谨慎交往、娱乐有度、趣味健康。

三是强化网络法治观念。普及预防网络犯罪知识,以正面引导和案例警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官兵懂得生活在法纪中才是真自由的道理,提高官兵对网络负面因素的警觉性和辨别力。

四是提高网络学习能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包括网络维护、软件使用、网页制作、动漫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定期组织网络技能和安全管理比武考核,努力把网络使用从娱乐消遣向自主学习转变。

五是繁荣军营网络文化。要深入研究和反思官兵在网络环境中的价值取向、生活兴趣、交往方式,结合本单位官兵用网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军营网络文化建设规划,使网络文化建设有章可依、健康发展,以积极上进的网络文化氛围促进官兵网络素养提升。

  五、常开“CT机”,努力把住制止不正当行为的“监控关”

网络监管对网上行为具有重要的震慑、教育、警示功能。制止网上不正当行为,必须紧盯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以有效的网络监管制约胆大妄为者不越线、不敢为。

一是充分发挥网络骨干管网预警作用。在网络骨干的选择上,要破除唯技术论,注重挖掘政治素养过硬、官兵公认、责任心强的网络高手;在工作开展上,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敏感性,加强对百度、腾讯、新浪以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