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目前,我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中小学校3月2日开始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具体开学时间,视疫情防控情况,待上级部门科学研判后,会提前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家长,要认真履行好家长的监管责任,教育和监管好孩子,继续防疫,预防溺水,重视交通安全,注意消防、用电用气和食品安全,确保网络安全,按时进行线上学习。家庭消毒小常识
1.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以为是饮料喝掉。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家中如有婴儿或儿童,家长要格外留意,必须将消毒液放置在高处或者放在上了锁的柜子里。2.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3.配制消毒剂时,要戴口罩、防护眼镜(或游泳眼镜)和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4.进行空气消毒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家里人离开房间,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紧急处理方法:
1.误服——立即口服-毫升的牛奶或生蛋清,医院就诊。
2.吸入——如果有呼吸困难,医院就诊。
3.眼睛——溅入眼睛后,马上使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如果仍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医院就诊。
4.皮肤接触——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彻底使用清水冲洗,仍有疼痛或者刺激症状医院就诊。
家庭火灾小常识
1.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2.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3.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4.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5.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6.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7.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8.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9.不要在酒精消毒后靠近火源。
●家庭灭火小常识
1.发现火险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2.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4.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特别注意
在家使用75%酒精消毒有哪些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通风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室内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3、家中不宜大量囤积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可购买小瓶装的酒精,以够用为宜,不超过毫升(约1瓶矿泉水的量),不要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4.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
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应避免用玻璃瓶装存,防止跌落破损。家中剩下的酒精,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等热源环境中,温度不宜超过30℃,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阴凉处,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5.存放时避免儿童拿到
酒精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
家庭用气小常识
1.保持空气流通:管道气完全燃烧时,需消耗的空气量是该气体的4倍以上,应保持厨房、燃具周围良好的通风状态。2.注意人走熄火:用气完毕,要关闭阀门。临睡前,外出前应检查确认燃气管道、液化气罐和灶具阀门已经关闭。3.使用燃气要照看:勿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使用燃气具。汤、粥、牛奶等烹煮时容易溢出,要多加照看,以免汤水淋熄炉火,造成燃气泄漏。同时避免儿童接近燃气具。4.打不着火应停顿:如果连续三次打不着火,应停顿一会儿,确定燃气消散后,再重新打火。燃气多次释放,遇到明火极易燃爆。5.燃气管使用规范:家用的燃气管一般有三种,一是软管,这种管子容易老化而出现断裂、漏气等危险因素,使用超过18个月就要更换。二是金属波纹管,这种管子用6至8年是可以的。三是铝塑管,这种管子使用年限为50年,但要定期检查接口处。6.使用燃气管要注意:燃气胶质软管的长度,不能超过2米;燃气管不要靠近炉面,以免被火焰烧烤;不要穿越墙体、门窗;不要压、折胶管,以免造成堵塞,影响连续供气;脱落漏气。家庭食品安全小常识
1.保持清洁?
一般来说,在备制食物时应清洗餐具,以免细菌的生长。特别要注意用于吃饭、饮水和烹饪而又接触了生食物和嘴的餐具。准备好食物后,别忘了消毒接触了生肉、海鲜等的案板和餐具;以及清洗、干燥清洁设备,以防细菌滋生。餐后应将剩余食物刮到垃圾桶中;用热水和清洁剂一起清洗餐具,用干净布或刷子清除食物残渣及油腻;用干净热水冲洗餐具;用开水和消毒液消毒餐具;以及将盘子和炊具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干净的干布擦干。有些动物(老鼠、小鼠、鸟、蟑螂、苍蝇及其它昆虫)也会将病菌带到食物和厨房台面上。宠物(狗、猫、鸟等)的爪子、毛皮、羽毛携带细菌。2.生熟分开
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禽、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能含有病菌,在备制和存放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因此,生熟分开不仅仅是在烹饪过程中,而是在整个食物备制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宰杀过程,都应保持生熟分开。3.彻底加热食物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的危险细菌。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末、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的禽。整块肉的中心部分往往不滋生细菌,大多数细菌是在肉的外表面。但是,对肉末、烤肉或禽来说,它们的内外部分都有细菌。因此,我们应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在制备汤或炖菜(煲)时要煮沸,确保温度达到70℃。煮肉和禽类食物时,确保汁水是清的,而不是淡红色。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熟食二次加热时,要彻底热透。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如果在室温下存放食物,细菌可以(可能会)迅速繁殖。冷藏或冷冻食品不能杀死细菌,但能限制其繁殖。把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减慢或停止。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安全”是指水和食物中不含可以致病的病菌和无有毒化学物。因此,我们在购买或使用食物时应注意:挑选新鲜和卫生的食物,在食用前需要清洗是很关键的。如果蔬菜和水果有变质或擦伤的部分,应立即切除。用水清洗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生吃时。不食用超过保鲜期的食物。不要买破损的、膨胀或氧化的罐头。注意食物的保质期,不要食用过期的食品。沉迷网络的危害
1.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2."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3.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4.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5.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预防溺水学校提醒各位家长,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不要私自在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严禁孩子私自下水游泳;严禁孩子私自外出钓鱼;严格遵守“六不”和“四不要”:
“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
“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哪些方法也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坚持运动。虽然说不然去人多的地方,但在家也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运动能够加快身体的代谢,促进肠胃的蠕动,能够及时将身体中的病毒细菌排出体外,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做好隔离。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场所,若必须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说话时避开脸对脸,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对方飞沫溅到脸上。
3.饮食均衡。好好吃饭,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4.7个小时睡觉时间。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前提!睡觉好,才能够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注意卫生。保持手部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6.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大家了,我们也要和爸爸妈妈多沟通说说心里话,和爸爸妈妈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还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他们整理整理房间,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帮爸爸妈妈洗洗脚……大家还要认真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假期作业。现在行动起来,检查我们的作业完成了吗?大家更要为自己做些规划:比如多看一些书籍,多学一些技能等,用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上。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广宁第一中学年2月27日
编辑:郭文杰叶玉芬
校对:许志伟潘岐东
审核:刘发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