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研究生毕业,我这一路的标签基本上跑不出“乖乖仔”、“好学生”的范畴。成绩方面,虽不至于特别拔尖,但从来不至于让家长担心;调皮程度和不良嗜好方面,属于“平平无奇”,比较让家长省心的。不信你看:
但其实,我的初中同学都知道,我有一段沉迷黑网吧的经历。放在今天,网吧已经不是一个贬义词,但千禧年刚过的时候,网络游戏与网吧还是一个社会的禁区;彼时我也刚刚十岁出头,未成年人进网吧那更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于是就把我这段“人生的黑点”拿来回忆一番,复盘做个思考,甚是有趣。
1“误入歧途”与黑网吧的“斗智斗勇”
如果要追溯到我第一次进网吧的经历,应该是小学三年级。跟所有电视剧剧情一样,起因是一位同学向我分享,说放学要不要去玩一个好玩的东西?于是我从存钱罐不舍地取出一枚一元钱钢镚,在同学引导下,摸黑穿过好几条胡同,来到一家不太起眼的平房院落。
1块钱40分钟,老板帮目光呆滞、略有些紧张的我们调出CS来——他应该是知道以稚嫩的我们的智力是玩不了其他游戏的(那时我只在“微机”课上玩过扫雷、纸牌和三D弹球)。
不过“万幸”的是,我并没有被CS诱惑多少,因而当时觉得网吧也不过如此,因为有轻微3D眩晕症的我,在第一人称视角下玩久了就会恶心;而且当时我家中的插卡型游戏机拥有几百个小游戏,并有《吞食天地》这类可存档型、有剧情、可玩性非常高的游戏,相比起来CS并没有让我更喜欢。
(游戏《吞食天地》截图)
阴差阳错,到年小学四年级,以仙剑、剑侠情缘、轩辕剑等为代表的RPG单机游戏开始在富人家庭的孩子中流行开来(因为只有他们家拥有PC),我有一位好朋友便是其一,每到周末,他就邀请我到家中,一起玩游戏——就一台电脑,就控制一个角色,怎么一起玩呢?
所谓的“一起玩”,主要是他边玩边解说,兴起了也会让我参与个10来分钟。
这时的情况就不同了。以金山公司出品的剑侠情缘RPG为代表,在剧情、画质、招式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越,可玩性大大提高,诱惑力提升了。这时家里没有电脑,只能看着好朋友玩的我,怀着越是得不到,就越渴望的心理,开始“死心塌地”踏上了黑网吧的征程。
(游戏《新剑侠情缘》截图)
涉及到家长明显抵制的东西,这个征程显然不会顺利,因为有关部门已经在严打未成年人进网吧。比较有名的就是山东的“万佳网络文化园”,对所有注册网吧统一管理,违规者严惩。
于是我们的第一项“功课”就是寻找突破,看看有没有网吧能收留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全城搜寻(小县城也不过几条街),发现两条活路。
第一是有个别几家“万佳网络文化园”,愿意铤而走险,赚未成年人的钱,据传这个别的网吧都已经打点好了跟有关部门的关系;第二是有部分黑网吧,本来就没有去工商局注册过,属于无照经营的黑网吧,一般位置比较隐蔽,也没有招牌,更多的以转介绍来获客。
有一些同学比较大胆,就直接去前者上网,但我毕竟是好孩子心理,比较谨慎,想着打明牌的网吧,自然也更容易被家长、亲戚或者他们的朋友撞见,就这么大一个小城,遭到熟人告密的概率还是极高的,这样东窗事发就完蛋了。
所以除非情况特殊,我都选择去黑网吧上网;所谓的特殊情况,就是黑网吧由于更“安全”,经常人员爆满,如果抢不到机位,也只好去“万佳网络文化园”了。
在那个PC远未普及到家庭的时代,网吧成了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微观节点。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的人们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fhl/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