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算,这两年来的个案里,至少有四个“网瘾”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关上房门,不与外界交流三年,另三个孩子也因迷上网游辍学在家,平均日上网在十小时以上。
现在四个孩子均已正常学习生活,虽然也会使用手机,也会偶尔玩一下手机游戏,但基本可以保持在两个小时以内。
因此简单写下此文,希望可以给到有同样因孩子网瘾而苦恼的家长一点提示,仅供参考。
什么是网络成瘾?chaptr0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版)》,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及其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中指出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2小时,将不利于脑力发展。
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2小时,将不利于脑力发展。
网络成瘾孩子的家庭相似性
chaptr02在四个家庭中,除一个家庭父母离异外,其余三个家庭父母的感情已至冰点,经常会在孩子的面前因控制不了情绪而相互指责。
四个家庭的父母都表示对孩子的幼年疏于陪伴。其中三个孩子在六岁前的主要抚养人为隔代亲人。两个家庭处在多重原生家庭环境,即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
四个家庭的父母都表示孩子从小很少接触大自然,比起去大自然嬉戏,他们认为城市娱乐或游艺场所更好。
从以上共同点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网瘾孩子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缺少父母的关心与陪伴;缺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连结;因父母的争吵或冷战而缺少安全感;从小未培养孩子对外在环境的信任与自信......
一个网瘾孩子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我的疗愈方法
chaptr03「第一步完成父母间的亲密关系连结。」
无论离异与否,对于孩子来说,原生父母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由于一个孩子父亲已多年在外,并组建自己的家庭,孩子对父亲积累了多年仇恨,因此相对于其他家庭来说,难度要大很多。这个孩子的回归,我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
而其余家庭,基本上没有超过一年。
每个孩子都乐于看到父母间的恩爱互动;
而亲密关系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自己最重要的生命功课。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最容易看到自己生命的匮乏:
指责模式就是将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推卸给伴侣;而争吵是因为自己的角度而看不到对方的生命需求;暴力是因为情绪失控而找不到解决事情的更好方法......
因此亲密关系的疗愈,是每个家庭疗愈的第一步。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因为对于三、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要改变原有的信念模式,真是要付出巨大的勇气与努力。
然而,幸运的是,他们都已痛不欲生,正是这样的痛给了他们很好的生命礼物:去接纳痛苦并积极穿越。
而我,时刻做好他们的陪伴者与观察者。
亲密关系的疗愈,是每个家庭疗愈的第一步。
「第二步,接纳孩子“网瘾”的事实。」
当我们看见孩子一步一步走向网瘾的真相,心中就会充满爱与慈悲,而不是责骂与无奈。
任何事情的发生,只要我们全然的去接纳,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
而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实相都是向善向上,都希望自己被父母认同与欣赏。如果父母不止看到一个“网瘾”与退学的孩子,还看到孩子各种生命发展的可能,看到他还具有其它方面的许多优点,看到孩子对父母的全然的爱,孩子的生命就开始被父母的正向能量所滋养。
任何事情的发生,只要我们全然的去接纳,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
「第三步,带领孩子去户外进行亲子互动。」
在父母关系好转的过程里,我会建议一家三口共同商量,寻找一些大家都乐意去的地方或活动,哪怕时间很短,只要能让孩子离开游戏,就打开了他生命的另一个窗口。
也许首先孩子会视而不见,那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乐趣。
父母需要具有很大的耐性去营造或引导。
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首先要放下是期待,因为期待是制造失望的罪魁祸首。
在多次的互动里去寻找到孩子喜欢的项目,并在他参与的过程里强化他的成绩与作用,及时表达对他的感谢,与自己的幸福感受。
父母需要具有很大的耐性去营造或引导。
「第四步,寻找孩子的天赋潜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使命,孩子亦不例外。
当孩子慢慢将他的眼睛看到外在世界而不是虚拟网络,并参与到一些户外的活动时,就会呈现出他自己的生命特点,只要父母善于发现并强化,很容易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是找到孩子天赋潜能的基础。
并不是所有的天赋潜能会成为孩子的未来职业,但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并找到近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父母对孩子兴趣的支持,也可以让亲子关系进一步融洽,好的亲子关系,是良好而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核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使命,孩子亦不例外。
「第五步,启发孩子回归热爱学习的天性。」
请相信爱学习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能,但学习不仅囿于学校与书本。
我们回想那个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一个很小的举动让他们无比的开心,哪怕只是撕扯一张纸,或者将一个小皮球扔来扔去。
往往是父母过度的控制与指责,或者功利狭隘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失去了学习与探索的热情。
启发孩子回归热爱学习的天性,父母们首先要热爱学习,并乐于跟孩子分享。
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成长与变化,他也会开始尝试。
父母与孩子其实是互为生命的镜子。
父母与孩子其实是互为生命的镜子。
这五个步骤不是完全独立分开,它们其实是相互交融存在的。这五个步骤也适用于所有对于孩子教育有困惑的父母。
我的每一篇公众文,都是自己的亲历实证。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
生为父母最大的智慧是活出自己,才会完整的看到另一个完整的生命,否则只看到支离破碎的生命表相,而不懂实则相非相。
任何一个孩子,请不要放弃他。不然您放弃的不仅是一个传承自己血脉的生命,您放弃的还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可能。
▎更多作品
《关于生命,关于生命之光》|《此生,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庇护所》|《就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吧》|《亲爱的,是谁制造了你的痛苦》|《人生是一场纯粹的修行》|《世俗再强大,愿你付之一笑不从流》|《爱到极致是放手》
▎文章作者
邓然,副教授,生命成长导师,生命之光公益平台创始人。痴爱教育二十四年,爱自己,爱生活,爱天下每一个孩子。
邓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1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