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雨作者:海蓝博士
1一直以来,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一路走来,沿途都是鲜花与掌声。
从小,爸妈对我有很多期望和规划,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考一百分,要评三好学生,要考名校。”
从记事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爸妈就是路上的监督员,一直修正我的一言一行,让我心无旁骛地走下去。
我也有偏航的时候,例如:不好好学习,想做点其他什么事。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看漫画,结果有一次小考正好考砸了。
出成绩那天,妈妈回来的时候,我正在看漫画书。
她一把扯掉我手中的书,甩到了地上,然后狠狠地把卷子拍在我的桌子上,满眼怒火,冲我吼:“你给我站起来。”
我吓坏了,浑身发抖站起来,妈妈紧抿着嘴,死死盯着我,我看不到一丝爱意。
我太害怕了,痛哭着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妈妈一句话不说,我哭着保证:“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我一定听话,妈妈你要爱我。”
对于我的学习,妈妈经常会评价一句“这是你的短板”,我听了就知道:又有一个地方没有做好,又要努力了。
在同学眼中,我的家庭非常幸福,妈妈是老师,爸爸是警察,可是他们不知道:老师妈妈训起人来,警察爸爸凶起人来,都特别有杀伤力。
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我捧来奖状的时候,似乎我就是为奖状而活的。
2终于,年,我从一所国内知名的、院校硕士毕业,成了一位大家羡慕的,年轻漂亮的女医生。
父母太开心了,在他们眼中:我的未来花团锦簇,终于过成了他们理想的样子。
他们希望我尽快结婚生子,结婚对象也是之前他们认可的,很适合嫁的一个男人。
我以为我也会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财务自由,终于可以做自己了。
可实际上,我心里特别慌,一想到未来的生活就喘不上气来,就想跑。
最终的现实是,倾注了六年的爱情,在即将走向婚姻殿堂的最后一刻崩溃了,我选择了逃离。
逃离了第一段爱情,我如释负重,以为获得了洒脱,是新生的开始,却不知那才是人生中最堕落的低谷。
我的心是空的,一直以来我都是听爸妈的,听老师的,听男朋友的,终于我决定要听自己的了,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就做以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吧,我开始报复性地放纵自己。
一个女医生,却整夜整夜地浸泡在烟酒里,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我还疯狂地爱上了一个男人,一个嘴里说着要把我宠上天,却网瘾成性,满嘴谎言、到处欠钱的男人。
我知道他不是良伴,但他的甜言蜜语、他的随性而为、他面对规则的不屑一顾深深迷住了我。
当然,结局很悲惨,一年以后,在一次次被骗的失望中,我痛苦地放弃了这段不被人知晓的爱情。
3白天,我还是那个受人尊敬、温柔漂亮的女医生。
晚上,我就陷入了失控、颓废的生活中。
失败的爱情和失控的生活背后,种种人格分裂带给我的心酸和眼泪,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失眠和噩梦的夜晚,似乎也只有手机陪我到天亮。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我不是父母眼里最引以为傲的女儿吗?我不是同事和病人眼中最温柔的那个美女医生吗?我不是已经拥有了别人羡慕的工作和生活了吗?”好几次,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一两天,像个植物人一样一动不动的,只是为了想清楚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现在看来,那时应该是抑郁了,很庆幸那时候的我,没有选择死亡。
想想死也挺简单的,两眼一闭,身体停止运作,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然后,离开了,地球,依然照样转。
很庆幸,在我勇于去面对死亡的时候,死亡已不再构成威胁。
之后,我以为,自己看透了生死,觉得这世上再也没有让我害怕的事了;
我以为,找到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做一辈子,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我真的以为,这一次可以做回自己了。
我终于痛定思痛,决定改变。
然后,我不顾一切反对,毅然决然的,辞职了!
但是,辞职后的我,虽然有改变的目标,却并没有活出我想要的生命状态。
我越来越懦弱,总喜欢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去跟人接触,害怕听别人说的话,害怕看对方的眼神,甚至窗外一声轻微的鸟叫,都能将睡梦中的我惊醒,让我心跳加速,再也无法入眠。
这么痛苦的体验,当我尝试去告诉身边人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是徒劳,反而增加了他们对我的担心。
4我知道,此时此刻的恐惧,必须寻求帮助了。
因此在自我探索课程中,当有一个案例梳理的机会摆在面前,我第一时间将手举得高高的,也许是痛苦太久,太想改变,再小的机会也想牢牢抓住不放。
梳理的过程很痛苦,我泪流满面。
我看到了被父母老师的要求、他人的目光紧紧捆绑了27年的自己。
我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举手投足都被别人控制。
从小到大,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大到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没有一件事是我自己做主,一直被安排。
只是说:“你应该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后来这些声音就内化成了我内在的行为规范。
小学的时候,妈妈不让我吃学校外小吃摊的零食,我眼馋极了,同学买了请我吃,我特别想吃,手却一下子缩回去,嘴里说:“太脏了,不能吃。”
从来没有人听过我想要什么,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害怕什么。
好像,我就是个没有心的人。
有多少次,我也想离经叛道,不再循规蹈矩;也想疯跑疯玩,不再埋头苦读;也想破口大骂,不再温文尔雅……
可是,我不敢,我害怕父母的失望与怒火,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自己变得“不好”。所以,我一直紧紧锁住这些所谓“不好”的方面,直到结婚前再也锁不住,彻底爆发了。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曾经痛苦的场景,好几次想放弃,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一次次地回来了。当恐惧降到最小时,我看到了那个经过了挣扎累得躺在沙滩上的自己,变成了一个脆弱无助的婴儿。也许是身体与心灵分开太久,我一直找不到那个勇敢的自己来面对脆弱的婴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豁然开朗,婴儿就是婴儿,就应该享受温暖的怀抱,为什么一定要求它变成无所畏惧的成年人呢?这也说明了一直以来,我都是对自己期待要求太高、达不到的时候自我攻击和摧毁,才一次次陷入了恐惧和怀疑的漩涡。我一直都太害怕面对父母的失望和不满,我又太想过自己的生活,两相撕扯,我就开始用放纵来逃避。5当老师引导我说:“小小雨不需要道理”,并问我“小小雨最需要什么?”,
我的眼泪崩盘而出。
那一刻,才意识到,这些年,其实我从来都没有关爱过自己,我活在各种人生道理里面,迷失了自己。
当放下了自我的对抗和消耗,我在引导下做了几次深长的呼吸,将力量吸入身体,赶走了黑暗,闭着眼睛,我看到了智慧的化身,甚至有一瞬间,那是我自己的样子!
原来,我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结束的那一刻,感受着身体的放松,我才知道,原来我内心深处,只是想寻求一份童年缺失的关爱而已,这世间许许多多的痛苦,也都是自寻烦恼罢了!
最后,我得出了结论:
让我内心充满恐惧的,不是过去经历的事,而是那个脆弱、迷茫、怀疑一切的自己。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都是我不愿意面对和接纳这样的自己,不允许它出现,更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对付和攻击这部分的自己。
我知道过去的伤痛无法一次梳理完,我的过去无法一次全部放下。但,已经把我从面对父母时的极度恐惧中解放出来了。
那个充满智慧、力量与爱的自己在不远的地方微笑着招手,我走过去,拥抱她,虽然这一刻等了好多年,但这份稳稳的幸福满足感已经足矣。
唤醒了智慧力量和爱的自己,我的内心真正地感受到爱与幸福。
我也真正理解了父母:他们真的太爱我,太想保护我了,不忍心让我受到一丝伤害,所以不敢放手,不敢让我去尝试。
他们有他们的局限,他们也已经做到了最好。
我已经非常幸运,有这样爱我的父母。
我终于能够发自内心地,感谢父母给了我这样一份不同的爱,虽然充满伤痛,但却在此刻如此美丽。
6回家后,我告诉了爸爸自己辞职这件事情,虽然我心里还是有点害怕,但恐惧已经从之前的10分降到了3分。
我对爸爸说:请你放心,我会好好想清楚未来的路,再给我两个月的时间。
他一脸不可置信,眼中满是怒火与失望。
我轻轻握了一下爸爸的手,回屋了。
我有我的成长功课,父母有父母的成长功课。
就像爸妈不能负责我的人生一样,我也不能负责父母的成长。
27岁这年,我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算太晚。
生命如此美好,
庆幸我在最痛苦的时候没有放弃自己。
现在,我无比相信:
每个人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珍贵的,
原原本本的自己就足够美好。
温文尔雅、循规蹈矩、努力奋斗、一往无前的我,
很美;
离经叛道、咄咄逼人、消极懒惰、脆弱迷茫的我,
也很美。???????
版权声明:关于作者:情绪管理专家、幸福学研究专家;畅销书《不完美才美》《不完美才美II:情绪决定命运》作者;年中国十大品牌女性;同伴教育成长系统开创者;海蓝幸福家创始人;海蓝幸福家首席督导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兼职教授。教育背景: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心理学硕士;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眼科学)。年5月创立“海蓝幸福家”,致力于帮助中国四亿家庭提升幸福感,将宁静和谐带入每一个家庭。先后影响数百万人的成长和改变。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和一心理∣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1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