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IP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就是TCP/IP参考模型,今天就借助PC访问WEB服务器的数据通信来深度理解下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简单的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使用传输介质(光纤等)连接而成的一个大的网络,用于提供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服务。
TCP/IP模型是当今IP网络的基础,它将数据通信的任务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层次(Layer),每一个层次有其所定义的功能,以及对应的协议。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要想完成某项业务,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同工作才能完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既相互独立,但是又需要相互配合,可以借用这种思路来理解TCP/IP参考模型。
分层参考模型的设计是非常经典的理念:
1)层次化的模型设计将网络的通信过程划分为更小、更简单的部件,因此有助于各个部件的独立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2)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又互相依赖,每一层都有该层的功能、以及定义的协议标准。层与层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数据通信的过程;
3)通过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供应商进行开发;
4)通过定义在模型的每一层实现什么功能,鼓励产业的标准化;
5)允许各种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
PC访问WEB服务器的数据通信过程
如上图的网络拓扑,我们来详细讲解下PC访问webserver的数据通信过程,PC和server通信经过两台路由器R1和R2,那么PC的数据是如果经过路由器R1,R2到达server的呢?(在这里我们利用PC访问WEB服务器的通信过程重点讲解TCP/IP参考模型)整个的宏观通信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下(微观层面):
1.终端PC用户在谷歌浏览器中输入URL,访问Server的WEB服务,PC用户的这次操作将触发HTTP应用为用户构造一个应用数据(如下图所示)。
这个数据最终要传递到Server并“递交”到Server的HTTP应用来处理,但是HTTP不关心数据怎么传、怎么寻址、怎么做差错校验等等,这些事情交由专门的层次来完成。
2.大家都知道HTTP应用是基于TCP协议的,因此这个HTTP应用数据交由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第4层)进一步处理。
在该层,上层HTTP应用的数据被封装一个TCP的头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套了一个TCP的信封),在TCP头部中我们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1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