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行业的红火,是对价值人性的

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m.39.net/news/a_8052401.html

母亲死亡了,举办葬礼,竟然有心情搞“网络直播”,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如果不是因为突然发生的外墙倒塌,这个想出名想疯了的陈某怕是真的要把其母亲的葬礼进行直播来博网友眼球。有人骂次人无节操、无道德、无底线。

部分人通过“网络直播”,轻轻松松赚得碰满钵满,让一些人看到了“网络直播”巨大的市场,复制这种“奇迹”的“网络直播”公司和个人一拥而上,“网络直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追求”。

“网络直播”到底有没有其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回答是肯定的。通过“网络直播”,让不在场的人们可以看到比赛、看到演出、看到美丽的风景,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分享;有的地方政府、乡村干部通过网络直播,让外界的人们知道了养在深闺人朱识的原始风景区、知道了地地道道的土特产、知道了哪里的农户产品严重滞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土特产变成致富的“金凤凰”、对于解决滞销农户的燃眉之急,都是不无裨益的。

然而,目前呈现在网络上、呈现在世人面前更多的“网络直播”已经变质了。这些从事直播的人不是给人们传递有价值的比赛、风景、演出,不是在帮助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民,而是在为自己谋取不劳而获的利益——坐在家里,坐在镜头前,聊聊天、闹闹嗑、说说话,扭扭屁股、做做游戏,然后就各种礼物纷至沓来,有的礼物几毛钱、有的则几十元、有的数百元、上千元甚至数万元。就这样,造就了月收入数万元的“网络直播”网红。

究竟谁在从事“网络直播”?有的是专职的,就是完全把“网络直播”当成职业,直播就是他们的工作和事业,而且有的直播已经做了很高的级别,达到了“网红”的程度,只要一开直播,网友的各种礼物就如雪片般地在直播间里滚动;也有部分属于兼职,只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时间来赚点外快。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网络直播”的收入都来自观看直播的网友送的礼物。当然也有少部分仅仅是好玩,没有任何的赚钱的要求。

那么,在各种网络直播间刷礼物,尤其是充当“大哥”、有着“钻石”级别的网友又是些什么人呢?一部分是那些直播者所在的公司的人,一部分是这些直播者的朋友亲属或者合伙人,他们这个“大哥”或者“钻石”的身份主要是起烘托气氛作用的,目的是期带动其他的网友刷礼物,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暴发户”,就是有钱多烧的慌,喜欢在网上找“存在感”,喜欢那种被直播者“感谢”“追捧”的感觉。最终,能够折合成钱进入直播者腰包的,都是来自网友。

这些刷礼物,让那些直播者轻轻松松把钱赚的网友,有的是普通工薪阶层,没事花点小钱来溜达溜达;有的确实是喜欢某个主播,当然这种喜欢不是纯粹的谈恋爱的那种喜欢,而是搞婚外情或者其他非正常关系的喜欢,通过刷礼物的方式来“俘获”主播的薪,久而久之主播在金钱面前就被攻陷;有的虽然也是喜欢,但仅仅停留在喜欢的层面,比如有的中小学生偷盗父母的血汗钱来给喜欢的主播刷礼物。

不管是哪一种,靠“网络直播”赚钱的,都是对价值的一种扭曲。坐在那里搔首弄姿,不用思考、不用风吹雨晒,不用创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就能源源不断地收钱,这样那些做实体、做产业、做研究,搞生产、搞创新、搞科研的人情何以堪?这甚至比那些被斥为“戏子”的演员更为恶劣。不管哪一种,在网络直播间刷礼物撒钱的,都是一种人性的扭曲,你的钱真的到了需要为这些不劳而获的人而送的地步了吗?你自己家庭生活改善了吗?你让自己的父母衣食无忧了吗?恐怕有的人家里的日子并不宽裕吧,买菜用车都要精打细算,恐怕有的人还要靠父母来接济吧;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真的钱已经只是一个数字,那么,用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用来帮助困难的孩子上学、用来做一些惠及民众的公益事业,难道不比送钱给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要强?

“网络直播”的泛滥和不正常的社会存在,让很多年轻人“眼红”,甚至成了一些中小学生的理想,而一些大学生不是想着怎么为社会发展进步做贡献,而是想着如何通过网络直播来挣钱、甚至有的硕士生以此为荣、以此为傲,这是教育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是文明的悲哀,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网络直播”行业中,而“网络直播”也能让人富起来,那么,还有谁肯为推动社会进步去吃苦、去追求、去创造??

“网络直播”造就了无节操、无底线的网红,但扭曲了价值、扭曲了人性,可耻、当止!让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12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