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都算网瘾你敢信?
说起来最近有一个初高中时候如雷贯耳的名字又一次刷了屏,不是王宝强,而是杨永信。
这人是当年网瘾战争时的正义使者,拯救了数万沉迷网络的少年,因为功绩太大还曾经上过《时代》杂志,《时代》杂志用最臭名昭著(Thmostinfamous)来形容杨永信。
这是因为治疗方式一般都有电击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毫无人性,所以在当年他就被众多网友封为了“磁爆步兵杨永信”。
我也是靠着上面这文章才想起来这个人的,你看着他们在戒网中心的使出的方法时很容易让你怀疑自己像是在上世纪30年代看着一群医生在治疗同性恋时的样子。而你现在再去看判断网瘾判断标准的时候,我猜你会和我一样被吓到。
医院制定的中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年11月8日在京通过专家论证。
我自己算了下,我不是网瘾的阶段大概只有高中毕业以前的那段时间,之后每天六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别说保持三个月了,三年都超过了。
另一个网瘾问卷。
而且他们对网瘾的界定范围特别的大,手机和电脑上浏览网页都算是网瘾,游戏的话不管你是页游网游单机都叫网瘾,长时间聊天也算,你不聊天每天刷淘宝也算。总之就是整个互联网文化在他们眼中都像是祸害。
最高成绩也只是青铜,就别说我菜了,我这叫不会玩。
上面这款游戏我是在两年前弃坑的,一年的时间内我玩了场平均一场游戏在30~60分钟不等,取个中间值算5分钟的话,我在这款游戏上大约花费了个小时,按一天6个小时的游戏时间算,相当于我连着玩了天左右。
按照上面的标准来说的话,我这已经算是深度沉迷了,感谢我上大学的时候不是08年,感谢我爸我妈知道我只是爱玩游戏不是精神病,不然我早就被这群“医生”电的妈都不认识了。
这是我工作日两周的游戏时间总结。
而我现在作为一个普通的新媒体编辑看着上面这个诊断标准的时候只有一个词能形容我了:目瞪狗呆。
我一天在网上的时间几乎等同于我睡醒的时间,然而这就是我的工作。而我休闲时间中最开心的事也是在网上和我分隔异地的朋友相遇,然后共同的玩点什么或者只是说会话。这个状态至少维持了一年,感谢社会没把我当做精神病一样扭送进那群“医生”手里。
但这些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最正常最伟大的发明,在这些拿着电击棒的“医生”眼中却是怪兽,是这些导致了孩子不听话,是这些让孩子不学习,是这些让孩子不学好。
这个锅甩的是真的轻松啊,反正人们喜欢什么人们沉迷什么你就说这是有害的一定有办法证明的,但是,那些把孩子推进火坑里的人稍微想想好么?
没有网络他不听话还是不听话,没有网络他不学习还是不学习,没有网络他不学好还是不学好。把自己的教育失败轻松的推给网络的不负责程度仅次于把孩子交给这些在孩子脑袋上电击的人。
可能对他们来说“听话”远比孩子自己独立的人格重要吧,我真的无法想象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的孩子会怎么看待把自己送进去的父母。不过这样就说的通了,他们想的大概是“反正孩子都听话了,我管他经历过什么呢。”
全世界市值排名前四的公司。
在全世界市值第二高的公司是互联网企业,前三名都是科技企业的时代,我们竟然还有一个合理存在的戒网机构。
这件事的荒谬程度只有当年的游戏禁令有的比了,最后分享一下最近这些事情出来之后网传的戒网瘾中心的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