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绝招让中学生彻底摆脱网瘾

发现孩子更多兴趣爱好   孩子沉迷网络,这是不少家长的心头之患,尤其到了寒暑假,当家长的就更担心了。友人有个男孩子,在上初中时也曾迷恋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乃至生活。为此,友人伤透了脑筋,曾使出了打、骂、关等招数,却收效甚微。后来,友人想到儿子以前很喜欢画画,便想把孩子的兴趣爱好重新转移到画画上。做通孩子思想工作后,在一次暑假期间友人把儿子送到一个美术培训班。刚开始,儿子确实有些坐不住,但毕竟画画是他原来的爱好,也就坚持下来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儿子的画画水平大有提高,不仅提高了画画的兴趣,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孩子逐渐从沉迷网络中走了出来。   可见,要帮助孩子从沉迷网络中走出来,打、骂、关等简单粗暴的办法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搞不好还会走向反面。发现、培养、提升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营造积极的现实环境   青少年的“网瘾”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孩子对自身的发展和定位尚不清晰,自控能力缺乏,一旦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人际交往产生了障碍,缺少与父母、同学及社会的正常交流,就会逐渐封闭自己的心灵,进而把虚拟的时空替代现实的环境,沉溺于网络。所以,从改变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入手,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的现实环境,是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一个切入点。   要做好这件事,除了家庭和学校对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加强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外,假期中,学校也应该多组织丰富多彩的夏令营、冬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以现实生活同“网瘾”世界“竞争”,夺回孩子的心灵花园。家长有空也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走亲访友,多和孩子交流谈心,尽可能丰富孩子的家庭生活内容——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是不会沉溺于虚幻世界的。对一些“网瘾”严重、无法自拔,已经不愿意走出网络世界的青少年,则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孩子上网成瘾,“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病”因通常是:上网时间过长、存在心理障碍和休闲生活单调。   不少家长对孩子因上网成瘾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心里十分着急。心里一着急,就“有病乱下药”地管教孩子:不准孩子上网的有之,谩骂网吧老板的有之,甚至还有指责网站的。其实,凡此种种的做法,因为没有对症下药,非但难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我认为,作为家长,必须采取科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有条有理地找出孩子上网成瘾的“病”因。如果是孩子上网时间过长,就应及时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如果是孩子存在心理障碍,就应及时疏通孩子的心理障碍;如果是孩子的休闲生活太单调,就应丰富孩子的休闲生活。总之,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病”制宜地采取管教措施,决不可以“有病乱下药”。请孩子自己现身说法   记得当年孩子上高中时,也有一段时间上网成瘾,但我们没有采取严格禁止的办法,因为这样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事情走向反面。因此,一方面与孩子沟通,说明上网不是什么坏事,人大了都要学会上网的,不然就要被时代淘汰,一方面适当减少他上网时间。   同时,我们及时与老师沟通,设法让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是关于上网成瘾的问题的,使同学们都来重视上网成瘾问题。后来,一家报纸举行了一个有关“网瘾”话题的征文比赛,我们就动员孩子撰写征文,说好文章完成后,有一定的上网时间作为奖励,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后来,他写的应征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我们将文章复印并放在写字台的玻璃下,说是作为一种纪念,其实就是提醒孩子自己要说到做到,时刻提醒自己。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网络积极性就大大降低了,终于平稳渡过了高考[微博]时光,取得了比预期要好的成绩。   这种让孩子自己分析、阐述的做法,有利于上网成瘾的孩子自己分析自己,自己转变自己,虽然有难度,但最终的结局会好于预期。而一味对立,效果往往不见得好。社会学校家庭要齐抓共管   面对互联网的诱惑,如何帮助、引导青少年预防和戒除“网瘾”(“网恋”),不断加强他们抵御“网诱”的能力,乃是社会(街道社区)、学校和家庭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是社会各界的责职。对染上“网瘾”的青少年,各有关方面都要予以   学校要尽心尽职地呵护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发现“苗头”,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积极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帮助青少年尽快走出“网瘾”的误区。“家长式”教育不可取   面对众多的“网瘾”(特别是“网恋”)青少年,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变“家长式”的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一旦发现孩子患“网瘾”,不要打骂、讽刺挖苦;也不必惊慌失措,一味认为孩子学坏了……家长平时要多关心、体贴孩子,注意观察他们的“网瘾”动态,把孩子当作知心朋友,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理疏导。与他们平等地交流、沟通,让他们真正懂得“网瘾”的弊端和危害,让他们口服心服地自觉改掉“网瘾”毛病,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到学习、工作中去,从思想上摒弃“网瘾”。而千万不要用粗暴、压制的手段去“教育”孩子,否则十有八九会适得其反。帮助孩子健康上网   网络是人们获取、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种种便利和好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速度与质量。对孩子而言,网络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学到许多在书本、课堂和学校内学不到的东西,使课堂得到延伸,发掘自身的长处和自己的兴趣。因此,对于孩子上网,家长绝不能采取禁、堵的方式,相反,应该予以鼓励和赞许。   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各种暴力、凶杀、色情、欺诈等不良信息并存,不可避免地又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同时,一些孩子自制能力差,常常会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因此,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上网的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孩子上网,首先要注意内容有所选择,监督孩子上健康有益的网站,不涉及不良信息。可以安装“绿色宽带”,保证网络内容健康。同时还要注意时间应该适度,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电脑前,孩子每次上网时间都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此外,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正人先要正己。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甚至经常浏览不良网站,孩子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一旦有机会便会效仿。引导孩子慎重交友   许多专业调查和实际情况表明,一些青少年过度迷恋、沉溺网络世界,这和孩子们尚不成熟的“交友观”发生偏差存在一定的联系。   家长在思考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戒除网瘾的时候,不妨可以留意一下孩子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是怎么样子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教育,正确地引导孩子交友。成长中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需要和有内涵、有修养的人交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绝非世俗功利的想法和做法。因为只有这样,孩子自己才会发现差距,找到正确的动力,才会积极向上。交友观的正确树立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健康文体活动充实假期   寒暑假期间,孩子无学一身轻,确实应好好给他们安排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去年,我两个邻居各自按照小孩的兴趣结合家庭经济情况,作了安排。一家小孩爱好地理、历史,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家境又较好,他爸妈便带他去了海南、桂林旅游,既领略了祖国壮丽风光,又丰富了史地知识,有利于学习。另一家的孩子爱下象棋,平时无暇多学,兴趣不易满足,棋艺提高缓慢。去年寒暑假他父亲给他请了一位棋艺高超的老师悉心指导,小孩的棋艺提高很快。这两家的孩子各自参加了自己喜爱的活动,爱玩的天性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也就不会去迷恋网络了。







































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3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