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为:网络依赖,不上网就难受,上了网就下不来,甚至几十小时不吃、不睡,自己难以自控;用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并因此而获得愉快和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不愿与他人交往;自己往往不承认过度上网有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互联网成瘾症”(IAD)或“病理性网络使用”(PIU)。
调查表明,有“网瘾”者,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但以13-17岁的青少年为最多。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首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已达13.2%,其中,男性为17.07%,女性为7.03%,初中生的网瘾比例最高,已达23.2%。此外,还有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
“网瘾”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轻则使学习成绩下降、生活节律紊乱、人际关系恶化,重则导致逃学辍学、滥交网友、情绪急躁、行为怪僻、偷盗钱物、打架滋事、视力和智商下降、脊椎弯曲和形成“键盘肘”等,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专家研究认为,“网瘾”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不当。主要表现为“三个过度”,即过度关爱、过度保护与过度期望。这种保母式的教育和管理,使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丧失殆尽,以致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是学校应试教育失误。尽管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学校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还是难改以分数论成败、以升学率论优劣的教育和评价模式,学生压力过大,又无科学的疏导和切实可行的宣泄渠道,以致走进网吧“解压”和逃避学习,从而形成“网瘾”而难以自拔。
三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网络、影视作品和书刊等大众传媒充斥着低级趣味、血腥暴力、玩世不恭等“儿童不宜”的情节和画面,孩子耳濡目染,就难免“近墨者黑”了。
针对“网瘾”的成因,被誉为“中国戒网第一人”的陶宏开教授提酲各位家长,孩子有了“网瘾”,不要“病急乱投医”,“‘网瘾’是个认识问题、习惯问题,也就是心理问题。心理的病要用心药来医治”。陶宏开教授就是用一对一、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方式为许多严重的“网瘾”患者成功地戒除了“网瘾”。
和谐心理学校是广西第一所心理特色学校,拥有一支由专家、教授和博士组成的心理咨询师队伍,本着“诚敬、专业、规范、高效”的服务理念,近十年来,一直雄居广西心理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成为广西心理服务的第一品牌。“要咨询,找和谐”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学校优势项目:
●个体心理咨询(含心理测量);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
●心理咨询实务研修生培训;
●重走长征路夏令营;
●儿童注意力训练;
●企业EAP服务。
校址:广西桂林市中山中路13号金马大厦3单元和(百货大楼对面)
-8
6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