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10年从菜鸟到型男的征程

总纲近期开始写“健身十年“系列文章,回忆一下自己十多年的健身经历,顺便分享一下自己的健身经验,希望能帮到即将或者已经踏上健身之路的小伙伴。文章大概分为以下几类:体适能(增肌、减脂)训练产后恢复训练功能性训练徒手训练运动营养近期文章分享计划:①我的训练思路和训练计划②新手如何安排自己的一次训练③训练前热身安排④训练后怎么自我放松(静态伸展、筋膜SMR)⑤增肌减脂的饮食建议⑥产后恢复指导建议(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引言本文属于“健身十年”系列开篇,是我个人十年健身历程的回顾和经验总结。回头一看,自己当初都想不到,一项爱好能坚持十几年。当你数十年如一日的沉迷于一项事物时,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希望爱健身的我们如同刚开始接触健身时一样: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永远热泪盈眶。历史太过久远,现在能扒出的图片是07年的16年9月的状态初中最早能称之为健身应该从年冬天开始,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健身的缘由比较奇葩:天冷!那时候在乡下上初中,冬天特别冷,有时候早上去上早自习,走到半路还要找点柴禾烤烤火,一半是因为冷,一半是为了玩儿。那时坐在教室上完一节课脚都冻木了。有一天突发奇想,决定试试俯卧撑取暖,下课做了几十个,上课时果然暖和多了。去年拍的老家的冬天,小时候手和耳朵经常冻烂去年回去拍的小学母校教室,当天室外温度零下5度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月之后,每天俯卧撑保持在+的数量。早自习起床个,课间十分钟个,饭前个,饭后个,睡前个,形成习惯之后寒暑假基本没停。半年以后成了我们班第一大胸。做俯卧撑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大一的时候,而大胸的记录一直保持到大学毕业。挤挤还是有的,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大~初中那会儿运动成瘾,逮着啥都想练,真是达到了剑魔独孤求败“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上学的路上学习人猿泰山,爬到一棵树上再纵身一跃抓住另一棵树的树枝,拉几个引体,跳下来继续上学。经典的例子还用盖房子的楼板做过硬拉,架子车底盘做过二头弯举和单手推肩,那时的自己都快成“武痴”了。现在条件这么好,每次训练还要酝酿能量,很是鄙视如今的自己。当时搬砖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开始搬楼板青春期版的杠铃高中高中基本都是打球,+的俯卧撑,下了晚自习去操场拉引体,跑步、蛙跳,偶尔上课蹲蹲马步。高中三年无可争议的坐上我们班第一壮汉这把交椅,这全是俯卧撑的功劳~后来高三成绩不理想,被一块打篮球的好朋友拉着练体育,比较戏剧性的是后来我考体育进了体院,他又上了文化类的大学。高中版李小龙(主要看发型~)大学08年上大学之后,不到两个月把以前每天+俯卧撑的优良传统丢掉了。大学和高中比着就是多了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实在适应不了。开始撒欢的玩,打扑克、疯狂的打篮球打到吐,上午睡觉、下午睡觉,睡到背疼。后来去玩电脑,打夜市(网吧通宵玩电脑),那时候同学过来招待的标配都是吃饭、打夜市。不过我玩电脑除了玩QQ、斗地主和看电影,对其他没有兴趣。幸好没有沉迷游戏,要不世界上少了一个肌肉男,多了一个网瘾少年。现在回忆大一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对面宿舍的哥们只要斗地主缺人,就开始吆喝:“壮男,过来斗地主。”现在仿佛还萦绕在耳边。青涩的大一和陪了我四年的哑铃半年以后觉得这样的生活好无聊,空虚寂寞冷,那时候还创造出了“人生就是忍受孤独和享受孤独的过程”这类的句子。后来不是在阅览室偶然翻到《健与美》,我估计我都成为一位犹豫的诗人(乡村老师~)了。看完《健与美》之后感觉相见恨晚,开始比着上面的训练计划练。刚好我们班有个同学从家带了一付7.5kg的哑铃(哑铃毕业的时候被同学卖废品了),开始用最简陋的器械按照世界级选手的计划训练(很遗憾最后没有练出世界级的水平)。每天都是舍友们在看电影,打游戏,出去唱歌,约会,而我在做各种俯卧撑,腹部训练,玩哑铃,扣着门框拉引体向上,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坚持到了毕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攀岩和扁带年被我上铺的兄弟带着玩攀岩和扁带,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疯狂的迷上了这两项运动。练得最刻苦的时候可以称得上“风雨无阻,寒暑不移”。算下来攀岩和扁带练了已经6年了,时间真的好快。攀岩12年郭亮和大师兄、马群、小白羊14年比赛犹记得练攀岩半年后,暑假去北京工地搬砖、和泥两个月。回来之后指力大增,和同学一块儿攀岩之后,他对我的进步刮目相看,非要向我讨要秘诀,我如实相告之后,从此他对搬砖生出了无限向往之心。室内抱石攀岩不仅带给我运动的乐趣,也让我收获了很多运动以外的东西。改变了体型的薄弱环节:练出了无敌背部肌肉线条和超强的指力,从此对自己的身材信心大增。每次户外野攀,在完成不同的线路时,都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使我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更有勇气去挑战看似不可能的目标。13年美玉桃源,谢谢摄影师神话14年郭亮攀岩Slackline「黑暗中听得她身上衣衫轻轻地响了几下,似乎翻了个身,她凌空睡在一条绳索之上,居然还能随便翻身,实是不可思议。」——这是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对小龙女睡觉的描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种运动,能让你亲身感受小龙女翻飞于绳带间、以绳当床的「古墓派」体验。小龙男这项运动叫slackline可以翻译为走扁带。即行走于固定在两点之间的尼龙扁带之上,保持身体平衡,甚至完成各种技巧动作,如跳,弹,空翻。走扁带最开心的事情是,在13年冬天大雪天练成了胸弹,从此成了河南扁带界的“扛把子”。12年岩友会扁带比赛走扁带是融合平衡木、走钢丝、蹦床三位于一体的运动,训练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需要极度的精神专注,来控制身体的放松,如同黏在绳子上一样。每次练扁带都感觉我如同老僧入定,在心情烦躁或者压力大的时候,练练扁带能迅速的调节心理状态,又能满血复活。春夏秋冬工作因为热爱健身,年开始进入健身行业工作。刚进入行业时对我打击还挺大的。因为入行之前身边朋友都和我说“你适合做健身教练”、“你做健身教练一定会很厉害”等等,这样我就带着飘飘然的心态投入了健身的滚滚大潮之中。做了教练才发现和自己想的压根不一样。身材好、练的好并一定能把客户带好。虽然在体院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在学校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知识体系太过陈旧,这就导致刚开始的工作极不顺手。掷铁饼者~后来经历了半个月的反思,开始虚心的向老教练请教如何与客户沟通,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明确的表达训练动作注意事项,如何把动作难度降阶,让运动能力的差的客户迅速上手。从此踏上学霸之路,天天看解剖、背肌肉起止点,看运动生理学,看运动营养学,看运动生物力学等等。后来陆续考取了AASFP,NSCA,ACSM的私人教练认证,这两年的计划是学习运动康复。进入健身行业之后,一直不见增长的体重开始快速上升,从以前的70kg到现在的86Kg。做到了在知识增长的同时,体重也稳步增长,健身健脑同时进行。目前和我的好朋友陈猛经营一家健康管理工作室,同时也跟随他学习运动康复。13年14年15年16年创立户外训练体系这么多年练过街头健身、跑酷、太极、、健美、攀岩、crossfit,尝试了这么多种训练发现:没有最好的训练,只有适不适合的训练,目标决定训练方式。亮点是背影最近这两年和朋友在思索如何把户外运动和健身结合到一块。既能体验到在大自然运动的乐趣,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最后融合的结果就是巅峰户外身心综合拓展训练体系的建立,它是一种融合户外功能训练、攀岩、Slackline身心平衡相结合的课程,历经我们团队(人称北环四大天王,这个典故课程文章会详细讲的~)一年实践和研发,近期即将上线,敬请







































补骨脂素价格大概是多少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6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