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网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四)
学生染上网瘾就像健康人染上了病菌病毒,就属于病人,须当诊疗医治。病人多类,病因各异,对症下药,莫许乱医。
学生的网瘾是习惯表现,戒除网瘾须当从培养习惯开始。但人不同,环境不一,沾染网瘾原因也不会相同,医治网瘾须当依人定法,各行其道。用一个法子去教育,就像用一种药剂医治百病一样,非但治不好病,还会治死人。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数个或者十数个或者数十个“瘾君子”怎么治?这就需要有个统一的办法去集体调理,等到这些人有个好的想治的精神状态,才能以人定药,以人下药。这个调理工作是教师的责任,需在学校安排下持久行动。
怎么去调理?我们把这个调理工作叫做立标定向,或者叫做思想扭转。
网瘾学生无不都是思想沉溺在网上的奇怪传闻难以自拔,让其醒悟是篇大文章、长久事。学校要查其教育设计,教师要查其教育行为采取有效办法。想在按部就班地教学中改变网瘾学生的网瘾行为肯定是不可能的,想依靠作业加码甚至严管体罚来改变网瘾学生的网瘾行为恐怕也会适得其反。如果那样能够解决问题,学生在家里家长就能解决,为什么网瘾学生都是学生逆行家长教育呢?但如果放弃当前的学习的目标任务,专门去扭转恰恰又让这些学生意识到学校、教师有专门整治他们的意向而逆反心理大发。
战国时代扁鹊为蔡桓公医病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病在腠里,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肌肤,药剂之所及也,病在骨髓,无可奈何也。学生网瘾不治,危险大得很,一是影响学习,与家庭、学校、个人有害,而是与国家、社会有害。因此既要早治,又须当采用温和的、潜移默化的、易于网瘾学生接受的办法。
宣传英雄模范知名人物事迹,学习英雄模范知名人物行为,让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驻入人心是好办法的一种。然而,如果你学校或者教师大张旗鼓地开会,高音喇叭吆喝,不与学生心理需要契合,恐怕也会适得其反。怎么办?班级可以先树立几个有威信的、好助人为乐的、能够自律的典型,让他们出来演讲学习心得体会,结合自己的成才目标现身说法,让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学习办法成为多数人的想法,或许能够激起全班的学习欲望。欲望有了以后,还需要用很多活动来加深、巩固,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模范人物,英雄人物,知名人物是属于不同层次的人生目标,在讲人生,讲国家以至于世界的发展形势中需要,频频结合自己的将来怎么办,是逐步将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知名人物的事迹、形象渗入人心,进而固化行为方向的一个办法。这个办法需要反复进行,需要多种方法并举,逐步提高教育层次,更新教育手段,才能让网瘾学生逐步地、一滴一点地走过网瘾阴影。心理阴影走出来了,以后的教育步骤就能加快了。
心理阴影走不出,任何急于求成的措施都是拔苗助长。这个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活动配合教育,至于怎样配合、用什么活动配合。要依据学生学习阶段不同、教育形式、环境形势不同采取不同引导方法。实施这个扭转思想的措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坚持长期工作,进而形成一种不可逆转、不可代替、不可忽视的传统教育行为。这是扭转思想的教育,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社会成功人才的正确道路。
教育有规律,违背规律贻害无穷。现在是任凭国家可以少培养几个科学家,也不能多培养一个害群之马、社会盲流。科学家培养需要学校的层层努力,需要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科学知识的叠加,而社会盲流是缺乏立标定向的教育中不经意间就形成的教育次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天天喊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就是不忘喜好轰轰烈烈地宣传、大轰大嗡地行动。真正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往往会因为耽误课堂教学而受某些领导以学生考分低、班级、科目名次不靠前的批评。好些居于领导位置的人就喜欢、甚至擅长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喜好喋喋不休,甚至为自己出名地谈论改革创新,其实他们不知道学校改革离不开学校现实,教育创新离不开学生实际需要。
他们就是毛主席批评的“下车伊始就刺刺哇哇乱发议论”的人,是“自以为聪明,其实很愚蠢”的人。他们不看学校、班级的学生实际,不看学生生存、生活环境状况,就以所谓的高明的顶层设计压下来。这样不切实际、不依据具体情况的推销的“好主意”其实是害了学校,害了学生。一些危害社会安定、追求暴富、谋财害命的人,还有那些恣意张扬自己个性,驴踢马跳的所谓“弄潮儿”都是不切实际、靠心血来潮胡掀教育高潮的产物。
改革开放几十年,学校在国家大形势下确实培养了很多人才,但一些学校教育不切合学生实际也吐泻出去不少影响社会安定的因子。社会不安,单位动荡,公安警察云集,单位保安把门说明什么?社会杀人放火,奸淫拐卖说明什么?可以说危害社会治安的这些人都不是境外敌人空投过来的,都是经过我们学校不切合实际教育“熏陶”的。
我们在培养很多人才的同时,也吐泻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子,那个是切合实际了?都没有。我们学校哪个也没有主动培养社会不安定因子,也没有有意培养这些人,但我们的好高骛远行为往往忽略学校、班级内的那些差生、学困生、甚至思想活跃学生、乐于表现学生、不好按部就班的学生。我们学校也经常以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知名人物教育学生,但这种教育往往是通过标语口号、大会宣传的狂轰滥炸式、表面文章式、忽冷忽热式、应付形势式,特别是让领导看式、应付检查式。这种教育是不是与学生思想需要合拍真的很难说。
学校不要怕学生成名成家,不要怕学生好于表现,这些行为是人才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不要臆想学生成名成家就会跑到国外,就会一心为己。那些年一些知识分子崇洋媚外,投靠西方,卖国求荣,不等于所有名人大家都喜欢那些充斥着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地方。让学生成名成家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的一种方法,学生成名成家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需要,为什么学校不能大力提倡呢?
成名成家的立标定向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初中阶段非常必要,高中阶段万分必要,无此不能形成努力向上的习惯,无此不能坚定成才决心,无此没有投身报国资本。有学习英雄、名人、模范的心胸,就能有努力、奋进、不屈不挠的行动,就有抵御网上诱惑的能力。有的人说,有知识、有本事也需要有为国报效的思想。这话没有错。我们的学校不是天天做爱党、爱国、爱民教育么,难道一个英雄、模范、名人教育就代替一切了?不要多心,也不用瞎想。人是高级动物,高级就高级在复杂上,不会因为一个英雄模范名人立标定向,就坏了中国人的报国心底。
咱们说戒除孩子们的网瘾,须当采取有利、有力的方法措施。只要学生没有沉溺网游的习惯,能够清醒自己的成才目标,还害怕他们不学习、不上进吗?古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刻苦读书利用“三上”就是动力使之然,而不是棍棒使之然、集体号召使之然。在这里,我们还不能想到什么教育孩子的方法吗?
社会病诊疗所:崔云恒卢化南.3.9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