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必你一定听过某款“荣耀”游戏。这个现在红遍下至小学生上至上班族的游戏,连从来没有接触过网游的小编都屡有耳闻,几乎每个朋友圈或小团体中总会有一起“开黑”的话题可以聊。暑期将至,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在家时间过久造成上网过度。下面就给大家分医院的一例网络成瘾的案例,希望大家提起警惕。
初一孩子沉迷网游母亲放弃工作
家住桥东区的罗先生孩子今年12岁,读初一年级。据罗先生自述,孩子小学五年级刚刚接触网络游戏的时候,并不痴迷,到了六年级就有点迷恋了。“并不是不管啊,管不住,他每天中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玩游戏,下午放学第一件事还是拿手机玩游戏。喊他吃饭也不听,就盯着手机一直玩,每天晚上不到两点不睡觉,就是一直坐着玩”。
最近,罗先生的儿子沉迷于一款叫《**荣耀》的网络游戏。罗先生的儿子一放学就“利用”一切时间来玩游戏。而到了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会从早玩到晚,“每天睡五六个小时都不到,天天玩游戏超过十个小时”。
为此孩子的妈妈非常担心,情急之时甚至放弃工作在家里看着孩子。但上初一的孩子还正处于叛逆敏感的青春期,管也管不住。罗先生只好带孩子医院接受治疗。
医院的赵国强通过接诊诊断,孩子的网络成瘾状态已经无法自控产生严重心理依赖。赵主任表示:实际上,网络成瘾患者的心理防线十分脆弱,与正常上网者相比,他们更易抑郁、焦虑,时常倍感孤独。网络成瘾和赌瘾、酒瘾极其相似,一旦失去网络这根精神支柱,恋网者就会出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等戒断症状。
需要警惕的是,不光是青少年儿童的网络成瘾,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加入到网络依赖的大军中,不可自拔。专家分析网络成瘾者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一:技高瘾大
电视、电脑、网络等代表着科技进步的产物,总会引起部分人的高度兴趣和过度参与,有学者称之为“科技成瘾”。有意思的是,调查发现,越是高手越容易上瘾。
43.8%的成瘾者以“满足爱好或特殊需要”为上网首要目的,他们把更多时间花费在了网络游戏和色情网站上,仅有4.2%的人利用网络来学习。
特征二:明知故犯
按常理,网络成瘾者对网络应该有着高度认同。出人意料的是,调查中对网络持负面态度的成瘾者大大多于正常人。他们大都认为上网弊大于利,却迟迟不肯撒手。也许,过度上网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许多,但无法克制上网的冲动一再逼其就范,而这恰恰是成瘾的典型表现。
特征三:意志难挡
如果你认为只要自己意志坚定就不会对网络上瘾,那么你错了。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在意志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别,这表明意志力强的人并不一定比意志力弱的人更能抵制网络的诱惑。从这点看来,我们绝不能低估网络对人的吸引力,更不要高估自己对网络的免疫力。
盲目戒断更易引发身心危机网络成瘾危及身心,更给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干扰。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成瘾都可以突然被制止的。众多研究显示:对于一些重度网络使用者而言,盲目停止使用网络可引发显著的生理心理变化,不仅危及健康更不是根本治疗之策。
这是由于,对于那些每天平均在网络上花费5-6个小时并已构成网瘾问题的患者,停用网络可导致生理唤起水平的升高,其中包括心率、血压等状态的变化,随之伴随而来的是焦虑水平的加重。另一方面,不存在网络成瘾问题的健康个体则不会出现以上状况。
研究显示,相比于使用网络前,网络成瘾患者在突然停止使用后的心率及血压平均升高了3-4%,部分受试者的升高幅度翻番。“尽管这一幅度不至于威胁生命,但已经足以导致焦虑感,相关激素改变也可损害免疫应答。本项研究还显示,停用网络所带来的生理学改变及焦虑水平的升高与一些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相似,如酒精、烟草、海洛因等,而这一状态也可能导致部分个体再次参与到网络使用中,以避免这种不愉快的感觉。”
“当个体体验到心率加快等生理改变时,一个问题在于,他们可能会将其解读为一种躯体性的威胁,尤其是当自己本已处于较严重的焦虑中时;这样一来,他就会更焦虑,更想把心率降下来,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医院心理障碍专家提示:突然移除数码设备时,短期内个体自评焦虑水平升高,而长期内抑郁及孤独水平升高,甚至出现脑结构及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危及整个大脑安全。因此,网络戒断不是说戒就戒,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才是根本解决之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