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2004中国文化10件大事

“繁华”2004,中国文化10件大事

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的《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报告,在海内外的华人圈中引发巨大反响。

春去冬又来,花谢又花开,不经意间,台历已翻到最后一页,不由得人感慨:逝者如斯夫!回眸一望,往事如烟,从出版业改革到影视外资进入,自西周墓葬群考古大发现到世界遗产热神州,各种热门事件很多;一边是革新中热烈的产业化,一边是损坏中静静地继承保护,众多矛盾交织前行。整体说来,文化界的2004年,虽是花开满树意繁华,但鲜有令全民为之注视的事,只能算是个“热烈”的平庸年。借用李叔同的一句话来讲:一事无成身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只是雁过留声,好歹也是一年,总可梳理出些值得我们留意的事。细细盘点2004,以事件的重大性和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为根据,特推出此10大文化事件,谨供参考。

1、考古大发现:周公庙西周墓葬群 核心:2004年初夏,一条考古信息传遍世界:在陕西周公庙遗址发现了西周大型墓葬群。  细解:2004年5月7日下午,周公庙考古队成员、北京大学副教授雷兴山在陕西周公庙凤凰山山梁上,发现了墓葬的某些遗存及盗洞,他意想到自己所发现的应是西周墓葬的墓道。随后,考古队对该墓所在的山梁进行了大规模勘探,目前已钻探出大型墓葬19座,其中首次发现带4条墓道的墓葬9座和带3条墓道的墓4座,另有两墓道者4座,单墓道者2座,陪葬坑13座。

“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型墓地的发现,从学术价值上说,堪与20世纪初安阳殷墟的重大考古发现相媲美,是新中国可谓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邹衡,在周公庙遗址进行了认真考察后说。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10月17日开始,考古队对保存相对较好的18号西周大墓和遭到过严重盗掘的32号西周大墓进行试掘。发掘进程中,遗址大墓发现很多可疑的“盗洞”使得悬念迭起。目前这两个西周大墓的墓葬形制已基本揭穿出来。还出土了一些西周时期的文物遗址,包括一些贝壳、蚌泡、人骨骼和原始瓷豆(灯)等,其中1具较为完全的鹿骨架让人惊奇不已。还出土了刻有铭文的一件青铜器盖和一个青铜簋都,铭文共有23字。更多悬念尚待破解,陕西周公庙墓群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2、出版社体制改革  核心:中央决定:2004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进行出版社的体制改革。  细解:2004年春,国家出版总署表示,全国现有的568家国有出版社将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在未来的3至7年中,除人民出版社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之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性企业体制。

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变化随之出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新华书店总店年内完成股改;民营书店获得与新华书店同等的权利……,一场加速整合以提高竞争力的改革开始在中国出版业大力进行。2004年4月初,中国出版团体正式改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转制为企业,成为第一家以企业身份出现的出版单位。这意味着国家完全将出版社作为与其他企业一样的经营主体来看待。对企业性质的明确承认,将给出版社的运营带来巨大的变化。这标志着出版社的体制改革真正进入实质阶段,中国出版业,这个被称为“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的行业终究羞答答地打开了大门。

3、法国文化年

核心: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法国文化年在中国举行,百余项文化活动陆续展开。

细解:“中法文化年”是1999年和2000年中法两国国家元首在互访时共同肯定的。双方约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在法国举行中国文化年;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在中国举行法国文化年。法国将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教育、建筑、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向中国公众展现鲜活的、立体的法兰西新形象。10月10日,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法国文化年在中国隆重开幕,胡锦涛主席希拉克总统分别致以贺信。

法国文化年以“以人为本和革新”及“浪漫与创新”为主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陆续举行百余项文化活动:法国音乐家雅尔的紫禁城激光音乐会、“法兰西巡查兵”飞行表演、法国时尚100年大型设计展、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戴高乐生平展、中法击剑比赛、《走近法国》展览、《新浪潮――法国当代艺术展》、《国际大都市――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法国视野――建筑设计展》、《太阳白癜风哪治得好王路易十四展》和《新式家居和法兰西生活方式》等。          4、2004文化高峰论坛

核心:“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批评《易经》引发“传统文化”保卫战,以“提倡文明多样性”为主题的《甲申文化宣言》获通过。

细解:由语言学家许嘉璐、国学家季羡林、哲学家任继愈、科学家杨振宁和文学家王蒙为发起人,以“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为主题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九月三日至五日在北京举行。汤一介、周汝昌、白先勇、刘梦溪、谢晋、陈映真、刘诗昆、黄苗子、梅葆玖、阿来等近80位名家列席。论坛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在科技、经济、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多样性、文化多元化与文化选择,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等重要论题。

论坛成员大都提交了论文,有三十一名成员现场发表论文,分别从教育、文学、历史、哲学、语言、音乐、戏曲、戏剧、电影、电视、舞蹈、艺术、广播、书法,各种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所能体现的人文精神和能够向世界转达的文化信息。其中,杨振宁的《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报告,认为中国《易经》的思惟方式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缘由。报告在海内外的华人圈中引发巨大反响,虽然杨振宁声明自己并没有攻击中国传统文化之心,但还是引发了来自广泛途径的持久的剧烈批评,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卫战打响。而杜维明的《纵论中华文化》、王蒙的《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汤一介的《“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阿来的《汉语的全球化与被全球化》等报告也都引发很大反响。

论坛还通过并宣读了由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王蒙、白先勇等八十多位学者签署并发表的以“提倡文明多样性”为主题的《甲申文化宣言》。并决定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文化高峰论坛。

5、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核心: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举行。34项遗产地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苏州决定”,发表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

细解:为期10天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6月28日在中国苏州开幕。出席本届会议的有约700位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本届会议,有34项遗产地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5个国家首次进入名录,另有6个现有遗产地的扩大项目被列入。而我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沈阳故宫,盛京三陵三个项目,全部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为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均为明清皇宫和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拓展项目。至此,我国已具有30个世界遗产。全球共有788处世界遗产。  本次大会通过“苏州决定”,对2000年“凯恩斯决定”做出了重要修改:2006年起,《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每一个缔约国每一年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从1项改成最多2项,其中最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名。大会还发表了“苏州宣言”,呼吁预会各国将青少年作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的重点,积极向青少年提供有关服务和指点。

6、打击色情络专项行动

核心:为增进我国互联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导打击淫秽色情站。7月16日,打击淫秽色情站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细解:近年来上淫秽色情活动呈泛滥之势,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应强烈。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指导,7月16日,全国打击淫秽色情站专项行动电视会议召开,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14个部门联合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打击淫秽色情站的专项行动。各种政策和行动随之开始出台并实行。

通过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重办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和违法违规单位;摧毁掉一批淫秽色情站;清算扫荡了一批上欺骗、赌博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完善一套有效防范和及时打击上淫秽色情活动的长效机制,遏制住了上淫秽色情活动发展蔓延的势头。为广大民和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络环境。

7、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向社会开放

核心:自今年五月一日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直属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

细解: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于三月十九日联合下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可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对持有相干证件的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也要实行门票减免或优惠。被肯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展开未成年人脍炙人口的文化艺术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

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有利于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潜能,进一步提高了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体现了“3贴近”的要求,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8、孔子诞辰2555周年,官方首次公祭

核心:孔子诞辰2555周年,祭孔活动首次由官方举行,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设立“孔子奖”。

细解: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9月28日,记念孔子祭祀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本次祭孔大典最引人注目的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现了公祭。公祭仪式由曲阜市副市长袁炳新主持。曲阜市市长江成肃立大成殿前,朗读了孔子诞辰2555年祭祀大典祭文。曲阜市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代表,和来自海内外的孔、孟、颜、曾姓氏祭孔代表团及教师代表3000多人参加了祭孔仪式,并分别向孔子敬献花篮,记念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海内外华人世界同时以各种方式祭孔,并推出一些列“读经”等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另外,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官员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宣布:中国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请,设立“孔子奖”,并已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程序。如果取得批准,这将是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

9、外资首次进入中国影视业

核心:外资可以通过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电影技术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公司。

细解:2004年10月10日,广电总局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电影企业经营资历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规定》,规定自2004年11月10日起实施。广电总局发言人朱虹说,这两项规定首创了两个“第一”。第一次提出社会资本可以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和电影技术公司,第一次提出外资可以通过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电影技术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公司。这两项规定的出台,是中国广播影视业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的重要一步和重要举措。

中影集团、时代华纳和横店团体成立的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成为规定实行以后首家真正成立的中外合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11月25日,索尼影视国际电视公司总裁迈克?格里顿和中国电影团体总裁杨步亭联合发布,宣布获官方批准并投入运营的中外影视制作公司――“华索”在京成立。在索尼以后,众多外国著名公司也对希望进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市场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一直以来,中国广电行业就被人们誉为1座储量具大的“钻石矿”,但现在觊觎已久的外资机构终究取得名正言顺的“采矿权”,外方资金将滚涌而至,势必致使中国影视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

10、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核心:我国举行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博览盛会。

细解:“文化产业”可说是2004年中国文化最热门的关键词。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文化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具前程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已成为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气力。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发展,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

11月18日,由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出版总署、广东省政府主办,深圳市政府承办的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这是我国国内举行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博览盛会。共设有60多个触及文化和产业的博览、交易、论坛、活动项目,有700多家境内外企业参展,其中的数字广播电视产业展、国际动漫画及卡通游戏展、中外文化艺术精品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暨历史名城展等展览引来了海内外众多参观者的注视。文博会为国内外文化企业建立了一个产品展现、文化交易和信息交换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营建一个良好的合作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了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为成长中的中国文化产业学习、鉴戒国际先进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是增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9月28日,记念孔子祭祀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本次祭孔大典最引人注目的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现了公祭。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