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习近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不同于自制能力、安全意识较高的成年人,身处于信息化潮流中的儿童——尤其是缺少家长监管的流动儿童,面临着极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年7月11日,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的志愿者走进了百水芊城社区此次活动便围绕“网瘾”这个话题展开,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带去了内容丰富的课堂。
·网瘾的小导入·
首先,志愿者以提问的形式了解了小朋友们日常使用网络的状况。针对孩子们的日常上网时间,讲师步步深入,明确了上网时把握“度”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这种理论教学使孩子们对网络成瘾的危害有了大体的了解,也将合理利用网络、适度利用网络的观念深深印在了小朋友们的脑海中。
·手工引导环节·
在理论教学之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分别在两张纸上画下了一个卡通小人、一台电脑,并在卡通小人头部的位置粘贴上画有电脑的纸片。志愿者解释道,若长时间使用电脑,卡通小人的头部便会黏上“电脑”,小人也就变成了一个失去自主思考的“电脑人”。在志愿者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脑人,发现了网络之外的乐趣。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折纸与画画
原本上课吵闹、静不下心的孩子,也被深深吸引,沉浸在绚烂的艺术世界中。这种富有趣味的方式让孩子们对网络成瘾的危害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的确是人体机能的延申,电子时代更是给予了人们“身披全人类”的可能性——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合理利用网络的基础上的。俗话说“过犹不及”,网络成瘾反而会削弱、代替、剥夺人们的各项能力。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的手工小课堂就以有趣简明的方式将这一观念注入到了孩子的心田中去。
黑板上
纸上
寻找网络之外的乐趣
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互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会议及演讲中多次提及网络安全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从儿童抓起的网络安全意识,就没有将来良好的网络环境。小小的心灵可以蕴藏巨大的能量,孩子们未来能收获多少,就看我们今天播下多少~
解决流动儿童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但南师红会将砥砺前行,一路以爱相陪。
新闻稿:姚寓恬
摄影:刘安然、叶雨辰
编辑:黄沁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