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耿红卫[1]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乡,)

[摘要]作为青少年上网主体的中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由于沉溺于网络而产生网络孤独、人际信任危机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心理知识教育、网络心理健康的调适、心理健康的咨询与治疗以及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等途径来有效解决。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青少年学生求奇求新求变的心理与行为选择,决定了他们已成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年4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底,截至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随着青少年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其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万人,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40.6%,其中有63%的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娱乐、社交和自我展示是大部分未成年网民网络生活的主题,其中未成年网民网络游戏的使用率达到81.5%,不仅高于整体网民,也高于青少年网民77.2%的水平。[1]当前,很多中学生网民长期沉溺于网络娱乐、网络社交等虚拟空间中,逐步形成了网络孤独症、网恋、人际信任危机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发展和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从童年走向成年的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逐步走向独立的人生道路的转折期。从生理上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处于一个生理逐渐趋向发育成熟的阶段,进入人生的第二次“生长高峰”,在生理上发生急剧的变化,是个体生长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从心理上说,一个人的中学时期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中学生的性意识觉醒,开始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呢
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8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