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与指导

中学是吸收知识的最好时期,博览各类书籍对于中学生而言十分有益,因此我所推荐的书中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也都是各个领域的经典之作,而且文字往往流畅优美,思想深入浅出,很适合中学生阅读,相信他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各种知识的养分。

一,适合中学生阅读赏析的古代作品及理由

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古代作品,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流淌在血脉里的传统。推荐如下书籍:

1、《论语》,是一本集文学和哲学于一体的书,它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之一,你不管是朗诵也好,默读也好,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为它做过注的人很多,介绍它的书也是很多的,像《论语别裁》这样的书也是可以参考的。如果仔细读它,你会发现它能够深入到你的内心去,它很适合高中学生阅读,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论语》是“内仁外礼”的一本书,告诉人们内心要有爱心,外在则要体现在一些礼节规范上。其实中国人的思想自古以来都受到孔子的熏染,读《论语》,也更能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源和精髓所在。读《论语》的时候,最好找没有断过句的版本来读,当你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够断句的时候,你也就把它读通了。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它含有很高的哲学价值,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它很适合用来背诵,初中的学生就可以朗读。这本书其实不长,就几千字,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好找现代的版本来看,重点要理解它的思想,要慢慢的读。

3、《庄子》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是一本非常有智慧的书,可深可浅,可能其中的许多道理并不是立刻就能懂的,但是全书读起来很有趣,对于人的思维锻炼是有好处的。它要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的学生才能够很好的读,它有很好的哲学和文化价值,有很好的现象力,文章里数不胜数的寓言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某种参照。

4、《诗经》,唐诗,宋词,能提供语言上的参照,就诗歌的角度来讲,学生能够体会到他的意境,但我觉得,它的价值,就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对学生最有意义的应当是朗读上的启发,学生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字与字之间声音上的关系,这是当代语文做的最差的,所以,应当从小学开始。陶渊明的诗,它的力度,来自于诗人独特的叙述的角度,事物回到了文字自身,在清新的文字下面,往往蕴涵着事物的本质,它常常能够带着读者回到心灵自身,回到我们文化的精神。

5、《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本谈诗词的书,属于鉴赏一类的书,需要读者细心的读,他的魅力在于作者对诗词发表的看法,另外,还在于作者引用的那些诗词,几乎都是诗词中的玑珠。学生除了可以学到一些诗词的知识外,还可以体会到作者灵魂深处最隐秘的东西,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6、《孙子兵法》是一本最适合中学生读的文言文读本,它可以为学生处理各种事情提供方法上的参照,也可以为文言文考试题提供某些方便。读这本书的时候,需要朗读。

7、《水浒传》它的价值来自于文章里面人物的描写,除此之外还有它传神的故事情节,而本书高于其他文章的地方恰恰又是这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你看清楚它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就看清了它的人物,它不象很多小说一样,你去追求情节,就只是情节,所以这本书,你怎么看都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可以一口气读完,也可以慢慢的读,当你能够回味的时候,你也就把它看好了,中国的这些小说,不是作为技巧出现的,往往是作家内心的体验,因此,我们在小说中能够感到的往往是作家自身,而不是小说中的事情,这点,包括四大名著其他的几本也是这样。

8、《三国演义》的价值来自于它伟大的故事性和人物的社会性,读它能够感到大时代下一群人的生存,可以学到过多的生活知识和对人事关系的处理。如果你被诸葛亮感动了,不要惊慌,说明它的文学性开始对你起作用了。

9、《红楼梦》这本小说可以说是当时的百科全书,非常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对了解古代社会的人文风情很有帮助。而书中对于大家族的细致刻画和描述,也提出了对于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才能活得更好等问题的思索,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寓意也让人深思。它是中国文学的典型代表,今天的学生讨论它的时候,已经觉得看不懂,追究其原因,其实是过多的字认不得,所以只有偶尔的学生读过《红楼梦》,学生来读它,过多的应当是吸收它的文学性的东西,而不是其他的,它无论是写人、写景;无论是文章的语言、想象;无论是结构、叙述方式等等,都是中国文学的顶峰。许多著名人物都从这本书里得到启发,毛泽东就说过,读这本书要读过七遍才有发言权,说的有道理,但话说回来,我们一般人都不是要做研究的,如果学生真正的专门去读这本书,那其他的事情恐怕就不做了,所以,书肯定应当读,并且认真读它个两遍,第一遍的时候,你可以认字,到第二遍的时候,就可以鉴赏了,这也是可以的。这样就可以在中学时代过关了,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只要有这个兴趣,可以随便读。

10、《聊斋志异》书中许多鬼怪故事都写得活灵活现,看起来很有趣,不知不觉就会为之所吸引,可以把古文当作小说来读,而一点都不觉得吃力,对于高考古文阅读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小说中虽然讲的是鬼怪故事,但是里面有很多人情事故和做人的道理,是非明确的。

11、《郁离子》是明代刘伯温的一本故事集,主要是寓言故事,你与其去找那些外国寓言,童话读,不如就读这本好了,它很适合高中学生读,读它需要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它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继承,文章充满智慧,或许对你的一生都有作用。

12、《史记》,是文学性与史学性结合的很好的一本书,学生适合找自己喜欢的篇章来读,学生除了可以吸收到作者的文学手法外,明显的可以感受的文字后面的东西,因为文章本身包含了作家的哲学思考,你有必要分析一下,作家笔下的人物为什么会活灵活现,作家说过,写作《史记》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真的吗,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你是否在作家的笔下,感受到了形而上的思考。

13、《西游记》的价值来自于它的想象力,他很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阅读,往往过了这个时间界限去读,就没有兴趣了。

14、《孔子传》钱穆著孔子是中国的“第一大圣人”,中学生对其生平事迹应当有比较贴切的了解。《孔子传》的作者钱穆是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国学大师之一。这部《孔子传》由浅近的文言写成,容易读懂,其中多用典籍资料。阅读此书,其意义在于使读者能在传统语言形式的层面上认知中国文化之圣。

15、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它是中国文学的典范,适合中学生读,它不但能够作写作上的参照,也能够提供文言文阅读上的参照。读这些人的文章,需要去理解。

二,适合中学生阅读欣赏的现代作品及理由

所谓现代,是古代与当代的分界,是思想激变和冲突的年代,推荐如下书籍:

1、《吶喊》鲁迅著《吶喊》中对中国国民性有很深刻的揭露,指出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书中所刻画的“昏睡者”系列文艺形象,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对于“国民性”的启蒙至今并未结束。此外,鲁迅的文集《坟》中的大多数为论述性文章,与《吶喊》中采用艺术刻画相比,《坟》明确地指出了中国人人性各方面的不足。还有鲁迅全集第二卷,如果把他看成文学家,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见证,鲁迅在中国白话文文学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但他的很多文章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读懂的,更不要说是学生去读他的文章了,因为他首先是思想家,才是文学家,但鲁迅全集第二卷是学生可以读懂的,特别是他的散文,对学生的思想和写作是大有好处的,初中学生就可以读。

2、《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著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文化怪杰,其精通西文却极端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著述影响巨大。《中国人的精神》即其代表作之一,原书由英文写成,并曾译为德文、日文等出版,也有汉译。尽管文字是很保守的,但他可以让你知道一个中国人的傲气和价值,同时,你也可以了解那个时代某些时代精神。

3、《胡适文集》胡适著胡适与鲁迅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人物,都是十分有独立精神的。不过与鲁迅的深刻、激进相比,胡适则更加地平和。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胡适的思想,也可以同时阅读唐德刚所著的《胡适口述自传》。

4、《中国人的素质》明恩溥[美]著是鲁迅一直推荐的一本书,作者明恩溥是一名19世纪的传教士,从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待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和整体个性,十分真实。虽然其中有许多是批评,但是可以通过外人的眼睛来看,也可以使中国人反省自己民族上的一些不足所在。

5、《中国人》这是林语堂先生的书,是用英语写成的,名字叫《MYCOUNTRYANDMYPEOPLE》还翻译成《吾土吾民》,你如果想形象地,理性地,全面地了解一下中国的二十世纪前半夜,你没有必要去看其他的书了,看这本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英语基础还可以,你就直接找原文来读,对你没有坏处。

6、《围城》,钱钟书的其他文章学生不一定能够读懂,但这一本是可以读出味道来的,翻译成外语的次数多了,也就说明他还是有很好的价值的,它不一定比路翎的《财主和他的儿女们》有价值,但更适合学生,不过,如果想看看真正的好文章是什么样子,你是不是尝试去读一读萧红的文章,或许对你的写作有作用,她的《呼兰河传》不一定比《围城》差。

7、艾青,穆旦,他们的诗是中国白话诗歌的代表,他们的诗歌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继承。找来看看,看看二十世纪的中国诗歌是什么样子吧。

8、朱自清的散文,它的价值来自于他口语化的写作,因为作家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游历广泛,所以他的口语是带有中国性的,所以在他自然的描写下,根本就看不出他是浙江人,只觉得他是中国的了,当然,与朱自清同时代的作家都有这个特性,而他的散文是这个时代口语化的代表。

9、沈从文的小说,它的价值来自于它的地域性,小说是湘西地域在作家心灵上的反映,是湘西独特文化在文字上的外化,它的地域性是带有真正意义上的地域性,他不象《死水未澜》那样陷你于绝对的地域性之中,它是被共通的文字表达了地域性,是一个地域性上的骗局,而这个地域有成为现实与作家心灵统一的地域,它可以成为学生在特定地域写作的某种参照。

10、《宽容》房龙[荷兰]著该书描述的是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以及对思想的评价,主张给异见以空间,同时也批判了镇压新思想的旧观念。读者同时也可以阅读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力》一书,该书同样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应该有怀疑的精神,应给有不同观点的人以说话的权力。

11、《格林童话》相当于一本短篇故事集,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小孩子是不适合读童话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从识字的角度来说,是大有好处的,它很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阅读,可以作为识字教本,因为,它不是一个一个的字,是在某个意思下的字的集团,所以,是识字的好读本。即使你是一个大学生,如果你真正感受到了作者的心灵,你也许会更加心地善良。

12、《苏东坡传》林语堂著苏东坡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士人文化人格的生动写照。而在文化精神的脉承上,林语堂本人也是东坡“名士之风”的现代传人,该书原本由作者在美国用英文写成,后来出版了汉译本。

13、《我与我的世界》曹聚仁著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人,这部回忆录大量体现了文化人的生活及活动的鲜明特色,生动、亲切的文笔,使书中的丰富掌故在今天读来,仍觉鲜活异常。本书特别对年轻读者了解中国现代文化事迹和知识分子的行状,具有难得的参考价值,而且读起来不会太累。

14、《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年在美国讲学时的英文讲稿,年才有中文读本,因为是讲给外国人听的,通俗之中含有深刻,很适合中学生读。15、《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写成的专门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著作,这位著作丰富的大师思想深邃,这一本是最适合中学生读的。

三,适合中学生阅读欣赏的当代作品

我们当下活着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可以有什么问题值得思考?推荐如下书籍:

1、《网络心魔》金伯利?S?扬[美]著美国网瘾心理学专家金伯利?S?扬女士的这本《网络心魔》(上海译文版),是一本探讨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的好书。该书介绍了美国研究戒除网瘾的科研成果,以及自测网瘾入迷程度的方法等。社会学家、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教授在该书中译本的推荐序里说道:“人生是真实的,网络永远是虚拟的,只会玩计算机是不聪明的,善用计算机才会成功!”

网络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与毒品、赌博一样,给社会带来了破坏性影响。而“戒除青少年网瘾行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紧迫课题。美国的计算机和网络比我们发展和普及得早,所以他们及早地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积极地寻找预防和治疗的办法。

2、《女孩成长全攻略》卡伦?博克尔曼等[美]著这本书是关于女孩子在友情、学习、家庭等问题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的集合,内容十分贴近现在的孩子,对父母也有很大的帮助。本书就每一件事都提供了大量的建议。这本书很酷,很真实,也很有意义。

3、《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着这本书将似乎是深奥的哲学讲得非常通俗,按照年代先后把西方世界伟大的哲学家都作了一一介绍。本书文笔特别的优美。而如果想了解中国哲学的同学,建议阅读冯友兰所写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对于中国的哲学也作了细致又深刻的梳理。

4、金庸的小说,它是中国小说对古代小说的又一次继承,它有很强的可读性,但这样说,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原谅,我知道,在学生中引入武侠小说的概念是要有心理准备的。但也应当是允许学生阅读的。

5、《中国文化地理》,它是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的一本专著,文章除了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文章能够带给读者写作上的一些经验。可以为学生研究性的学习提供某些参照,读了很受启发。我记得作家可以从《诗经》出发,研究中国古代农作物,作家还可以从中国的城隍庙的分布研究出中国蝗虫灾害图,作家还可以画出中国的进士来源分布图,你说这不是我们学习方法的一种参照呢?

6、刘亮程的散文,这位新疆作家,他的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的经典,他的散文也不再是文字本身的东西,文章是作家的心灵,作家感知世界,文字三位一体的文章,在作家笔下,所有的一切,都带有生命,文字成了生命的化身,他的文字还为我们的地域写作提供参照。

7、《百年孤独》,它是一本极富想象力的小说,我不敢说我看好了,在我看过的很多小说中,这本更像小说,这本小说,可以和《红楼梦》对比起来看,它在很多地方与《红楼梦》一样值得我们读了又读,你不要说去仔细的读了,就是小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你感到它的气质,我不想说了,我没有足够的理由不把它推荐出来,有很多版本的,陈映真编的台湾版的,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十月杂志上刊登的,还有十月杂志社出版的,好像十月杂志社出版的最好。

8、《静静的顿河》,这本来自我们北面的书,它或许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世界里一种伟大的声音,它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还活着,因为我们的现实性洞穿了我们的语言,你看过《红楼梦》吗,事实上,它的现实性是唯一可以和《红楼梦》媲美的一部很有价值的书,不过,如果你没有时间,你至少也应该看完第一部,你可以看见那种叫俄罗斯的风在轻轻的吹着你的脸,连阳光也与幸福多少有点关系。可是,这一切都是悲剧的,你想看吗?

9、博尔赫斯的文章,这位堪称作家的作家,你看过他的作品吗,你读后有什么感觉,不论他的小说,还是诗歌,或者散文,你究竟会得到什么,在他深刻的语言下面,埋藏了过多的想象和思维的可变性。一个读过他文章的人,如果没有受到启发,那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10、里尔克的诗,他的诗歌是上个世纪诗歌的代表作品,在深刻的形象感上透视了某些哲学思考。能够感到诗歌手法的多样性。读了他的诗你就知道什么是诗了。

11、海德格尔的文章,他的文章很多,很多还是很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可以读一下他的《荷尔德林诗的解释》《走向语言之途》《林中路》《筑思居》《人诗意地栖居》等,也许有人会说,这样难的东西,学生能够读懂吗,你会发现,学生开始读的时候可能不习惯,但真正他们入门之后,他们就会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在这些短篇的论文中学生会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他的文章,不是向你讲述知识,而是在启发你的思考,更重要的,你可以懂得什么是文学。

12、奥尼尔的戏剧,这位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戏剧作家有他的独特气质,他能够让你知道写作穿过现象之后的东西,能够让你知道描写的魅力。

13、介绍美术的书,比如,《理解艺术》,它是美国约翰?基西克的一本好书。还有《西方现代派美术》,是鲍诗度写的,这些书,除了可以了解美术的一些知识,看见一些世界名画之外,更主要的是作者在写作书的过程中,介入了一些画家时代的思潮,尽管我们不会研究这些东西,但它们对我们的写作是有影响的,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灵感的好书。

14、《中国问题》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写的一本介绍中国的书,是局外人写的,我们可以在书里读到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全书非常细致地介绍了我们的中国,读了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15、《诗刊》,是中国诗歌官方类杂志的代表,代表中国诗歌的最高水平,年创办,紧跟时代的发展,年后分上、下月刊,两刊各有特点,读诗刊,你可以感到中国诗歌的真正脉搏,尽管目前有些民间刊物水平很高,但真正要在整体水平上赶上诗刊还没有,学生可以选择喜欢读的诗来读,不是全部都去读。读当代诗可以默读,可以朗读。杂志上面的那些短而有力度的诗在内容上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提供某些营养,而它的形式为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参照。

16、《人民文学》,上面的文章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学生可以读那些非常短的文章。

17、《作文》,属于学生自己写,读它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可以在同年人中找到榜样,可以激发学生去写,去发表。另一方面,可以读到同年人写的好文章。18、《散文》,我之所以向学生推荐它,是因为它是那样的接近我们,我们可以在很现实的文字中找到自己。

19、《散文诗》,在这些非常短的文章里,你可以读到像诗一样的语言。

20、《语文报》,它的力度来自与综合性,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助手。当你看完最后一本,你也许会说,这么多,的确有点多,但是,这是一个参考的书目,并不是都要看,学生可以选择的去读。

借鉴与模仿是写作者作文之际必不可少的、无法超越的阶段与过程。很难想象,一个成功的作家不吸收、借鉴任何文化遗产就能写出文采斐然的作品,也同样不能想象一个学生生来就能出口成章、文思泉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那些大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等都是通过对大量作品的阅读,才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都是同类现象。但读书要有选择、有辨析,不能乱读一通。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被鼓励搞文段摘录,作读书笔记,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呢?

经典名作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鲜活的范例,可成为我们学生阅读借鉴的对象。当然,对经典的模仿不是生搬硬套,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格加以模仿,然后努力达到超越模仿的境界。

四,适合中学生写作模仿和指导的现代作品

1、屠格涅夫(俄)对于这样一个旧俄的新派作家,香港人董桥给出的评价是:干干净净。这是一个对于老屠再精确不过的评价了,还有谁有他那样明净,那样清淡,那样上善若水,那样纯真无瑕。一个心怀渣滓的人拿什么去写青春的慨叹一般轻微的《初恋》,拿什么去写在彷徨里仍然不失激情的《罗亭》呢?还有《猎人笔记》,一本酷似小说的散文,我喜欢那里头写到的刁蛮的雇农,和幽幽森林里头忽然奔去的鬣狗,还有那些黄昏池塘里的戏水。笔调,轻,微。也有他后来总是要沾染的忧伤,然而淡,不着痕迹。屠格涅夫像中国晚清时的曹雪芹一样,对正在衰落的贵族阶级充满了哀悼的伤感,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就像《红楼梦》中的人物一样,在高贵华丽的物质生活中经受着绝望的精神煎熬,他们渴望自由、重生,但又无以为生;他们赋诗作曲、弹琴歌咏,但又脆弱得泪眼涟涟、俯伏呻吟。文学的本质是人性的脆弱和忧郁。在屠格涅夫那里,我们感受到的是绵延无尽的忧伤。他为白云、落花怅惘,为已逝的青春和曾经沉醉过的幸福叹息,更为人类恒久的苦难和俄罗斯多桀的命运而哀恸。在他的视野中,高耸着黑暗的坟墓,没有真实的和完全的幸福。在学术与学理的园林中,文学是一种氛围,一个情景,或是一扇窗户。在更深夜静的夜晚,阅读屠格涅夫,即使被他忧伤的河流所浸透,心灵仍然会获得某种怡然的恬静。

2、契诃夫(俄)他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3、鲁迅散文先生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崇拜他,首出于其人格。我从来都不觉得有哪一个人的人格能出其右。同时,撇开他的名字不讲,《朝花夕拾》、《野草》也是相当优秀的散文集。《野草》中几乎每篇都是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意境深远之作。他将意味丰厚而又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心理、意识或潜意识等,寄寓于绚烂新奇的具象描绘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形成了其散文诗奇崛玄美的迥异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园地中的一株奇葩。《朝花夕拾》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鲁迅生活经历中的各个侧面--从少年到青年,从家庭到学校,从国内到国外,为读者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在这一幅幅风俗画与世态画中,活跃着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浸透着鲁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社会生活、国民精神的解剖,议论与叙事相融,情与理交织,不愧为美文中之美文。文章诙谐幽默,作者见多识广,文章也并不会如意料中那样很深奥。了解鲁迅先生,应该先从这二本开始。

4、冰心《寄小读者》《笑》等她的散文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秀丽。她写作时的取材和结构,都值得中学生效法。

5、丰子恺的散文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采、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从中细细体味,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

6、沈从文他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学历高小,行伍出身……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他本人及作品带出了中国当代的一批作家。

7、朱自清他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五,适合中学生写作模仿和指导的当代作品

1、海明威(美)《老人与海》小说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桑提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战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大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不论从主题上还是从叙事的简洁准确上说,这本小说都是中学生不可忽略的精彩。

2、东山魁夷(日)散文他是日本当代著名风景画家兼作家。其散文集在日本很受欢迎,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他的诗文常常根据文字、装饰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绘画作品。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学习养成他的观察、思考习惯,不但是一种高尚的消遣方法,也能练成我们随时随地注意研究宇宙万物的惯性。并且能引导我们的“思想”、“文字”,渐渐地趋到活泼神妙的境界里去。这正是东山魁夷带给我们的启示。

3、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作者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他的散文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关系,以清新的语盲,朴素醇厚的对话方式,贯穿于作品始终的独特的个性话语,诗文并用,自在地用个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观念,真正体现了散文作为生命在自然状态下的新鲜果实。在作家笔下,所有的一切,都带有生命,文字成了生命的化身,他的文字还为我们的地域写作提供参照。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

4、史铁生散文史铁生的散文是一种绝望的记录,是无法把握的偶然,在困境中带着血迹的印痕,它充满了对命运的疑惑和对荒谬及困境的认同,这是他区别当下许多作家的地方。他的文章已经达到一种无越的境界,如同一个哲学家的睿智,总是把我们引到梦想的身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希望和绝望的真相。这便来源于他融入生命的体验,这也是他异于其它作家的理性思考。史铁生由于饱受了常人所不能体验的苦难而发之生命的呼喊,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探索人生,拷问灵魂,“献身于一场精神的圣战”,这是他人所不能达到的光辉和价值。这种以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丰满的思想,却是最为令人敬佩的。他用最简洁明快的方式直指人心,直指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最尖端也最终极的价值悬问。他的思考仍然充满着活泼智性而没有偏执迷信,他的言说仍然平易近人而从不故作玄虚。史铁生那凝重的笔调,仿佛在释射出一个强者的生命宣言,他的肉体与疾病进行不懈的抗争,他的灵魂却在俯视自己的生命景象。史铁生是在直面现实之后,倾诉自己的思考,也才有那些质朴而深刻的文字,感人至深。

4、孔庆东《47楼》文字有不经意的幽默和速度感的生动,这个醉了的侠,手执文字之剑,左右出击,看似凌乱的章法背后,舞出了颠颠倒倒、摇摇晃晃,却克敌于嘻笑怒骂之中的侠客境界。该书对于北大生活的回忆,虽“野强无调”,却令读者诸君尤其对北大素怀朝圣心情的非北大人们,对于北大湖光塔影的灵秀,燕园生活的精彩,自由民主的氛围更加心驰神往。艺术夸张的手法和高于生活的提炼,使得孔氏充满激情的文字给本已目眩神迷的北大镀上了又一层灿烂金光。很多高中的孩子们是在看了此书之后决定报考北大的。在《47楼》一书中,孔庆东被称为“北大的马克·吐温”,说明了在这本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幽默生动和愤世嫉俗,但余杰评价此书为“荒唐言”后“心酸泪”的内蕴却并不明显。这本书是孔庆东最为成功的一本随笔。

5、张平《抉择》他是九十年代山西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抉择》,既是张平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山西文学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由于这部作品深刻的主题、强烈的现实性、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巨大的读者反响,在年度揭晓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奖中,名列获奖作品之首。

6、奥格·曼狄诺(美)在古老的西方,人们习惯于把智慧与精美的文字书写在珍贵的羊皮卷上。人们开始被深邃而又神奇的羊皮卷散发出的精神力量所倾倒是在阅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后,这本书记载了一则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一个名叫海菲的牧童,从他的主人那里幸运地得到了十道神秘的羊皮卷,遵循卷中的原则,他执著创业,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推销员,建立了一座浩大的商业王国……

如果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的羊皮卷是引导人们改变自己、挖掘自己潜能的话,那么《羊皮卷》将全方位地使人们达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内心的目的。《羊皮卷》问世至今,英文版销量已经突破万,迅即被译成德、俄、法、西、阿拉伯等17种文字,每年的销量有增无减。全世界不同阶层的读者都由于受奥格·曼蒂诺的影响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或发现了奇迹,从他的书籍中得到了神奇的力量。他的书充满智慧、灵感和爱心。任何想获得真正成功的人,一定不要放弃阅读一下这本《羊皮卷》的机会。

7、戴安·福茜(美)《我和大猩猩握了手》在动物面前,人类习惯了扮演猎人的角色,结果,大地上的动物不断灭绝。人类文明进化至今,会产生一个幻觉:以为地球上就只有人类一个物种是有生命的,其他的物种不是观赏对象就是食用对象,出现在铁笼里和餐桌上,从来不是平等相处的朋友(我们不会去吃自己的朋友,也不会把他们关在笼里。小猫、小狗等宠物例外吗?认真想想,也不例外)。人类已经生活在自己建筑的人造世界里,正在失去与地球其他物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人类的自负和无知日益严重,无所顾忌地攫取自然成为各国政府共同的愚昧竞赛。某一天,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人类也就活到头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或许是现代人必须进修的一课。

8、余光中(中国台湾)台湾文坛上,在大陆最广为人知、并为各界欣赏的作家大约只有余光中了。当年他仅凭一首小小的《乡愁》就赚得无数人的眼泪,至今仍令许多飘泊海外的游子为之唏嘘感慨泪湿襟衫。余光中是个诗人,而且是个真真正正优秀的中国诗人,用诗这种文学体式,他纵横开阖,进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向他们生存的大小空间,一枝易感的笔紧紧扣住时代脉搏的跃动,卓厉风发,是中国近代诗史上罕见的奇才。一个好的诗人驱遣文字自有他独到之处,自家风格于焉诞生。而去经营和诗不同的文类,很可能会有不寻常的表现和成就,余光中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散文领域里,他开创出了一片宽广亮丽的天空。抒情,余光中当然是能手,否则就当不成诗人了。余光中的抒情散文,他自称是自传式的,那是因为这些文之所成皆是双足所履,亲眼所见,代表自己生命历程的实录,一种内心动状,然而心象外射在外在诸象上,便有了从一己经验出发而及于普遍时代经验的作用。三十年来,余光中愈挖愈深,愈织愈广,不让他的前辈专美于前。散文集《左手的掌纹》,集余先生数十年散文创作之功,由他“钦定”出版,也足证明余先生所言不虚了。

9、张晓风(中国台湾)她既不慨叹人生的虚无,亦不沉溺于文字的晦涩,其字里行间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伟之气、侠士之风,而又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她的文章里,有独立山顶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氲梅香中的梅妃,还有在红地待毯那端默默坚守的少女……在她的作品中能读到汉代的史传、唐朝的诗歌、宋代的散文、元朝的戏曲。她的行文善用知性来提升感性,视野上亦将小我拓展至大我。她有一双透视平常的慧眼,将琐碎平凡的生活,品出美丽、典雅、温柔。

龙小元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ysbj/9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