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文本书侧重从实务上研究网络犯罪的司法
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1/q1vh9tu.html继年出版《网络时代的刑法面孔》之后,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在我们又推出《网络犯罪的司法面孔》一书。如果说前者重在从制度上研究网络信息犯罪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立法前沿问题,那么本书则侧重从实务上研究网络信息犯罪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司法前沿问题。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危害网络系统安全犯罪、恶意刷单涉罪行为、互联网支付类犯罪、互联网金融类犯罪以及其他新型网络犯罪等方面加以阐述,旨在通过跟踪和评估刑法有关新罪名之适用,研究和解剖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发生的代表性案例,并对网络爬虫获取数据行为的刑法定性、新型支付方式下的财产犯罪和经济犯罪之认定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揭示网络犯罪的司法面孔,为促进该领域的中国之治以及在国际上发出刑法学研究的中国之声贡献力量。统稿完毕,掩卷沉思,脑海中不时回放着网络犯罪的一副副司法面孔,让我想起博登海默的那句话:“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现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在英文中,“正义”与“司法”是同一个词(justice),那么,网络犯罪的司法面孔这张普洛透斯似的脸究竟又有哪些面相呢?首先,网络犯罪的刑事司法有一张越来越大的脸。随着数字社会的到来,网络已经从犯罪对象和犯罪工具发展成为犯罪空间,线上犯罪与线下犯罪相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现在全国网络犯罪已经占到犯罪总数的1/3,而且还在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网络犯罪14.2万人,同比上升了47.9%。一些电信诈骗、互联网非法集资等财产和经济犯罪动辄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数众多,这决定了刑事司法要将越来越大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犯罪的查处中,而且对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的技术、知识和思维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犯罪的司法面孔》,刘仁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次,网络犯罪的刑事司法有一张复杂、多变的脸。以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bfbz/14419.html
上一篇文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202下一篇文章: u0001虚拟u0001机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