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不知疲倦地刷朋友圈nbsp

刷朋友圈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经常拿起手机,一刷就是小半小时。不知疲倦地刷完后,脑中往往只剩一闪而过的热闹。在本文作者看来,这种不知疲倦源自三个层次的心理机制。

看看你追求的是新鲜的刺激、距离感的拉近还是即时的反馈?当然,本文还提到了几种避免过度刷社交网络而浪费时间的方法,如果你正好受困于此,不妨试试。

来源

L先生的猫(ID:lxianshengmiao)

作者

Lachel,公关、互联网人,知乎18万赞答主,心理学达人,多家媒体特约作者。

刷朋友圈的三层心理机制

不知疲倦地刷朋友圈,至少涉及到三个层次的心理机制。

信息

当一种现象成为一个群体中的「文化共识」,或者一种资源成为一个群体的必需品,群体里的所有成员就都会被驱使着向它靠拢。那些无法占有这种资源的个体,就会被群体所孤立。

在我们那进化了数百万年的大脑看来,被孤立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群体地位的降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意味着很可能被淘汰。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资源是最普适、最常见,又最不可或缺的呢?

信息。

我们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人,但我们可能很难接受有人完全不知道所有新闻、不懂得任何新兴词汇、不了解任何热议话题。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也很可能到处都被排斥。

所以,刷朋友圈很多时候是一种「信息焦躁」的体现。

当我们一段时间没有获得新的信息——可能一两天,几个小时,甚至可能几分钟,因人而异,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躁感中。这种焦躁与无聊、空虚很相似,但又全然不同。它跟我们所处的状态没有太大关系,仅仅是因为大脑长时间得不到「新鲜的刺激」罢了。

我们早已习惯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习惯了不停地在身边的环境寻找新鲜事物来刺激大脑,让它长时间保持活跃。一旦缺乏这种刺激,大脑就会变得疲倦。这几乎可以称为「信息成瘾症」。

所以,我们长时间地刷媒体、社交网络,未必是因为这些信息对我们真的有用。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新鲜刺激」,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活跃,认为「没有受到抛弃」。仅此而已。

距离感

人是群体的动物。

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和安定的需求。如何感到安全?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抱团。

简而言之,人需要参与到群体当中,才能真正感到稳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作出任何行为和决策,背后都有着群体作为靠山。你永远不需要一个人去面对所有压力和负担。所以,我们总是倾向于「拉近自己与群体的距离」,来让自己融入一个群体之中。

为什么很多人在家里工作、做事、玩手机的时候,喜欢打开电视,即使什么都听不清楚,也要让它开着?就是因为,通过电视发出的声响,通过这种仪式一般的方式,可以让自己确信「自己跟世界正在以某种方式产生着联系」。这就是一种「拉近距离」的方式。

尽管没有任何信息和新鲜刺激流入,但光是听到外部世界的声音,以及「与其他人在做的事情一致」的心理感受,就足以拉近你与整个外部世界的距离。

同样,刷社交媒体,就是通过了解别人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感到「我跟别人还有着联系」。

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可以窥见别人的经历、言论、日常生活,最近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在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twoac.com/bfbz/1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